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
2007年1月24日,我在知心姐姐網(wǎng)(https://www.zxjj.com.cn)進行了一次在線咨詢,也用這次機會把一部分新浪網(wǎng)友的問題作了回答,整理了一些現(xiàn)場的實錄。時間所限,還有一部分的網(wǎng)友問題沒有答復,希望大家能理解,我一定會再找時間,盡我所能,回復大家的問題,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和關心。
okko英姿 2006-11-22 17:29:18
知心姐姐你好!有一次我兒子{14歲}放學回家見他胳膊被抓傷,問他是否在學校打架,他告訴我說男孩不打架能長大嗎?說的我啞口無言.{我兒子屬于比較內向的一類}
盧勤老師回復:
首先男孩回到家的時候被抓傷了,爸爸、媽媽就問,你是否在學校打架了,這個話一問就問到底了。我覺得不一定要把這個話從家長的嘴里面出來的,可以問一下這個怎么受傷了,就是盡量不要說打架了。最后可能孩子說是和同學打架了,為什么打架了?是什么原因打架了?怎么就抓到手了,把這個過程問仔細了。問清楚之后,家長再判斷一下這種打架值得不值得?男孩打架不怕了,但是如果打的很危險出了傷害就不好了,就一步一步的幫他分析能不能通過其他的途徑解決問題。如果真的打架了,如果打傷了還要給人家治病。 就是說,一個14歲的男孩要有自制能力。雖然男孩不怕打架,但是不要輕易作出犧牲和傷害別人。叫君子動口不動手,那些傻大膽才是動武力呢。要避免不必要的犧牲。
瓊漿
2006-09-24 11:31:47
我是在女兒的"中國兒童畫報"中熟悉現(xiàn)在的你的,非常感謝你智慧的點評,讓我對于女兒成長中的困惑茅塞頓開.但是孩子的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常常讓我措不及防.女兒九歲,非常懂事,可是常常得意忘形,說話辦事個性張揚,我和丈夫的教育方法又難以溝通,經(jīng)常相互指責,對孩子的教育也融入了許多不良情緒.明知道非常不應該,可是事到臨頭就控制不住,非??鄲馈?
盧勤老師回復:
9歲的孩子有這個問題。常常是從小孩走向大孩的一個過程,這個時候特別喜歡表現(xiàn)自己,尤其是女孩會滔滔不絕的說起來,會得意忘形。這個是她生理發(fā)育的一個階段,家長也不用著急。就是7、8歲的孩子是特別愛說的,說起來就沒完,尤其是女孩子。讓她在說的過程當中,給她一些溝通和指點,不要壓著她,如果壓著她,就對她的成長有問題。我覺得這個時候對孩子讓她的情緒得到一種發(fā)展,在這種情況下,有一些家長認為不好的東西,再給她一些建議,讓她知道如何判斷自己的行為更完善一點。比如7、8歲的孩子不懂禮貌,比如喜歡搶話等等。所以我覺得家長給她一個教育,人家說話的時候不要插嘴。這樣的建議她,比這種沖突好。用不著太苦惱,如果這個孩子一句話不說,可能心里有問題了。
qiurifeng
2007-01-17 19:08:07我兒子先后六次出走。他今年14歲,讀初三,有煙癮有網(wǎng)癮,和一些在外面游逛的小青年混在一起。最近12月31號他回來的晚我說了他幾句,他拔腿就走,二號沒誰說他,中午晚上也沒回來吃飯,晚上也沒回來睡覺,直到七號才找回來,一回到家他又要走,除了吃飯睡覺從不在家多待一分鐘,十號晚上十一點多才回,他爸爸要揍他,他說:“你要揍我,我就打死兩個人?!彼职謿鈽O了,叫他走,這樣他現(xiàn)在在外面流浪又有三天時間了。
盧勤老師回復:
