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從忠,張從忠講師,張從忠聯(lián)系方式,張從忠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主講:猶太人在中國新動向
5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張從忠:馬克思主義為什么是企業(yè)家指南?
2016-01-20 48715

 文/張從忠


      猶太人是人類這個星球上十分弱小但又異常強大的民族。一提到猶太人,我們馬上就可以想到無數(shù)極其優(yōu)秀的“人類榜樣”,比如:經驗主義管理學派的開山鼻祖彼得?德魯克大師,人本主義管理心理學巨匠馬斯洛,現(xiàn)代營銷之父菲力普?科特勒,經濟學洛桑學派主要代表帕累托,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弗里德曼,控制歐洲經濟命脈長達200年之久的羅斯柴爾德家族。還有華爾街之父J.P.摩根,美元之父艾倫?格林斯潘,股神沃倫?巴菲特,世界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迪斯尼之父沃爾特?迪斯尼,世界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世界酒店大王康拉德?希爾頓,世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世界新聞傳媒大王路透通訊社創(chuàng)辦者,世界糧食大王福里布爾以及世界鉆石大王易茲哈克等,他們都是猶太人。
如果你是有心人,你還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人類過去的1000年間,如果必須推舉出三位對人類產生過最大影響的的哲學家和科學家的話。那么,德國猶太人愛因斯坦理當排在科學家之首;而排在哲學家之首的人,非德國猶太人、偉大的哲學家、革命理論家、經濟學家、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卡爾?馬克思莫屬。


卡爾?馬克思是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國萊茵省的特利爾城,當時這個城市大約有15000居民,是德國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交通地理位置最為優(yōu)越的城市之一。它坐落在摩塞爾山谷,四周環(huán)繞著葡萄園,山谷中覆蓋著茂密的地中海植被。整個馬克思家族具有徹底的猶太血統(tǒng),馬克思的父親叫亨利希?馬克思,馬克思的爺爺叫邁爾?列維?馬克思,馬克思的曾祖父曾經是特利爾城猶太教堂的大拉比。拉比是猶太教的傳教士,而大拉比是一個地區(qū)猶太人的領袖,是猶太人共同體的指導者。據說在猶太人的世界里,男人是按照每十人為一個任務團隊,每個團隊的組長是由大拉比指定并聽從他的指揮。另外,猶太教區(qū)內的女人和孩子也是按照“十人制”進行組織的,所以猶太人從小就生活在高度組織化的環(huán)境中,任何家庭如果要作出重要決定都必須首先征求拉比們的意見。

一、猶太人3000年的經商感悟是什么?

猶太民族大約有5000年歷史,猶太人屬于古代閃族閃米特人的一支。閃米特人當時生活在撒哈拉北部地區(qū),以畜牧為生,隨著氣候的變遷,逐漸東移來到西亞兩河流域和敘利亞草原。由于該地區(qū)土地肥沃,水草豐美,所以又稱為“新月地區(qū)”,從今天地理上看,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和約旦都包含在新月地區(qū)范圍內。后來,東閃米特人與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逐步融合互相影響,發(fā)展出了:古巴比倫人、古亞述人等,而西閃米特人再次分化為3支:西北支、中支和南支。西閃米特人包括:巴比倫人(今天的伊拉克)、亞述人(今天的伊朗)、腓尼基人和希伯來人,而其中的希伯來人就是猶太人的近祖先。因此,猶太人屬于西閃米特人的西北分支,他們分布在:巴勒斯坦、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北部。而中支西閃米特人就是現(xiàn)在的阿拉伯人。
根據考古發(fā)現(xiàn),古希伯來人最初是由許多屬于閃族的戰(zhàn)敗部落拼湊而成,這些失敗者結盟的目的是:一為生存,二為賺錢。合并以后的希伯來人決定定居迦南(巴勒斯坦)。可是事與愿違,他們結盟以后反而招來了埃及人更加猛烈的進攻,結果希伯來部族中的大部分男人和青年戰(zhàn)死。眼看自己的民族即將消亡,這個弱小民族的長老們不得不召開全族大會,集眾人之智,尋求一個民族的生存之道。
希伯來的長老們深思熟慮后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才能讓埃及人結束戰(zhàn)爭呢?”
