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銷售開發(fā)與推進中,與客戶的每一次溝通都是極大的機會成本。因為我們所拜訪的對象并非是“專門”來接待我們的(這個“專門”包含專門的時間及專門的意識),他是因為某種需求或機緣才會“安排”與我們見面交流的機會,且他們擁有隨時收回的權利。銷售人員除了“見縫插針”式的創(chuàng)造見面溝通的機會,而珍惜每次的溝通機會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常說“無益的就是有害的”,見客戶時要保持語言的有效性,否則就是極大的浪費,這是銷售人員的巨大損失,銷售工作就會呈現(xiàn)“有溝通無機會”的現(xiàn)象。所以必須把握好每次溝通的推進性和提升性。
溝通,多以為是信息交換而已,這嚴重扭曲溝通的目標性,尤其是銷售溝通。只有做到每句(段)話的信息交換和信念激發(fā)的作用同在,溝通才是有力的完整的,才算是不浪費機會成本的銷售溝通。筆者將銷售溝通中的信念激發(fā)部分稱為“動力對話”。
先說說問答式溝通時,動力對話的運用。
在交流中,客戶自然會有疑問。如果是客戶開口問話了,這其實是溝通有效的最佳時機。但是很多的銷售人員沒有抓住這個良機。比較糟糕的銷售人員反會害怕客戶提問,或是怕招架不住而“露餡”(不專業(yè)與缺乏信心所致),或是怨客戶太“挑剔”(只想遇到所謂的“優(yōu)質客戶”);比較普通的銷售人員則只是如實作答。然而客戶的問話只是反應他自我的思維導圖(和你不是一樣的背景),他是選擇性的問話,也是選擇性的接受和理解答案。所以不能只是單純地提供答案。因為他將答案拿去放在哪里、如何用,我們都無法控制。所以我們常會覺得客戶問的問題怎么都是東一句西一句的,這是因為客我雙方的思維并非在一條線上的,盡管表面上關心的是“同一件事情”。
事實上,客戶開始提問,表示客戶有了接受信息的需要,表示是客戶“開門”了,并將會利用接受到的“信息”進行新的思考和決策。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作為銷售人員需要抓住機會,運用這一“管道”。在回答客戶時,將客戶所要的事實信息與必要的激發(fā)信息,一并傳遞給客戶。
具體案例如:
客戶問“你的具體供貨價是多少?你們的提供的服務怎么樣?”
銷售人員不是僅僅回答“價格是多少”、“服務是怎么做的”而已。而是需要將我們的定位告訴客戶,因為價格的后面事實是我們產(chǎn)品的定位,服務品質的后面也有我們的企業(yè)信念。而我們定位的背景是什么?我們企業(yè)是什么樣的信念?這都是具有激發(fā)力的信息,需要我們簡練扼要地闡述。
“我們的價格是每臺5000元。定位屬于中高端產(chǎn)品,這就是我拜訪您的理由,因為有定位的產(chǎn)品他的客戶也應該是堅持品質和一定消費能力的…….”
激發(fā)客戶:“您這樣的客戶就應該擁有這樣的產(chǎn)品”“客戶就應該享受我們這樣的水準的服務”等,并盡可能言簡意賅地告訴他理由。
其實客戶選擇的只是了解價格或服務是如何做的而已,他將答案拿回去如何運用我想你也能猜到八九。但是我們將運用這一話題“隨便”將具有激發(fā)式的信息傳遞過去。這樣就使客戶了解我們的同時也啟發(fā)起了客戶的關于“定位”、“信念”的共鳴或意識。
所以在回答客戶提問時,勿以為客戶問話只是為了獲得事實信息,他們更加需要激發(fā)信息。而更多的銷售者,只是做到了前者,卻又待客戶“關門”之后,再選擇滔滔不絕式解釋來激發(fā),客戶也就沒有心思去聽你的“專場介紹”了。那么優(yōu)秀的銷售者,就會擺脫“受制于客戶” 的溝通弊病(即客戶問什么就只乖乖回答他的問題)。客戶的問話并非只是了解信息而已,更不是一種拒絕,而是一種擔憂,或是某種消費(投資)意識缺乏的體現(xiàn)。這就是我們要選擇動力對話的原因。
再說說表述性溝通時的動力對話運用。
很多時候需要我們主動展示產(chǎn)品或方案。同理,只要客戶給予我們時間,銷售者就要把握好這次機會。所以在表述時,不僅僅說出解決方法,即現(xiàn)實性的話題(事實信息),還需要說出為什么要解決這個問題,即意義性的話題(激發(fā)信息),就是要將現(xiàn)實的話題進行提升到一個高度,表達出解決它具有的“偉大”意義。而不是在后來客戶提出抗拒的問題時,我們才發(fā)現(xiàn)客戶對這個解決方案“不屑”才來彌補。其實客戶抗拒不是這個解決方案(能不能解決問題),而是因為不知道這個解決方案實現(xiàn)的意義(能解決這個問題又有多大的意義),加之處于決策機會成本和決策風險的考慮,也就只有選擇了“拒絕”。所以你自信你的產(chǎn)品那是你的事情,你自信自己的表述很到位,那也是你的以為,而客戶關注的則是你所說的對于他而言到底有什么意義。沒有意義他就抗拒,因為你浪費了他的時間以及他投入的些許情感,又加之你先前說對他“有益”,于是落差為一種欺騙。
具體案例如:
“我只告訴您關鍵的一點——我們這款新產(chǎn)品就是操作非常簡單!”。
這是銷售人員想要說的,也叫事實信息。但關鍵是接下來,過多的銷售人員仍繼續(xù)事實信息,即:“我們這款產(chǎn)品操作是如何簡單的”。表面上有因為有所以,但卻顯得累贅乏味或太過專業(yè)。這個時候則需要意義性的話題(激發(fā)信息):“比起你目前用的設備可以節(jié)約什么,提高什么,以及改善的意義,所以我今天特地向您介紹我們的產(chǎn)品這一優(yōu)勢。”
在銷售陳述中,若是缺失了消費“意義”的激發(fā)和提升,客戶將失去解決問題的動力和意愿,甚至是擺不上日程。客觀講,作為銷售人員不要忘記,客戶每天、每階段要改善或是解決的問題那是太多了:無論他的工作還是他的生活,他的團隊還是他的家庭,他的部門還是他的企業(yè),他的將來還是他的現(xiàn)在等等,你可以盤點一下,再想想你的產(chǎn)品(服務)幫他解決的這個問題,是多少分之一啊,甚至在同一問題上也許只是其中的一個方向而已(如:是開源或是節(jié)流)。如果解決某個問題的意義性激化不到一定的高度,達不成必要性,人們多會采用默認(承認,但默默擱置)的方式來對待。
所以,發(fā)現(xiàn)到客戶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是銷售機遇而已,是銷售的基礎。而只有關注到客戶解決問題的意義性,并激化和提升到一定程度,才是銷售行為的玄機所在。銷售成功的機率將大幅度提升。所以產(chǎn)品性能及其他的表述就不僅僅是廣而告之式的“清晰表達”而已,更需要具有“意義性”激發(fā)的部分,這樣的溝通才真正具有動力性和建設性。
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