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爭論帶給我們民族的,不是爭論本身,而是如何正確構思一個真正的有益于國計民生的治國理念。這是這次產權改革爭論的根本。國有企業(yè)改革只是國家發(fā)展的小部分而已。以新自由主義學派為首的指導思想是危險的,我接受貴刊的采訪,就是要站出來說,我從根本上反對目前有些地方的產權改革。不是反對改革,是反對新自由主義學派提出來的、向西方靠攏的教條主義思想。我想借貴刊提出一個新思想——新法治主義來主導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方向 思想的問題無對錯 我真正了解了中國,對這個國家的未來更有信心了 人物周刊:國企產權改革的爭論到現(xiàn)在,你認為公眾對你有誤會? 郎咸平:公眾對我沒有誤會。這幾個月我不接受記者采訪的原因,是希望事情能淡一下,需要整個社會的反思。同時,講句良心話,我也希望專家和學者,發(fā)表一些不同的看法。我自己批評這件事,也要容許別人來反向批評,這是件好事。我不成為媒體的焦點,總希望讓別的人來多談話,這個討論才有意義嘛。為什么這么小的事能引起這么大的波動,這絕對不是我個人的魅力,不是我個人的觀點有什么了不起的,而是整個社會不安的情緒,這是你們能看出來的。如果大家到現(xiàn)在為止,還把焦點放在郎咸平喜歡個人炒作,那我覺得真是太悲哀了。郎咸平只是一個棋子,只是一個社會大眾發(fā)泄不滿的出氣口而已。 人物周刊:其實你談到的問題,秦暉先生在10年前就提出來了,為什么這一次能引起這么大的反響? 郎咸平:其實不只秦暉,很多人也講過。為什么到今日才引起重視?因為日積月累的結果,到了今天特別嚴重。我不否認我提出的方法是絕對引人入勝的方法,談到一個最著名的企業(yè),用案例的方式,說明他們如何轉移國有資產。這個方法當然比較符合社會大眾的口味。但是這算不算是我個人炒作呢?當我提出這個案例以前,我大概是惟一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事的人。當時我完全不知道會有什么后果,利益團體、社會大眾會有什么反應。我在完全無知的情況下寫了這三篇文章。當時也沒有意識到這類國資流失問題會在社會大眾里產生如此激烈的情緒反應,這些完全出乎意料之外。我當時甚至認為,寫完這三篇文章之后,很可能沒有人關注,而且這是很強烈的感覺,因為這只是學術論著?! ∵@次爭論不斷在無關緊要的地方糾纏來糾纏去,我都聽煩了,我都不作回應,你說我回應什么呢?都是無關的事情,有什么好回應的?如果對于國資流失改造,如何增加效率,這是學術討論,我會回應。結果都不是,你叫我怎么回應?任何一個專家學者發(fā)表評論,到最后都要經過社會的檢驗。那我現(xiàn)在認為是讓社會來檢驗我每一個發(fā)言的時候?! ∪宋镏芸哼@次大討論,區(qū)別于大多經濟學家,社會大眾、特別是網(wǎng)民給予了你很大的支持,怎么理解這種支持? 郎咸平:這次風潮過了,我有很深的感觸。當網(wǎng)友寫評論的時候,我很仔細看,我想看這個社會到底是什么樣水平,大眾對這個事情到底認識清不清楚。專家學者的批評我是不太看的,讓助理綜合一下摘要。比如意識形態(tài)方面,郎咸平是不是在嘩眾取寵,反正都是對我個人動機的猜測,你說,這有什么好看的呢? 但是,網(wǎng)民的反應我非常仔細地看,坦白講,我很感慨也很感動,我呼吸的脈絡和社會大眾是息息相關的。而且社會大眾對我理論的了解遠遠在專家學者之上。甚至當別人批評我時,網(wǎng)民替我回答。批評者說,郎咸平說停止產權改革我們是不贊成的,網(wǎng)民馬上說,郎咸平從來沒有說過停止產權改革。他們了解得多么透徹,而且透徹到什么地步呢,他的回答就是我心里想說的話。經過這個討論,我發(fā)現(xiàn)社會的輿論走向究竟還是取決于民意,而不是取決于所謂的專家學者。我從來沒有對社會大眾給予過如此高的評價,但這次社會大眾所展現(xiàn)出來的強勁的生命力,對社會不公正的吶喊,以及對強權壓迫的反擊,讓我深有感觸。所以,我真正了解了中國,對這個國家的未來更有信心了。有的人說郎咸平不了解中國,他搞錯了。了解中國不一定要生在中國、長在中國,而是必須對中國做研究?! ∪宋镏芸壕W(wǎng)友這種一面倒的支持蘊含了什么? 郎咸平:我必須絕對強調一點,我個人的魅力是非常小的。決不是因為我有什么了不起的貢獻,而是社會的不滿已經逐漸形成了一種爆發(fā)的熱度。用經濟活動中一種簡單的例子,比如說“保姆理論”,就能夠觸動每一個人的心弦,讓大家在這個問題上盡情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做出自己的判斷。說真的,我心里沒有任何喜悅的感覺,我反而感到我的貢獻可能被夸大了。我只是在一個適當?shù)臅r機,一個正確的時候,說了一些話,一些讓人比較觸動的話,然后讓這個社會產生很大的反思,僅此而已?! ∪宋镏芸赫麄€爭論從頭到尾,你有沒有改變過自己的觀點,有沒有反思過? 郎咸平:不可能有改變,不可能有反思,這是我?guī)资陮W術的積累,做出的結果,怎么會有反思呢?我將來一定會繼續(xù)堅持我的理念,這不是一個想法。學術觀點無所謂對與錯,不同環(huán)境之下有不同的觀點,比如我的觀點在美國是不適應的,那在美國就不正確了?思想的問題不是正確與否的問題,而是適不適應時代的問題。我認為我這個想法目前是最適應中國的,至于正不正確不是我所考慮的?! ∪宋镏芸耗悻F(xiàn)在還是堅持認為,你的觀點不能成為主流,那是國家的悲哀? 郎咸平:對。你覺得呢? 人物周刊:那么多學者站出來反對你,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郎咸平:坦白講,我不太清楚。我不是局內人,媒體做過很多揣測,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我寧愿把它當成學術討論好一點,這也是為什么我選擇不發(fā)言的原因。我覺得他們不是在學術上反對我,是在意識形態(tài)上、從動機上反對我,不是學術討論的范圍。 人物周刊:看到這么多反對者的批評,你心里怎么想? 郎咸平:坦白講我還是比較尊重他們的發(fā)言,這是我的心里話。我如果不尊重的話,早就潑婦罵街了。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而且有不同的利益團體,這點我沒有資格批評。第一眼看到他們批評的時候,我有點吃驚,很突然。但馬上開始虛心接受。我如果不接受的話,這么長時間我不會毫不動怒,畢竟我是個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