初二、初三的孩子,離家出走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這個嚴重的原因在哪里?有兩個。一個是這個孩子學習上可能成績不是很好,有很大的壓力和困惑。有一些社會上的人拉攏他們,出去參加一些活動,或者做一些不好的事情。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跟家庭的溝通有很多的困惑。父母一直對孩子不放心,也不滿意,孩子就要離開這個家。 這兩個問題怎么辦?誰的吸引力大,是外面的世界吸引力大,還是家里的吸引力大。所以家里面要讓他覺得是一個家,因為流浪的孩子在外面會吃很多苦的。外面沒有地方住,也吃不到飯,有時候住在橋洞里面,有時候住在公園的長凳子上,所以在外面一定是不好的。所以我覺得家首先是一個溫暖的家,讓孩子覺得家是最好的地方。家長不要把孩子趕出去。 當一個孩子很困難的時候,家里一句溫馨的話就可以讓他回來了。孩子在最困難的時候會想到這個家,所以家里的氣氛要溫馨一些。這個浪子回頭要有條件的,讓孩子覺得家里是很溫暖,很寬松的。當一個人走投無路的時候,就會去犯罪,如果一旦犯罪就更麻煩了,所以我覺得家庭一定要改善一下。 主持人:我有一個同學,他在青春期的時候也有這些想法,他爸爸的一句話讓他很感動,就是你是我的兒子,我永遠不會放棄。這句話讓他特別感動。這個女孩是多大了?張晨(現(xiàn)場網(wǎng)友):17歲了。主持人:你說說自己的想法?張晨:在我們這個年齡,我的同齡人都接觸到網(wǎng)絡,而且現(xiàn)在的社會比較復雜,我們接觸的人也不是身邊的這些同學和家人,我們現(xiàn)在接觸有很多的社會上的人。但是被別人拉攏,所以把過多的信任依賴在他們的身上,而不是家長的身上。所以我覺得作為家長,應該是每個星期多和自己的孩子坐在一起聊聊,多溝通一下。像這種離家出走的情況會少很多。盧勤:溝通很重要,不要總是談考試、成績等等。其他的事都可以和孩子說說,回家就說一些生活瑣事也好,父母的工作也好,多和孩子聊聊,讓孩子覺得是家里的成員。不要把孩子當成審訊的對象,這樣孩子就覺得家不像家了。這個女孩說的很對。
天天快樂 2006-09-23 18:42:35盧勤阿姨:你好,我是個很內向的女孩,一點都不大方,我很想改掉這個毛病,但是怎么也改不了,心里好難過.我該怎么做,希望能和阿姨你成為好朋友.這里先謝謝您.
盧勤老師回復: 我非常愿意跟你成為好朋友.其實內向和外向不是固定的,人有的時候要內向一點,有的時候要外向一點。什么時候要內向一點呢?人很多的時候你可以作為一個傾聽者,這個時候可以內向一點。但是你想表達自己的感想之后,要外向一點,如果你總是不說,人家總是不了解你,你就被排斥在人群之外。內向和外向都很重要,每個人都有兩方面。但是你要明白一點,你走進一個人群,就需要表達,如果不表達,別人就不了解你。你要成為大家的朋友,就要主動走進別人,去表達自己。但是內向的女孩有什么好處呢,內向和外向就像人的左右手。人的兩個手要充分利用起來,有的時候用左手,有的時候用右手。人總是太內向也讓人討厭,如果太內向也不好,這個東西跟甜的和咸的都重要。
小小子 2007-01-09 10:58:32盧勤老師:您好!我是一個七歲男孩的母親,我的孩子很聰明,他現(xiàn)在上小學二年級,各門功課都很出色,已經(jīng)比同齡孩子超出許多,他對物理化學生物天文醫(yī)學等特別著迷,特別是化學,每天就琢磨化學實驗,而且很有創(chuàng)造性,自己能設計許多實驗,他的理想就是要當一個化學家,但他的膽子有點小,不敢和同學說話,我每天都在想怎樣對這樣的孩子培養(yǎng)教育,許多人都建議我給他找一個有針對性的專門機構,所以我首先想到了您,我現(xiàn)在真的很著急,很想得到您的幫助,謝謝!
