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會讀書有拜金的論調(diào),有“讀讀讀,書中自有黃金屋”為證,當今教育思想認為,我們應(yīng)該有高尚的情操,不能為了金錢而讀書。但是,事實上呢,很多父母在讓孩子讀書的時候,嘴巴上講著為了孩子的前途,其實還是關(guān)心的孩子將來能賺更多的錢。因為,很多人關(guān)心的是你每年賺多少錢,而不是你真正為社會提供了多少價值。
•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在過年的時候,我們總是可以得到壓歲錢的或者叫紅包,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當我們的親戚要給我們錢的時候,我們的父母總是在責(zé)備我們,孩子不要,不要。當我們拿了錢在手上玩的時候,父母會說,不要拿錢,錢很臟!正是這些言行,在我們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了,金錢是不好的東西的種子,所以我們長大以后雖然想賺錢,但是卻有很多心里陰影。
• 在我們所涉及到的很多戲曲作品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共同的題材,就是懷春少女,不畏權(quán)勢,不貪圖富貴享樂,毅然嫁給窮秀才,最后秀才高中狀元飛黃騰達。其中有很多嫌貧愛富的反面人物,也有不為金錢擊倒的正義角色。請問,如果最后秀才依然窮困潦倒,這個故事吸引人嗎?故事以這樣的結(jié)局結(jié)尾,難道不是反映了人們對金錢的追逐?所有的選擇只是目光長短而已。
• 王朔曾經(jīng)說過,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卻是萬萬不能的。金錢本身是個中性的東西,主要還是你對待金錢的態(tài)度。金錢是為我們所用的,可悲的就是我們成了金錢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