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筆者在過去的工作中做了較多的“嘗試”,感覺較有效有這么幾種方法,愿在這里與您分享!
第一,是要我們不僅僅去關注員工“逆境商數”還要學著研究研究員工的“順境商數”?!案粏T工”分兩種,一種是他們“先天”已有的,就是我們要不要開門讓他進來;另一種“富員工”是我們“后天”培養(yǎng)出來的。所以,判斷出員工的“順境商數”,就可以選用其“順境商數”和其“富有程度”相匹配的人作為企業(yè)的員工,否則就要慎重錄用“富員工”。日本松下集團,從創(chuàng)辦之初起即提出只用中等人才,因為中等人才只要給他們機會,他們就能發(fā)揮最大的潛能,以80分的水平干出100分的成績來。中等人才在工作中需要不斷學習,以使自己的能力和職業(yè)期望與企業(yè)的發(fā)展同步。使用中等人才,讓他們更容易靠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就感,這樣的人會感到公司對他們的進步是有幫助的,自然不容易跳糟。而企業(yè)使用高級人才的最大風險就是容易跳糟,危害企業(yè)的發(fā)展。與此同時,“富有的”高級人才往往恃才傲物,難以管理,不能做出應有的成績。無獨有偶,國內某知名企業(yè)在錄用高學歷的應屆生時,告誡他們必須先放下你的學歷,選用能沉的下的人!
對于企業(yè)老員工,判斷出他們的“順境商數”就可以知道那些員工是獎勵不得的人,尤其是在這個“激勵為王”的時代,各個企業(yè)都把激勵文化做的“特別到位”,一個小的成就就得大行獎勵,搞的一個人頭上頂著無數光環(huán)。有的人甚至已經是扛不起了,可是按照企業(yè)的獎勵政策,他們還得需要“獎勵”。其實在一些人眼里,“榮譽”會成為一種傲人的資本,若不能正確對待,它就會成為一種“包袱”。有了這種包袱,“艱苦奮斗”的觀念就會淡薄,他們總是覺得這點資源還不夠。當這種包袱越背越重,就會方向不明,路子不清,腳步不穩(wěn),乃至跌進痛苦的深淵而不能自拔。我想說的是,誰都不能避免優(yōu)越感的產生,尤其是當你擁有了足可以讓你感覺優(yōu)越的條件之后,這是人性上的弱點。所以激勵(如贊賞、肯定、褒獎等等)也是存在風險的,只有搞好“順境商數”研究,才能制定好的激勵機制和形成好的激勵文化,不要讓激勵把人給寵壞了。冰心說的那句話:“冠冕,是暫時的光輝,是永久的束縛!”這是一句值得管理者注意的話。
第二,要學會培養(yǎng)員工的危機意識,使他們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千萬不能讓他們“富”起來。在有些人眼里只要自我感覺良好就開始麻痹了,失去應有的戰(zhàn)斗力。這就是典型的“小富即安”。企業(yè)幫助其應該打破這種安逸,培養(yǎng)員工的危機意識,讓他們明白過去不能代表未來,張瑞敏對企業(yè)員工說“永遠戰(zhàn)戰(zhàn)兢兢,永遠如履薄冰”;比爾蓋茨對微軟的“富豪們”告戒:我們離破產永遠只有十八個月。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沒有危機就是危機,沒有危機意識就是最可怕的危機,無論你現在擁有了多少!
在這里要學會運用著名的“鯰魚效應”。漁民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里放入一條吃魚的鯰魚,鯰魚進入魚槽后便四處游動,而沙丁魚見了鯰魚十分緊張,四處躲避加速游動,這樣更激活沙丁魚的活力,避免了“安逸死”?!蚌T魚效應”用在管理上是企業(yè)激發(fā)員工的有效措施,使員工有壓力而產生危機感,使其不斷努力,產生主動的欲望,變要我努力為我要努力;同時運用標桿管理不失為一個好的激活方法,給每個人列出一個標桿,(無論是內部的競爭伙伴還是外部的競爭對手),在明顯的對照之下,讓該員工知道自己真實差距,這樣可以大大的提升其內在驅動力。所以我們除唱贊歌、唱企業(yè)的司歌還要多唱唱我們的國歌,多組織看看歷史片這都是一次次好的啟發(fā)式培訓。如果有可以的話還是要按照員工的“逆境商數”給予一定的負擔(重任),因為我不只一次的在職場見證了身為農民的父親告訴我的那句話——“挑著擔子的人,永遠比空著手的人走的快”,那不是壓迫,更不是考驗,而是讓他能走的快!
第三,對于每個階段每個人做好個人的SWTO分析。人需要保持自信心,但就是怕自信和自負分不清楚,所以要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也要知道自己的缺點,只有這樣才能有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既不成驕兵,又能去補充自己的短處。做到理性認識自己是關鍵。SWOT分析又稱為態(tài)勢分析法,SWOT四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優(yōu)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Qpportunity)、威脅(Threat)。就是將個人的自身優(yōu)勢、劣勢進行明晰的列出,先是對其自身的優(yōu)勢要分析所能帶來外部機會,更要分析出優(yōu)勢會導致的外部威脅;同樣,對于自身的劣勢亦是如此,要分析所帶來外部威脅也要善于發(fā)現機會。筆者認為這是員工防“富”的一個非??茖W的方法,既不無限放大其成績或者優(yōu)勢,同時又不抹殺其成績和否定其優(yōu)勢。使個人既知道自己的長和短又能夠理性的對待自己的長與短,做到不驕不躁、不卑不亢,然后進行不斷的自我完善,不斷的超越自我!這是成熟的員工必須修煉的一種心態(tài)。當然認識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而更要告戒員工更要重視自我的分析。
筆者今天所論的“富員工窮員工”現象,不知是否有引起你多少共鳴,是否在團隊里或是身邊環(huán)境也曾存類似?當然并沒有是絕對,我們也不用言過其實。因為,筆者和所有的管理者一樣,希望我們所有的員工都能真正的富起來。而要做的就是要謹慎他們在心態(tài)上先“富”了起來,要不然,原本一個成功的胚子,也就注入了失敗的因子?!耙蚋欢鵁o成”是實在讓人感嘆惋惜的事情。所以,讓員工保持平和心和空杯心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團隊要做強企業(yè)要個做大,面對這個“人才”不缺,缺“人財”的現代社會(前者是看上去應該不錯,后者真正能做事的),這里可是關鍵!既然現代管理強調的是“以人為本”,那就讓我們一起跨越“人性”的障礙,超越平凡,走向優(yōu)秀,邁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