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名字,只有極少數(shù)人知道,
她的故事,更是鮮為人知,
然而,
她卻是一位絕非一般的奇女子!
她曾轟動全世界,
卻因一件大事選擇了“消失”,
成為中國最神秘的存在,
今天,
所有中國人都該知道她!
她,就是王承書。
1912年6月26日,
她出生于上海一個書香世家,
自小,她就表現(xiàn)得非同一般。
讀小學和初中時,
她曾兩次因體弱多病休學一年,
可她十分要強,
非但沒有落下半點功課,
在校成績還遙遙領先,
尤其她的數(shù)學天賦奇高,
家人每次都說:
“二小姐,算賬那叫一個又快又準?!?
后來初中升學考試,
她以最優(yōu)的成績畢業(yè)。
17歲時,
她喜歡上了物理學,她說:
“世界上最先進的自然科學,是物理學。”
她更萌發(fā)了用物理學,
為飽經(jīng)戰(zhàn)亂的祖國崛起的想法。
那時國內(nèi)物理學遠遠落后于世界,
她一個小小女子,
能有如此非凡見解,實在難得。
之后,她果真憑借自己的努力,
一步步向著夢想邁進了!
1930年,她考上燕京大學物理系,
班里13個新生,她是唯一的女性,
經(jīng)過四年奮勇角逐,
她的成績超過了班上所有人,
還超過了物理系所有人,
1934年,她成了物理系連續(xù)三年
唯一第一名成績畢業(yè)的女生。
并獲得學校最高榮譽,
金鑰匙——“斐托斐”名譽學位。
兩年后,又獲燕京大學碩士學位,
她成了燕大名副其實的風云人物,
打破了世人對女子的偏見!
名動燕京的她,
也在這時遇到一生摯愛,
他叫張文裕,是燕大教授,
而她,正是他的學生,
一個是光芒四射的佳人,
一個是奮發(fā)有為的才子,
彼此吸引,相知相愛。
(張文裕)
1939年,
在著名物理學家吳有訓的見證下,
他們喜結連理。
而當時的傳統(tǒng)思想認為,
女子一旦嫁人,
就應安心相夫教子。
可她是何等獨立自尊的女子!
她說:“女子能否干事業(yè),
決不靠婚與未婚來裁定!”
丈夫也是非常支持她,
1941年她獲得美國巴爾博獎學金,
丈夫陪她一起來到美國。
當時的密歇根大學,
從來沒有接收過已婚婦女做學生,
可國際物理學權威烏倫貝克教授,
因她太優(yōu)秀硬是破例收下了她,
讓她進行氣體分子運動論的研究。
就這樣,
帶著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
她堅定的走在科研路上,
她是一介弱女子,
可她瘦弱的身體里,
蘊含的巨大能量,
讓全世界都刮目相看!
1951年,
她和導師創(chuàng)建了以他們姓氏命名的
“WCU(王承書-烏倫貝克)方程”,
一經(jīng)發(fā)表就轟動了全世界,
這個極有價值的公式,
至今仍被科學界沿用。
接下來,
她又第一個證明了索南多項式,
這個成果,
再次引起國際學術界巨大轟動,
當大家知道,這是一個中國人,
還是一名女性的研究成果時,
所有人紛紛目瞪口呆,
驚呼:“太不可思議了!”
烏倫貝克教授更對她高度評價:
“她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所有人都認為她的前途無可限量,
如果在美國繼續(xù)工作研究下去,
假以時日,
將會有極大可能獲得諾貝爾獎!
然而,
她卻拒絕了這樣光明無限的未來!
早在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喜訊傳來時,
她就迫切想要回國效力。
可當時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
美國不允許他們回國,
認為:“這些中國留學生回去后,
一定會成為潛在的原子彈制造者!”
重重阻礙下,
她只好繼續(xù)留在美國做研究,
可她暗下決心:
“我要帶著一身本事回國!”
到了1955年,中美達成有關協(xié)議,
她終于等來了回國的機會,
她與丈夫馬上提出申請,
為避免美國政府的檢查,
她將寶貴的書刊和資料,
從美國陸續(xù)寄往北京,
足足有300多個郵包。
她還把全部資產(chǎn)送了人,
無論美方開出的條件多么優(yōu)厚,
她都不為所動。
她的導師無比痛惜說:
“你若繼續(xù)在美國,
日后有極大可能獲得諾貝爾獎!”
可她依然拒絕留下,
她說:雖然我的祖國很窮,
進行科研的條件差,
但我不能等別人把條件創(chuàng)造好了,
我一定要參加到創(chuàng)造條件的行列中,
我的事業(yè)在中國。
美國人驚訝于她的決心,
這是一個何等赤誠勇敢的女子,
拋棄唾手可得的榮耀,
只為滿腔愛國情!
(在美國學習的鄧稼先、王承書、楊振寧)
第二年,她和丈夫就一起回到祖國,
她歡呼著:“回家了!”