辦法有二種:第一,所有希伯來人都被埃及人消滅,沒有了敵人,也就沒有了戰(zhàn)爭。第二,希伯來人主動向埃及人投降,并且自愿獻出所擁有的一切財產,自愿成為埃及貴族的奴隸。這樣一來,埃及人也就沒有了敵人,戰(zhàn)爭自動結束。
經過商議,希伯來部族長老們決定化整為零向埃及人投降,按照每80人~100人編成一隊,然后集體投奔埃及貴族,成為他們的奴隸。經過談判,希伯來人與貴族達成了一種契約式的主仆關系。在早期的私人信件中記載著,希伯來人與貴族主人立約自愿為仆,并且貴族主人在世期間這張契約始終有效,而主人逝世后,希伯來人則自動恢復自由身份。
其實,埃及貴族之所以愿意接納希伯來人成為自己的契約奴仆,是因為非凡的生產能力和做生意的能力。比如,希伯來人種植的糧食和蔬菜一定比別人的產量大,他們養(yǎng)的牛羊一定比別人的肥美,他們養(yǎng)出的馬一定比別人的馬駿美彪悍;另外,同樣一匹馬、一頭牛或一只羊經過希伯來人的手賣給別人,就一定會給主人帶來更加豐厚的收入。當時,迦南(巴勒斯坦)這個地方是除巴格達以外最大的商品集散地,眾多商人和商隊川流不息地打這里經過,所以,這里也就自然成為各類商品交易的地方。
在公元前19世紀,猶太人的活動介于沙漠與迦南之間,當時的猶太民族就已經真正跨入了國際貿易的行列,他們已經參加到從基列(基列山盛產香料,位于約旦河東面)販運香料、乳香的商隊。在這段時間里,商業(yè)形式的契約,已經在猶太人的頭腦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猶太人看來,商業(yè)就是提供一種產品或服務,只有誠實對待,取得別人的信任,自己才可以獲得利潤。而不能履行契約或者單純地想從別人的口袋里撈錢的人,就等于搶劫。另外,不守信用必定會導致紛爭,而紛爭進一步升級就會導致流血和死亡,而出現(xiàn)死亡的一方又會向另一方復仇,于是猶太民族又重新陷入死亡的境地。
猶太民族自誕生起,就始終處于同異族之間不斷沖突、又不斷結盟的動態(tài)過程中,這是一種政治上的契約關系。顯然政治契約的重要性大大超越了商業(yè)領域的買賣合約,但是,政治盟約的穩(wěn)定性又會次于商業(yè)領域的買賣合約,這又再一次加深了猶太人對契約的情感和認識。猶太人認為:不論政治契約,買賣契約,還是其它形形色色的契約;不論這些契約在性質上、內容上或者形式上有何種不同;只要是契約,就可以在相當程度上使雜亂無序、變化莫測的世界得以秩序化。是契約,使人們可以根據所訂立的合約而開展有計劃地行動,契約使人們在可以預見到自己行為結果的基礎上,做出理性的決策。而所有這些計劃性或可預見性的前提,恰恰就是那個以語言或文字形式簽訂的合作文件。
換而言之,世界的秩序、行為結果的可預見性,都是因為語言表述清楚并且書寫成文字之后,才得以實現(xiàn)的。既然契約對世界的發(fā)展,人的活動具有如此重大的作用;所以,契約在猶太人的大腦中,就上升到宗教高度。于是,猶太人確定,上帝之道就是世界之源,上帝之道就是秩序之源,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因此,猶太人對上帝的信奉,代表著猶太人與上帝的關系,猶太人與上帝的關系不是一種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而是一種契約的關系,這樣一來猶太人又成了契約之民。然而,任何一項契約最后能否得到履行,買賣行為的可預見性最后能否實現(xiàn),取決于締約的某一方是否毀約。而毀約所帶來的損失和災難,始終像一個巨大的陰影籠罩在這些早期的立約者之間,尤其是那些常常居于被動地位的猶太人。這種不確定的力量,讓猶太人對于契約有一種既期待又恐懼的心理,就這樣契約又被猶太人轉化成類似圖騰的神圣象征。與其說上帝是與猶太人立約的神,不如說猶太人的神就是“契約”。這種對“契約”的崇拜在猶太人亡國流散之后,反而變得更加強烈了,因為歷史遭遇和對他們不友善的社會環(huán)境,使得他們對契約的依賴性更高。研究發(fā)現(xiàn),猶太商人甚至在和有毀約習慣的民族做生意時,也很少毀約。那么,猶太人是怎樣規(guī)避交易的風險呢?