盧勤老師回復: 首先要恭喜她有這樣一個孩子,對很多學科都感興趣。我覺得家長首先要支持他,像愛迪生小時候就喜歡做化學實驗。膽子小不小,其實7歲的孩子,他接觸的學問多了之后,接觸人就少了,跟別人打交道就打怵,這個沒有什么關系。關鍵就是他這些成績的優(yōu)秀和愛好,應該讓他有一些展示的機會,他就有一種成就感。有成就感的人容易有自信心。 另外膽子不愛說話的孩子,在家里家長要多和他聊天,多聊一些他感興趣的事。這樣讓他走出這個小世界,來到一個人群的世界當中,不要他總是進入一種實驗的狀態(tài)。完全實驗的狀態(tài),會脫離人群。將來走到學校之后,讓老師注意他的長處,給他一些機會。這樣的孩子有發(fā)明家的萌芽。
濟帆寶貝2006-11-22 13:34:43我是一個八歲的任性的女孩,喜歡自由自在的學習和生活.我未曾上過幼兒園,沒有參加過任何特長班.可我喜歡讀書,喜歡隨寫亂畫,有豐富的想象力。我有一個小缺點,就是脾氣不好。身邊的同學都忙得不亦樂乎,在各種特長班里學習,您說我不參加可以嗎,一定會比他們差嗎?
盧勤老師回復:
因為這個孩子是一個開放、自由的孩子。而且她很喜歡讀書、畫畫,她有豐富的想象力。從小愛閱讀的孩子有思考力、判斷力,表達能力比較強。不愛閱讀的孩子,可能這方面受到限制。在這種情況下,她應該把自己的長處發(fā)揮一點。比如學校里面有沒有讀報的時間,給大家讀一點。讀一些中國少年報,給同學們說一說。當小記者,就把自己的東西告訴給大家了。參加這樣的活動,是自己的專長。如果你有這個特點,當一個小記者,你覺得寫的東西不強,你就有愿望參加小記者培訓班。沒有這個愿望,也可以不去學習。
月月媽媽
女兒膽小怎么辦?我的女兒在家象老虎,在外象耗子,該怎么辦呢? 我的女兒在家里、辦公室很活潑,可在學校不說話,也不舉手發(fā)言,老師提問聲音很小,開學以來老師找家長,有多次為這類事:
1、老師說她的練霸落在講臺上,沒寫名字,有家長的簽字,老師問誰的練霸不在,沒人吭聲,又問某某是誰的媽媽,也沒人吭聲,最后老師讓同桌間互相檢查書包,把她找了出來,耽誤了十來分鐘,老師很生氣。2、她沒交作業(yè),老師問誰沒交作業(yè)就交上來,她不吭氣,老師只好一個一個點名找出來。3、老師說女兒平時不說話,不舉手,或看著黑板或低頭不知干啥,搞不清聽還是沒聽,提問她她聲音小小的。4、有段時間,她的作業(yè)沒批,我很奇怪,她說老師不改作業(yè)了,還說不改作業(yè)了,寫作業(yè)有什么用,后來我問老師,老師說她不交作業(yè),向她了解情況,才知早晨去遲了點,課代表收過作業(yè)了,她就不交了,我教她可以自己把作業(yè)送到課代表那,她說老師不讓學生亂下座位。
盧勤老師回復:
這個孩子平常在家里,可能是家里面比較寬松一點,孩子說話就沒有什么顧慮了。到學校之后,可能個子小一點,不愛舉手發(fā)言,老師說他聲音很小,不愛發(fā)言,慢慢就形成習慣了。這個情況,要找找老師,讓老師給他一個機會,讓他感受什么是膽大,什么是能做事,什么是勇敢。他現(xiàn)在沒有過這種體驗,媽媽跟老師溝通一下,給他一個機會,讓他覺得自己很膽大,有了這個感受,才會擺脫這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