面對百廢待興的新中國,
她暗下決心:從零開始,
我要以十倍的精力,
百倍的熱情拼命工作!
當時有人問她,
要不要參加一個民主黨派,
她的回答簡短而有力:
“我就是沖著的新中國回來的,
要入我就入!”
沒多久,
她光榮地加入中國,
從此,她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
將畢生精力全都奉獻,
書寫了一段屬于自己,
也屬于中國的傳奇!
回國后她首先面對的,
就是一個充滿風險的巨大考驗。
1958年,
我國籌建了熱核聚變研究室,
領導來找她,
希望她能從事熱核聚變技術,
可這一技術,
當時不但在國內(nèi)一片空白,
更是一個她從未接觸的陌生領域,
對44歲專業(yè)已經(jīng)定型的她而言,
是一個充滿風險的巨大考驗。
但她是何等執(zhí)著要強的女子,
她絕對不容許自己有一絲一毫退卻。
她說:“半路改行我不怕,
我愿意接受這個任務!”
當天下午她就來到了熱核聚變研究室,
只用短短7天的時間,
就翻譯了厚厚一疊,
美國受控熱核聚變的資料,
為我國熱核聚變提供了理論支持。
之后經(jīng)過兩年的刻苦努力,
她已成為中國熱核領域的頂尖專家,
還為祖國培養(yǎng)了第一批相關科研骨干。
可正當她準備在國際熱核領域競賽中,
更進一步時,一個突然的情況,
不但再次令她從零開始,
還讓她從國際物理學領域徹底“消失”了?!
當時中蘇關系惡化,
蘇聯(lián)撤走了高科技領域的所有專家,
使我國全部用蘇聯(lián)機器裝備起來的,
濃縮鈾生產(chǎn)工廠陷入無法運作的困境。
資料不全,疑問成堆,
蘇聯(lián)專家臨走前譏笑:
“你們自己,這個工廠是搞不起來了!”
面對如此形勢,
1961年3月,錢三強來找她說:
國家正在研制原子彈,
準備交給你一項秘密任務:
分離鈾同位素。
如果你接受了這個任務,
今后將不能再出席任何公開會議,
你愿不愿意為此隱姓埋名一輩子?
分離鈾同位素,這又是一項,
她從未涉足的難中至難的尖端技術。
而她毫不猶豫的就說:“我愿意!”
短短三個字,
意味著她又不顧一切的從零開始,
更從此放棄了,
在國際上所有的功成名就!
從此,她的名字,
徹底從物理學界悄然無聲“消失”了。
告別丈夫和孩子,
1962年,她悄悄來到,
中國第一座濃縮鈾生產(chǎn)工廠504廠。
在眾多科研工作者中,
她是唯一的女性,
可她,
卻擁有著不輸任何男兒的堅毅頑強!
(504廠唯一的女性:王承書)
在504廠,
她以拼命般的勢頭忘我工作,
搶時間、搶任務、搶進度,
她和眾多科學家們,
先后解決了數(shù)百個理論問題、技術問題、
材料問題、工藝問題.....
她運算的資料數(shù)據(jù)堆滿了三個大抽屜,
所有數(shù)據(jù)她都要親自過目,
沒日沒夜地計算、推導,
還不過50歲的她,
已過早添上了滿頭銀發(fā)。
在一群科研工作者中,她老去的那么快!
一次,來廠里視察,
看到她后說:“我見過你嘛!
1959年你胸戴大紅花,
參加了全國群英會,
從此,你隱姓埋名,不知去向了,
連你的先生張文裕也找不到你啰!”
她笑著點點頭。
而與此同時她的丈夫張文裕,
正出任中國專家組組長,
在莫斯科從事核子研究,
年幼的兒子則獨自在北京上寄宿學校,
這段時間里,為了祖國的事業(yè),
全家人天各一方。
(王承書和丈夫張文裕分別前合照)
1962年,張愛萍將軍來到504廠,
進行實地調(diào)查研究,
問她能不能按時完成研究任務,
她信心滿滿的說:“在我的字典里,
除了對自己孩子的承諾沒有兌現(xiàn)外,
對國家的承諾都能兌現(xiàn)!”
之后她繼續(xù)日夜拼命地攻堅,
1964年1月14日,
504廠終于成功取得,
第一批高濃鈾合格產(chǎn)品,
為原子彈爆炸提供了最根本的燃料保證。
同年10月16日,伴隨著一聲巨響,
碩大的蘑菇云在神州大地騰空而起,
超級大國的核壟斷終于被中國打破,
中國人,終于等到了東方巨響、
中華崛起的這一天!
不久,錢三強來504廠找她,
有了這樣一次感人肺腑的對話:
“你在這里工作有什么困難?”
“沒有!”
“那生活有什么困難?”
“沒有!”
“有什么話讓我捎給文裕嗎?”
“沒有!”