他們在簽訂契約的時候,非常講究談判的藝術,千方百計地討價還價,利用一切手段掌握談判主動權。所以猶太商人的遵信守約的一個前提條件是:“簽訂一份無懈可擊的、對自己有利的合同,是遵守契約的可靠保證?!?br />守信用,就是遵守約定。不論是《圣經新約》還是《圣經舊約》,約都是一種承諾。立約,是承諾要做的事情,如建立關系,給于物品,或交易等等。約的另一種表述是:信用,規(guī)矩和傳統(tǒng)等?!凹s”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所以很多人要將約定的事以文字記載下來,如合同,契約,備忘錄等。但是,人的罪性,不信,悖逆,所反映的就是不守約定,不守規(guī)矩,因此就誕生出了諾言。中國近代第一巨富樊現(xiàn)在臨終前為他的后人留下了這樣一段話:做生意時有人盤算如何騙我,而我卻以不欺待之,所以我的財富總在與日俱增,而想騙別人的人卻是每況日下??梢?,還是講誠信的人是最后的贏家,他們所得也是最多的。因此北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說,欺騙別人可能會一時獲利,心理上有一時的滿足。但靠欺騙經商的人絕對做不了大生意,為什么呢?欺騙別人就失去了信譽,而信譽卻是為商之人最大的資本。
猶太人在《塔木德》上寫到:“每次合作都是初交”。因為在生意場上,守信是一種基本道德;而謹慎則能避免因對方的失信,而給你造成巨大的損失。所以猶太商人哪怕同再熟的人做生意,即便是同自己的父親和親兄弟做生意,猶太商人也決不會因為親情或上次生意上的成功合作,而放松對這次生意的各項條件、要求的審視。他們習慣于把每次生意都看作是一次獨立的生意,把每次接觸的商務伙伴都看作是第一次合作的伙伴。這樣做,就不會因為自己對對方的先入之見而掉以輕心,在談判桌上猶太人會錙銖必較毫不留情。
一般而言,在守信的前提下做到以下二點,你就能夠成為談判的高手。
第一,了解你的談判對手
很多經營者都會犯這樣一個錯誤,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干什么的。其實,不論你從事哪個行業(yè),都是在干一件事情,那就是跟人打交道。談判更是如此,與你開戰(zhàn)的不是那樁生意,而是人!所以,真實了解自己、了解對手,是保證你在談判中取得大勝的前提。另外,你必須知道,利益談判的準備工作是商業(yè)游戲的一部分,這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講的“知己知彼”。那么,我們如何才能看到自己所擁有的實質性優(yōu)勢呢?
★了解整體環(huán)境:如市場狀況如何,景氣狀況如何。
★了解你的資源:你有哪些優(yōu)勢(優(yōu)點)和弱勢(弱點),你有哪些資本。
★了解對手的資源:對手的資產狀況如何,他的優(yōu)勢、劣勢在哪里,不論在任何競爭中,謀劃大策略的重要基礎就是了解對手的優(yōu)勢。  
★了解你的目標和態(tài)度:你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有什么目標,認為自己像個贏家,還是懷疑自己,在精神與態(tài)度上有什么優(yōu)點和缺點。在心態(tài)方面,你越是認為自己行,你就會變得越高明,積極的心態(tài)會幫助你取得成功。
★了解對手的目標和態(tài)度:我們盡量判斷對手的目標,也是同樣重要的,要設法深入到對手的內心,了解他的想法和感覺。毫無疑問,最后這一條:預測和了解對手,是最難以實現(xiàn)的,但你要努力實現(xiàn)。那些偉大的軍事將領大多有一個習慣,他們總是盡力了解對手的性格和習慣,以此來判斷對手可能做出的選擇和行動方向。而主動的和預期性的措施總是比被動反應更有效率,而且更有力量,俗話說,預防勝于治療就是這個道理。
在有些時候,你的競爭對手可能是熟人,那你就要多利用這個優(yōu)勢了。如果他是一個很謹慎的人,你自己最好也要小心一點;如果你覺得他總是很沖動,這是在暗示你,要大刀闊斧的進攻,否則你就可能被他逼上絕路。
想要了解你的對手,只要你能明察秋毫,在談判桌上你就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有價值的東西。善于談判的人,應該學會觀察一切。你甚至不必等到開始才了解談判的對手。例如:我們所說的話會透露或掩飾自己的心意,但我們的選擇總是會泄露自己內心的秘密和想法,每個人所做的第一個選擇,也是泄露真相的第一個動作。在談判中你必須了解自己在說什么,如果你真的能掌控一切,就應該能夠掌控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并且用你的語言為自己帶來好處。同樣的,你必須隨時保持警惕,以便收到對手發(fā)出的信號,如果是這樣,你就可以持續(xù)掌控明確的優(yōu)勢,做不到這一點,你就可能喪失另一個機會。因為當你在一場競爭激烈的談判中失敗,意味著下次贏得談判的機會將會降低。
