談到交友,我們立即想到孔子所說的「益者三友」與「損者三友」(16.4)。對我們有益的是「友直,友諒,友多聞」;對我們有害的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裝腔作勢,刻意討好,巧言善辯)。如此黑白二分,大家未必做得到,但沒有人可以反對這番話。
問題是:當(dāng)我們?nèi)绱艘髣e人時,是否首先要反省自己屬于別人眼中的益友還是損友?
另外,在〈學(xué)而〉篇談到一句交友的話,就引起一些爭議了。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梗?.8)一般的質(zhì)疑在于「無友不如己者」,究竟在說什么?
這種解釋的困難很清楚:比我差的人,我拒絕與他為友;那么比我好的人,為什么要與我為友呢?并且,人與人交往,怎能一開始就分得明白誰比我差呢?所謂的「差」又是指哪一方面?
事實上,孔子的兩位弟子對此曾作了討論。在〈子張〉篇,有這么一段數(shù)據(jù),大意是說:
子夏的學(xué)生向子張請教交友之道。子張說:「子夏說了些什么?」這位學(xué)生回答:「子夏說:『值得交往的,才與他交往;不值得交往的,就拒絕他?!弧?/p>
子張說:「我所聽到的與此不同。君子尊敬才德卓越的人,也接納一般大眾;稱贊行善的人,也同情未能行善的人。我若是才德卓越,對什么人不能接納?我若是才德不卓越,別人將會拒絕我,我又憑什么去拒絕別人?」(19.3)
那么,要如何理解「無友不如己者」呢?問題其實并不難,因為原文先說了三個字「主忠信」,亦即:以忠信為做人處事的原則。只要是「主忠信」的人,我都可以同他交往,而「無友不如己者」的「如」,是「相似」之意。意即:不要與「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
做人交友要以「忠信」為原則,然后「無友不如己者」是就「道不同,不相為謀」(15.40)來說的。兩人若是志趣不相同,缺乏交集與共識,若是勉強交往也難以持久。這個道理不是很清楚嗎?有人喜歡運動,有人喜歡集郵,有人喜歡旅游,有人喜歡看電影、聽音樂,也有人什么都喜歡,那么我們在交友時,只看兩點:一是以忠信為原則,二是與自己志趣相近。
然后,子張說得很好:「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惯@不正是我們交友時應(yīng)有的態(tài)度嗎?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一語,在〈子罕〉篇又重新出現(xiàn)一次(9.25),可見這整句話是不能分開念的。既然如此,我們何必擔(dān)心會因而交到損友?交友之道不可忽略一點:當(dāng)我要求朋友時,必須首先要求自己。自己做不到卻去要求別人,那就完全背離了儒家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