“如果讓你繼續(xù)選擇核事業(yè),
繼續(xù)在504廠發(fā)揮作用,你愿意嗎?”
“我愿意!”
三個“沒有”,一個“我愿意”,
這是一個對祖國何等深情的女子!
之后,她以孱弱身軀,
承擔起更重的職責,不斷推動著,
中國科技的前行,再前行!
1972年,她擔任了研制大型國產(chǎn)擴散機,
“4號機”的總設計師,
當時有個叫做動密封的關鍵部件,
經(jīng)過單臺機試驗,性能尚好,
那能不能就此定型?
在商討會上,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她身上,
她嚴肅地說:
“動密封部件的研制成績是值得肯定的,
但試驗室過關與工業(yè)應用之間,
有一定差距,單機試驗性能好,
但定型時機還不成熟,
希望再給半年時間,
在部分設備上擴大試驗后再定型?!?
后來的擴大試驗,果然印證了她的預計,
動密封并不具備工業(yè)生產(chǎn)條件,
她的嚴密精神,
為國家避免了可能造成的巨大損失。
1973年,
她又提出開展激光分離法的研究,
在她指導下,科研人員經(jīng)過艱苦攻關,
在1991年實現(xiàn)了激光分離濃縮鈾,
成為我國激光分離技術上,
一個重大里程碑!
1992年,已經(jīng)80歲高齡的她,
還在孜孜不倦的工作著,
她開始爭分奪秒的,
為祖國科研儲備做傳承。
患有眼疾的她,
一篇篇的去看學生的論文,
耐心地把四五頁英文稿一筆筆描深,
然后再用放大鏡閱讀,
她說:“我把我的學生培養(yǎng)起來,
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她的畢生奉獻令人肅然起敬,
可她最可貴的更在于,
她一生淡泊名利,
簡樸到令人難以置信!
她家中的陳設,
除了三個舊書柜、一套舊沙發(fā),
就是一張睡了一生的硬板床。
長年不倦的工作,
使夫婦二人都積勞成疾,
但他們卻很少去醫(yī)院治療,
因為他們既怕影響工作,
也不愿多花國家的錢。
(早年夫婦二人在工作)
她晚年患白內(nèi)障,
醫(yī)生建議她打10針進口藥,
當她一聽說每支藥600元人民幣,
便幽默地說:
“你看,我這對眼睛還值6000元嗎?”
她對自己“摳門”的厲害,
可她對國家和社會卻無比慷慨!
她總是把自己的各種獎勵和稿費,
捐給單位用來購買書刊,
為彌補辦公費用的不足,
她經(jīng)常自己花錢,
買大量紙張供理論工作人員使用。
她同丈夫生前就約定,
不給自己孩子留錢財,
1992年11月5日,
積勞成疾的張文裕去世后,
她先將丈夫一生的積蓄十余萬元,
捐給“希望工程”,
又在西藏日喀則的薩迦縣,
捐建起一座“文裕小學”。
(張文裕)
同年底,同樣積勞成疾的她,
收到病危通知,她馬上留下遺囑,
又將自己畢生微薄積蓄的幾萬元,
一分不剩的全部捐給“希望工程”,
這筆錢,
是當時“希望工程”收到的,
國內(nèi)最大一筆個人捐款。
她說:“一個國家教育上不去,
人才培養(yǎng)不出來,
這個民族就肯定沒有希望?!?
她的一生真正做到了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不光看淡金錢,她也不慕名不戀權,
由她擔任首席專家的研究成果:
《凈化級聯(lián)的計算與試驗》
《504廠級聯(lián)9批啟動方案計算》等著作,
曾在1978年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
可她卻要求,不在這些書籍上署名。
她當上專家組組長后,
因為眼睛不好,身體又瘦弱,
單位給她安排了小車接送,
可她一次都沒有坐過,
每次都是和大家一起坐班車。
有名不署、有利不圖、
有車不坐、有權不用,
她的低調(diào)簡樸,
也為她的一生,
蒙上一層神秘面紗,
她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
她的偉績更被深深的“藏”了起來,
她成為了,
中國核武事業(yè)上最神秘的存在。
1994年6月18日,
奉獻了一輩子,清貧了一輩子,
默默無聞了一輩子的她,
帶著滿身病痛,
平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她的一位學生說:“老師,
她是那種死后既有資格見馬克思、
又有資格見愛因斯坦的人?!?
斯人已逝,忠魂猶存,
依稀看見,
一個清雋、飄逸的身影,
執(zhí)著地推動中國向前,再向前......
她在世是中國核武事業(yè)上,
功勛卓著的大功臣,
可她卻一直鮮為人知,
即使走了,
她的名字至今仍舊很少人知!
書香門第出英才,
泣血報國鑄忠魂,
隱姓埋名為中華,
一生淡泊守清貧!
王承書先生,
一個足以功垂青史的大寫的中國人!
她值得我們今天所有中國人的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