做交易的秘訣在于,你要知道不能交易的東西是什么以及可以交易的東西是什么。有太多的“聰明人”認為談判的目的不是要交易,而是要撿便宜,希望用最低的價格買到東西。然而交易的真諦是交換價值,用別人想要的東西來換取你想要的東西。要完成一筆好交易,最好的方法是強調其價值。而很多人會犯強調價格、而非強調價值的錯誤,常說什么:“這的確很便宜,再也找不到這么低的價格了?!辈诲e,沒有誰愿意出高價,但在最低價之外,人們更希望得到最高的價值。所以在任何談判中,當涉及金錢的時候,你絕對不要先提金額,要為他提供寶貴的價值,強調對方從你這里能夠買到什么。
猶太人主張,在談判中,要盡量和有決定權的人談判。為什么呢?因為在他們的眼中,每一個組織都有等級制度,平穩(wěn)地和每一個等級人員交涉談判,一級一級地,直到滿意為止,這是低效率和浪費時間的行為。高階層的人掌握更核心的決策權,談判的級別越高,越能滿足自己的要求。因此,如果他們考慮要和某一個人打交道,首先會弄清楚:他是什么職位?他能做哪種程度的決策?談判開始時,精明的猶太人會很禮貌地向對方詢問:“您能幫助我解決這個問題嗎?”或者說:“您能夠決定達成我們的共識嗎?”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或者是猶豫的,猶太人就會找借口來終止談判,然后再找更高層的人物進行商談。
第二,合作只是獲利的戰(zhàn)術
合作,在那些妄自尊大的人眼里,它或許是件軟弱或可恥的事情,但在猶太人看來,合作永遠是聰明的選擇,前提是——只要對我有利。
洛克菲勒將他的成就歸功于三大力量的支持: 
★第一支力量來自于按規(guī)則行事,它能讓企業(yè)得以永續(xù)經營;
★第二支力量來自于殘酷無情的競爭,它會讓每次的競爭更趨于完美;
★第三支力量則來自于合作,它可以讓自己在合作中取得利益,撈到好處。
而他之所以能跑在競爭者的前面,就在于擅長走捷徑——與人合作。因為從踏上社會那一天起,他就知道,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只要存在競爭,誰都不可能孤軍奮戰(zhàn),除非他想自尋死路。聰明的人會與他人包括競爭對手形成合作關系,假借他人之力使自己存在下去,或強大起來。比如洛克菲勒不與摩根先生牽手,雙方就很可能會拼個兩敗俱傷,而對手卡內基先生則會從中漁利,讓卡內基在鋼鐵行業(yè)始終一枝獨秀的態(tài)勢延續(xù)下去。正是因為合作的力量,洛克菲勒才戰(zhàn)勝了他的猶太同胞鋼鐵大王卡內基。 
合作可以壓制對手或讓對手出局,達到讓自己向目標闊步邁進的目的,換句話說,合作并不見得是追求勝利。遺憾的是,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人才了解其中的奧妙。但是,合作并不等同于友誼、愛情和婚姻,合作的目的不是去撈取情感,而是要撈到利益和好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既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先生的行為準則,又是他對合作所報有的明智態(tài)度。所以,洛克菲勒從不以自己的財勢欺凌弱勢的對手,很多時候他情愿與對手促膝談心,也不愿意擺出盛氣凌人的姿態(tài)去壓服他們,否則,會毀了他們之間的合作,讓目標停止在中途。有些人說:認為合作就是做好人。不!合作不是做好人的問題,而是好處和利益的問題。沒有任何結盟是永遠持久的,合作只是一種獲利戰(zhàn)術。當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的時候,戰(zhàn)術將隨之改變,否則,你就輸了。
要想在殘酷競爭中獲勝,較為關鍵的是你要保持警覺,當你不斷地看到對手想削弱你的時候,那就是競爭的開始。因為競爭對手畢竟是對手,稍有不慎便會引狼入室,有的合作伙伴他們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建立在傷害合作方利益基礎上的。比如搶了對方的客戶,盜取了對方的核心技術,等等。此外,競爭對手之間合作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一般三個戰(zhàn)略聯(lián)盟中就有兩個會最終失敗。所以要想在競爭中獲勝,勇氣只是贏得勝利的一方面,還必須要有實力。因為拐杖不能取代強健有力的雙腳,要靠自己的雙腳站起來,如果你的腳不夠強壯,不能支持你,這時你就應該努力去磨練、強化和發(fā)展雙腳,讓它們發(fā)揮出力量。   

二、四處碰壁的猶太人拿什么去經商?

