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馬太福音》的故事:
基督耶穌傳授三個人理財賺錢的方法:他給第一個人五袋金子,給第二個人兩袋金子,給第三個人一袋金子,然后給他們設定償還的期限,看他們如何利用這些金子來賺取財富。
第一個人利用五袋金子做了投資,很快又凈賺了五袋金子;第二個人利用金子做生意,也凈賺兩袋金子;第三個人為了保證安全,把金子埋在地下。
期限到了以后,三個人來到耶穌面前匯報自己的結果。耶穌對前面兩個人進行了獎賞,讓他們盡情地享受天國的快樂。耶穌問第三個人,你為什么沒有收獲。那個人說,我知道你到期后肯定還要收回金子,還要收我的利息,你是不勞而獲,我才不給你效力哩!耶穌說,你是個懶惰的人,是個不可救助的人。你既然知道我要收回金子,那我就收回吧。結果是,第三個人永遠淪為了窮困落魄的人。
有人不解地問耶穌,為什么你讓有錢的人更富有?讓沒有錢的人更貧窮呢?
耶穌回答說,上帝賜給每一個人的機會都是平等的?!榜R太效應”就是讓多的更多,少的更少。那個人的貧窮是他自找的。貧窮是一種罪惡,上帝不鼓勵罪惡。
我們是否會從這個故事里受到一些啟迪呢?
投資理財?shù)挠^念:
我為掙錢而工作——人生錢,人是錢的奴隸,錢做人的主人。
錢為我而工作——錢生錢,錢是人的工具,人做錢的主人。
傳統(tǒng)行業(yè),保底工資,小商小販……疲于奔命掙錢的人屬于第一種人。
運用投資理財,讓錢生錢的富翁,輕松自在,游山玩水……自然是第二種人。
中、西方理財觀念的差異:西方人講究讓錢生錢,解放自己,合理規(guī)劃資金的投放,利用每一年理財?shù)玫降幕貓笾苡问澜?,盡情享受,過著高質量、高品位的生活。
中國大多數(shù)人目前還在追求保底,保障,資金的安全(恕不知他們追求的保底其實是“乞丐”行為,保障安全最終是沒有安全保障的),每天為自己和家人的糊口生存而奔波勞碌。
西方人講究長期投資,長期獲利,投資理念成熟,理智相信。中國人追求短、平、快,撈一筆是一筆,心態(tài)浮躁,急功近利。
西方人理財善于開源,把有限的資金資本化。不斷拓寬財富管道,讓財富滾動流通起來。
中國人理財善于“節(jié)流”,善于攢錢節(jié)省,只知道把錢存入銀行,活錢變死錢。
西方人投資理財講究聘請專業(yè)的理財師進行終生的理財分析、指導,嚴格按照理財師的指導計劃理財。筆筆賺錢,走向是良性循環(huán)。
中國人投資理財講究自己就是專家或道聽途說,隨便跟風(例如股票),依據(jù)傳統(tǒng)經(jīng)驗非科學地自己判斷,不是理性投入,而是心血來潮,盲目從眾,導致個別投資理財損失慘重,從此便否定一切投資理財項目,走向惡性循環(huán)。
當然,我們缺乏真正意義上的、成熟的、非常透明度的、不含曖昧性質的投資理財品種。
窮人與富人的區(qū)別:
在同樣的機會面前:在選擇上,富人看的是趨勢,窮人看的是結果。
面對具體事務上:富人看的是別人成功的結果,窮人探討的是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在心態(tài)上,富人想我一定要……先付出,后收獲;窮人想我不一定成……等別人做成了我坐享其成。
富人富是因為他的腦袋空,觀念、思想永遠處于空的狀態(tài),便可以隨時接受新事物,新觀念,結果是腦袋空,口袋滿。窮人窮是因為他的腦袋滿,裝不進新鮮事物,觀念陳舊,不敢接受新事物,面對新事物表現(xiàn)出什么都懂,都明白,拿以往套今天,不虛心學習,不低位進取,結果是腦袋滿,口袋空。
富人好總結,窮人好抱怨。富人創(chuàng)造機會,窮人一生都在尋找機會……
投資理財,自己的選擇最重要。
一夜頓悟勝過十年寒窗。一條管道勝過百年積累。一個觀念勝過一世修煉。一次機遇勝過一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