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家長:郝老師,我的寶寶今年上幼兒園中班,剛到學校十幾天就學了很多壞毛病回來。比如說今天喊她吃飯,因為一直反對她吃很多甜的東西,今天多說了幾句,她居然對著我說"呸"。而且寶寶很容易跟著別人的思維走,當看到別的小朋友摔一跤的時候,她也必須要摔一跤才可以;其他小朋友喜歡什么動物,她也會跟著喜歡那種動物,自己沒有什么主見,總是跟著別的小朋友學,太容易收到別人的影響了。好的不學就學壞的,我真擔心她啊。
郝大鵬老師:其實您更擔心的是孩子沒有自己的主見,無論是孩子跟著別人說不禮貌的語言還是孩子跟著別人的喜好走,這都是受了幼兒園其他小朋友的影響。孩子不但模仿別人,也希望別人可以模仿自己,這可以讓他的心理得到滿足,帶給他一種成就感。標志孩子成長的一個特征就是他發(fā)現(xiàn)自我與他人的區(qū)別,然后開始有意識地模仿。
說孩子好的學不會,不好的一學就會,其實是沒有依據(jù)的,如果他那么喜歡模仿,喜歡大同,那么他對好的和不好的東西的吸收力是一樣的。但是當他行為不適當時可能會引起你特別關(guān)注,你第一反應(yīng)就是這孩子跟誰學的,你就去求證,然后你真地發(fā)現(xiàn)完蛋了,他真地是受了不良影響了。
家庭和社會是相互作用的兩大系統(tǒng),父母如何處理孩子從外面吸收回來的東西,在某種程度上將導致它消亡或得以持續(xù)。事實上他學習回來的行為更多屬于一項新技能,你不要立刻賦予它意義,如:他說呸,只是他感到好奇,你不要想著他怎么就這樣對待我呢,感到特別不舒服。你可以忽視它,因為孩子們通過不斷重復學習技能,一旦他掌握了,就不再有興趣,除非你讓他發(fā)現(xiàn)這項技能擁有神奇的力量--能傷害你,或激起你的特別反應(yīng),它才可能持續(xù)下來。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首先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是不是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也缺乏主見,對事情沒有自己的觀點看法,人云亦云等。當你把這樣的信息傳遞給孩子之后,孩子模仿別人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