摩西是公元前十三世紀猶太人的先知。在人類歷史上,有二項成就應歸于摩西:第一,他是《出埃及記》中提到的率領希伯來人“走出埃及”的政治領袖。是他率領受夠了埃及人迫害的希伯來人,重新回到迦南(巴勒斯坦),到達上帝應允之地,達到上帝賜予的流著奶和蜜的地方——迦南。顯然這是摩西受之無愧的光榮。第二,他是《圣經》五卷(《創(chuàng)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shù)記》和《申命記》)的創(chuàng)造者,這圣經五卷也被稱為《摩西五經》,此外,五卷也是構成猶太教基石?!段褰洝分贫ǔ鲆惶转q太教徒行為上的清規(guī)戒律,其中包括“摩西十戒”。
另外,摩西十誡也是我們人類一切社會制度,一切司法制度以及一切企業(yè)管理制度的起源。因為,創(chuàng)建一個國家,創(chuàng)辦一家企業(yè),贏得顧客和員工的信任,或者使自己成為受歡迎的人,都必須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比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解放軍發(fā)展的基石,人民軍隊的一切制度都是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在中國聯(lián)想集團,其創(chuàng)始人柳傳志定下了二大“天條”,第一是忠誠、第二是誠信。如果違背了這二條,這個人就背離了聯(lián)想價值觀,他也就不再是聯(lián)想集團一員了。
摩西正是在“十誡”的基石上建立了一個,真正統(tǒng)一的以色列王國。到了公元前722年,這個統(tǒng)一的以色列王國分裂成南、北兩個王國,北方王國稱為以色列王國,南方王國稱為猶大王國。很快北方的以色列王國被他們的近親亞述人(伊朗)將其消滅,這個國家的大部分居民被流放到遠方,從此消失。北以色列王國消亡之后,南部猶大王國一脈被稱作猶太人,現(xiàn)代猶太人就是猶大王國的后裔。到了公元前586年,南部猶大王國又被他們的近親巴比倫人將其覆滅,而且還將猶太人全族劫掠到巴比倫王國為奴,雖然猶太人幾經努力再次回歸了巴勒斯坦,但是波斯、希臘、羅馬三大帝國紛至沓來,不斷洗劫他們的國土和家園。到了公元前63年,羅馬帝國的軍隊揮師蕩平了巴勒斯坦,在耶路撒冷古城羅馬軍隊進行了屠城,大約有200萬猶太人死于非命。
從此猶太民族歷時2000年的大流散歲月拉開大幕。在隨后的二十個世紀里,猶太人一共產生了三個分支:一是阿什肯納茲猶太人,又稱德國系猶太人;二是賽法迪猶太人,又稱“西班牙系猶太人;三是米茲拉希猶太人,又稱“東方系猶太人,其中包括中東和北非的猶太人。當今世界猶太人分支主要以美國猶太人和以色列猶太人為主。除了上述主要分支外,猶太人中還包括一些人數(shù)較少的群體:印度猶太人、希臘猶太人、意大利猶太人、也門和阿曼地區(qū)的猶太人、非洲猶太人以及中國開封猶太人等等。其中,德國猶太人最為理性,塞法迪猶太人最為富有。羅斯柴爾德家族就屬于定居西班牙的塞法迪猶太人,這個家族一直在伊比利亞半島從事金匠和錢幣兌換的生意,也是歐洲大部分銀行家族的代理人,從事信用調查、收放貸款等業(yè)務。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商業(yè)信用和金融網絡。15世紀90年代,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將塞法迪猶太人逐出西班牙。羅斯柴爾德家族從此流亡德意志,并從事老本行,后來成為德意志王室的“宮廷銀行家”。
而更多猶太人卻沒有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好運氣,他們所到之處,均被排除在主流社會之外,被邊緣化。但猶太人從未放棄反抗和爭取自由。羅馬帝國對于猶太人的反抗非常震驚,盛怒之下羅馬帝國的君主決定將大部分猶太人流放到,對于羅馬人來說最落后的、最野蠻的歐洲北部和東部地區(qū)。當時基督教在整個歐洲取代了多神信仰后,猶太人成了歐洲大陸唯一不信奉基督教的民族,成了“災難之星”。十字軍東征討伐穆斯林人時,羅馬軍隊會經常停下來去屠殺這一地區(qū)的猶太人,當?shù)氐谋┩揭矔ⅹq太人當做趁火打劫的對象。除了這些由直接偏見和恐懼所引發(fā)的歧視動機外,當時也還有許多居心不良的人,企圖借助消滅猶太人以撈取物質利益,因為猶太人是基督徒的債主,殺死債主就用不著還債了。在多少個世紀里,猶太人周期性地遭到迫害、屠殺或大批地從歐洲各國被驅趕出境。
