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幫助孩子釋放負面情緒的過程中,父母要避免六種方式。
方式一:以暴制暴
"再鬧,就給我試試看!"這類的嚴懲、恐嚇和威脅話語,不但會扼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會把自我破壞和被動的攻擊行為當成報復。而在孩子鬧脾氣時,無法保持冷靜,反而回以憤怒:"你再鬧?。「纱喟盐覛馑篮昧?!"這容易和孩子形成你來我往的惡性循環(huán),最后孩子會認為"發(fā)脾氣也沒什么大不了"。
方式二:當孩子情緒的奴隸
"不要哭,就帶你去吃麥當勞!""我買玩具給你就是了,別難過了!"用賄賂、哄勸的方式息事寧人,避免孩子體會不好的情緒,反而讓孩子學會了"情緒勒索"。
方式三:給孩子的情緒貼標簽
"你這個壞孩子,為什么這么粗暴?""真是愛哭鬼!惹人厭!"你貼在孩子身上的"負面標簽",會輕而易舉地扭曲了孩子的自我概念。
方式四:對孩子情緒的疏導只是停留在說教上
"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當孩子傷心、難過、生氣的時候,情緒已經(jīng)主導了全部意識,根本不是灌輸規(guī)則與訓誡說教的好時機。
方式五:用語言阻斷孩子
"怎么垂頭喪氣的?振作一點!"對孩子的情緒視而不見或輕描淡寫,不但阻斷了親子溝通,也讓孩子相信情緒是不受歡迎的,進而筑起一道心墻,變成一個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都顯得麻木的人。
方式六:常說"男孩子不要哭
哭泣不是懦弱的象征,男孩也有各種心理需求。一旦哭的權(quán)利被剝奪,男孩的情緒表達就容易出現(xiàn)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