為了生存猶太人只得委曲求全。要在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社會和不同經濟環(huán)境的夾縫里求生存,就必須養(yǎng)成逆來順受的心理,因為在逆境中依靠猶太民族的智慧、策略和韌性尚且能夠生活下去。而用武力來進行抗爭,無異于自取滅亡。
為什么禁止猶太人擁有土地?答案是:一旦擁有土地就能“屯糧”,有了糧食就能“養(yǎng)兵”。有了兵,猶太人就能運用手工技術打造出盔甲和兵器來武裝士兵,從而動搖統(tǒng)治當局的根基。而一個民族沒有土地,這個民族也就失去了生存和發(fā)展的根基。所以,猶太人所在的寄居國都嚴格限制擁有土地和從事手工業(yè),例如,歐洲國家在法律上禁止猶太人直接占有土地,因此無地的猶太人游離于寄居國主流社會之外,同時也成為寄居國轉移國內矛盾的替罪羊,排猶、反猶甚至后來屠猶的惡夢時刻籠罩著他們。
1264年,波蘭-立陶宛王國通過法律,同意接納猶太人并在經濟上給予他們完全的自由,而且允許猶太人進行自治。這是歐洲國家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向猶太人敞開大門,由此掀起了猶太人進入東歐的第一個高潮。雖然這個法律并不意味著猶太人享有與所在國民同等的權利,但在這塊棲身之地上畢竟有了踏實的感覺,相當于現(xiàn)在取得了居住國的“綠卡”。然而,命運多舛的猶太人在14世紀蔓延西歐的黑死病瘟疫中大受責難。坊間流傳著黑死病就是猶太人在水井里投毒所致,猶太人這時成為受到各方面限制的“賤民”,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始終背負著“黑死病的攜帶者”、“寄生蟲”、“守財奴”、“叛徒”等等。1128~1394年,法國先后六次大規(guī)模地驅逐猶太人;1290年英王下令驅逐境內所有的猶太人;1485~1492年西班牙、葡萄牙又掀起驅趕猶太人的高潮;1492年西班牙驅趕全國的猶太人,禁止所有的猶太人在西班牙生活,違者就會被處死。當時,東歐的波蘭、立陶宛,烏克蘭、白俄羅斯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猶太人聚集地,占全球猶太人的50%。由于所有國家都禁止猶太人擁有自己的土地、不許猶太人參軍、不許猶太人從事手工業(yè),在當時如果不參軍、不種田、不搞手工業(yè)、不當?shù)刂鳎揪褪撬缆?。由于歐洲基督教徒將商人和商業(yè)視為下三流,這就給猶太人打開了另一扇門。猶太人所能從事的行業(yè)只有替人收租、收債、放高利貸、房屋出租、開酒館和小旅館,還有很多猶太人從事金銀首飾和珠寶的加工業(yè)。
1791年,波蘭通過一個法律,提出保護宗教自由,承認猶太人是波蘭的公民,原因是他們又看到了猶太人的“被利用價值”。隨著西歐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十六、十七世紀,對商品糧的需求劇增,由于商品糧有利可圖,波蘭的貴族地主千方百計爭取政府將位于烏克蘭的“荒原”邊疆,德聶伯河兩岸未開墾土地的所有權敕封給貴族。為了將烏克蘭的土地建設成為歐洲糧倉,波蘭貴族以30年免收代役租(苛捐雜稅)的優(yōu)惠條件,吸引烏克蘭農民移居到這里,于是形成了烏克蘭奇特的社會構成。
由于鞭長莫及,烏克蘭基本上成為了波蘭大地主為所欲為的天下,整個西部最多時也就有40多個家族,他們富可敵國,擁有的土地和人口往往比西歐的一些小公國還要大。以最富有的大地主維什涅維茨基為例,他一人在基輔省就有71500處莊園,生活在他土地上的農民有23萬之多。波蘭大莊園主一般自己并不經營土地,不直接與農戶發(fā)生關系,而是把大批的猶太人從波蘭帶到烏克蘭為他們充當管家、工匠、商販、收租人等。
在烏克蘭,到處都活躍著猶太人的身影,比如1616年波蘭王室的土地半數(shù)以上都由猶太人經營,僅在貴族奧斯特羅茲斯基家族莊園里就有4000名猶太人承租者。這樣三角形的階級構成恰好也就是波蘭民族的構成:波蘭人是上層,哥薩克與烏克蘭農民是下層,猶太人成為中間階層。烏克蘭的農民與哥薩克直接面對的并不是波蘭貴族,而是作為他們代理的猶太人。從此,烏克蘭人與猶太人之間世代的恩怨糾葛就這樣埋下了,因為烏克蘭的民族矛盾同時也是階級矛盾。
無可奈何的猶太人被波蘭貴族打造成了“二地主”。他們必須調動一切智慧為貴族管家、放債、收租,還要包攬各種管理和經營領域。本來這種直接的利害沖突是貴族與農民之間的矛盾,猶太人成為“二地主”就必然招來哥薩克與烏克蘭農民的怨恨。另外,具有生意頭腦的猶太人還從主人那里取得了所有賺錢的營生,包括典當行、谷物、牲畜的買賣,經營釀酒作坊、制煙作坊,酒館、磨房、商業(yè)運輸?shù)膶I權等等。

希臘人說:猶太人破產后仔細檢查自己的帳目。
匈牙利人說:猶太人的上帝是財神。
意大利人說:猶太人進市場如魚得水。
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說:記住,有錢的地方就有猶太人。 
美國作家索爾貝婁說:對猶太人來說金錢是惟一的陽光,他照到哪里哪里亮。
塔木德說:《圣經》發(fā)射光明,金錢散發(fā)溫暖;沒有面粉、就沒有圣經;身體依靠心臟而生存,而心臟則依靠錢包而生存。由此看來金錢是一種偉大的力量,而更加偉大的是駕御金錢的力量。
猶太商人做買賣,是以現(xiàn)金為標準的,不愿意放賬。他們對貿易伙伴的信譽評估,首先考慮他的公司值多少錢,他的財產可換成多少現(xiàn)金。然后在此基礎上與其做買賣或確定價格條款。他們認為,世事多變,禍福相依,一旦發(fā)生天災人禍,除了現(xiàn)金鈔票外,別無他物可以立即東山再起。猶太人的現(xiàn)金主義,也許與他們長期以來遭受迫害和排擠有關。他們在許多國家多次遭受排猶,每次排猶運動都遭到財產沒收,能逃生者不外有現(xiàn)金在手。這種歷史教訓使他們形成了現(xiàn)金的觀念。事實上在當今的貿易中,現(xiàn)金仍是十分重要的,瞬息萬變的市場中,風險潛伏在各種買賣活動中,如果忽略了現(xiàn)金主義,往往會導致血本無歸。

三、馬克思故鄉(xiāng)的猶太人如何生存發(fā)展?

特利爾城的猶太人大部分是從東歐波西米亞遷居而來(今天的捷克共和國)。根據史料記載4世紀,猶太人在羅馬統(tǒng)治時期就已經以“猶太人聚集地”的方式生活在德語區(qū)了,而那個時候還沒有德國這個概念。當時的猶太人“聚集地”是四面高墻,晚間大門上鎖,這種情況大約延續(xù)了400年之久。在大多數(shù)基督徒眼中,定居德國的猶太人是惡魔,是災難的象征,是大災星。在歐洲許多地方,猶太人如果離開其“聚集地”就無安全可言了。雖然有些聰明的猶太人也會在白天到聚集地之外打工賺錢,但他們的個人生活和社會交往卻都局限在聚集地之內。猶太人的社區(qū)是與世隔離并且自理其政的實體,有自己的文化、法律和稅收。聚集地的生活方式也排除了歐洲猶太人從事農業(yè)的可能性。
中世紀的基督教規(guī)定,猶太人必須在帽子上和衣服上縫制一個記號,有了身份識別的記號,猶太人就更容易遭受攻擊和勒索?;浇虒Κq太人懲罰措施包括:燒毀猶太教堂、學校,用土掩埋沒有燒完的東西,不要留下一磚一石,讓人想起這些建筑曾經存在。搗毀他們的房屋,讓他們去住牲口棚,讓他們明白猶太人不是國家的主人。給他們受苦,褫奪他們的自由,沒收他們的經卷,關閉他們的學校,禁止他們旅行和貿易。把他們的財產充公,因為他們所有的財富都是放高利貸盤剝我們而來。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猶太人所到之處,都激活了一個社區(qū)的經濟生活或者繁榮了一座城市的商業(yè)經濟,給定居地帶來了繁榮。所以上至皇帝,下至地方長官,許多地方都樂于給猶太商人提供專門保護。但是這種保護,完全取決于地方市鎮(zhèn)官員的一念之差。
到了17世紀初,歷經30年宗教戰(zhàn)爭蹂躪后的德國百業(yè)凋零,猶太人因其跨國的聯(lián)系和融資方面的能力,使他們成為德國經濟復蘇的希望。為了振興經濟,許多小公國紛紛推出類似當今澳大利亞的投資移民政策,各地領主熱烈歡迎猶太人前來定居。猶太人由此獲得購置地產和公開崇拜的權利,一些能力非凡的猶太人甚至入閣,參與公國的財政管理。甚至德國上流社會也逐漸開始接納猶太人。例如,“鐵血宰相”俾斯麥曾形容猶太顧問是貴族們的“秘密武器”。1859年,俾斯麥雇用了一位猶太銀行家布萊西羅德作為他投資和金融方面的顧問。俾斯麥的財富在布萊西羅德打理的近30年里,保持了年均10%的復合增長,而俾斯麥每年都將利潤抽走,用于購買土地和森林。土地和森林就像銀行一樣提供穩(wěn)定恒久的回報。他的算盤是:土地隨人口的增長,每年約增值2%;木材價格每年漲2.75%,合計4.75%;再加上森林每年的自然生長。這個收益就是無風險的收益。事實證明,雖然在后來的50年德國經歷了戰(zhàn)亂、通脹和蕭條,但俾斯麥的森林和土地卻一直穩(wěn)定增值。可見,猶太銀行家的投資策略具有高度的前瞻和預見性。
但即使在最有教養(yǎng)的精英層,寬容接納猶太人的良好意愿也經不起考驗。德法戰(zhàn)爭時期,拿破倫受到德國基督教愛國主義的激烈抵抗,夾縫中的猶太人,又成了替罪羊。19世紀初德國經濟以農業(yè)為,除了當小商販以外,猶太人還經營糧食和牲口,青黃不接的時候,德國農民只好向他們借貸熬過嚴冬??墒墙栀J人通常不會感激債主,社會失控時還會把債主當成泄憤的對像。1819年在萊茵河流域和德國各地爆發(fā)針對猶太人的騷亂。19世紀下半葉德國高速工業(yè)化進程,引發(fā)社會動蕩,與小城鎮(zhèn)守舊的德國人相比,猶太人很快適應了大都市的新形勢。農村農民破產后,甩出的勞動力進入了主要由猶太人掌控的城市紡織業(yè)和成衣業(yè),供大于求背景下,紡織業(yè)工人的工資越壓越低。從此,猶太業(yè)主背上了剝削的罵名,柏林、法蘭克福、維也納等城市,遍地開花的猶太銀行和投資公司的經營更是給他們帶來致命的后果。1873年,猶太鐵路大亨和一群小猶太投機家們哄抬起來的股價破滅,一跌到底。股市崩潰后的整個德國社會,在對猶太投機家的憤怒聲討中形成了現(xiàn)代反猶的浪潮,希特勒屠殺600萬猶太人的惡果從這時起被悄悄地種下。
猶太人像夏洛克那樣窮兇極惡硬要從人身上割一磅肉的猶太商人形像,是再也洗涮不掉了。1873年股市惡夢隨后的幾年里,德國知識界興起的反猶種族言論。許多社會名流的講演和論文中攻擊猶太人,把他們視作德國社會中永遠的異化因素,是病毒根源,時刻威脅著德國文化活潑的生命力。德國知識分子還用人類學、生物學、心理學、神學術語將猶太人的惡魔形象包裝一新,此舉大大強化了民眾的反猶傾向,對反猶蔓延起到了引導作用。此時,猶太人在德國已經沒有立足之地,大批德國猶太人涌向美國。
到19世紀中期,猶太人已被接納為美國社會的一部分,而且多數(shù)是來自德國猶太人。他們資金微薄,也沒有什么技能,他們只能四處沿街叫賣,依靠小本經營。當時,在所有來美國的拓荒者身上平均攜帶了20美元,而在猶太人身上平均下來只有9美元。即使是最富有的猶太人,當時身上也不過30美元。歷史學家描繪出了猶太人當年起家的狀況:“一個裝備齊全的叫賣小販,需要10美元的總投資:5美元辦個執(zhí)照,1美元買個籃子,剩下的用來買貨。為數(shù)不少的人,往往為了逃避第一筆開銷,而盡量地壓縮最后一筆支出。”由此可以想像猶太人當年的窘狀。然而,在不過二年的時間里,許多猶太人就從難民身份,變成了富有的中產階級。到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僅紐約一地就有50多座猶太教堂,還有不勝枚舉的猶太人市民團體和慈善組織。德國猶太人不僅在自己的社區(qū)里表現(xiàn)積極,而且作為商人和銀行家,也活躍于美國社會各界。1860年一共有374家猶太人的公司具有商業(yè)信譽,到1870年,這樣的猶太人創(chuàng)辦的公司則增加到1714家。到了后來,這里面竟然出現(xiàn)了聲名遠揚的全球富豪。例如梅西百貨公司和西爾斯-羅巴克百貨公司以及像《紐約時報》這樣龐大的新聞機構。美國《幸福》雜志這樣寫到:“當猶太人已經成為歐洲商人和美國金融家的時候,這些人還在揮劍扶鋤?!?/p>

 


2012年12月7日   南京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