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經(jīng)理
會議要點
一、 會議傾聽要點
曾經(jīng)有人說:“造物者之所以賜給我們兩只耳朵與一張嘴巴,恐怕是希望我們多聽少說?!钡z憾的是,絕大多數(shù)人卻反其道而行!
在會議中,傾聽是主席與與會者雙方都必須培養(yǎng)的技巧。尤其就主席來說,傾聽更是一種絕對不可或缺的修養(yǎng)。不過,有很多會議主持人卻未能了解傾聽的真義,他們之中甚至還有不少人以為不說話便是傾聽。這是一種嚴重的錯誤!傾聽是一種極富警覺性與極費心思的歷程。在面對面溝通的場合里,傾聽不僅是指一般所熟悉的“耳到”,即運用聽覺器官去接收信息,它仍包括“眼到”、“心到”與“腦到”?,F(xiàn)扼要闡述如下:
(1)眼到。即觀察溝通對手的臉部表情、眼情、手勢、體態(tài)與穿著等,以判斷他的口頭語言的真正涵意。
(2)心到。即以換位思考的態(tài)度站在溝通對手的立場與角度,去體會他的處境與感受。
(3)腦到。即運用大腦去分析溝通對手的動機,以便了解他的口頭語言是否話中有話、弦外有音。
除非會議主持人能夠同時做到耳到、眼到、心到與腦到,否則在會議中,他將無法獲致良好的傾聽效果,換言之,他將處于某一個程度的“聽而不聞”的狀態(tài)。
下面列舉了在會議過程中,一般人最容易犯上的十五種傾聽的毛病。前八種毛病足以令自己無法有效地聽取他人的信息,后七種毛病則足以令他人無法有效地聽取自己的信息。希望會議主持人能將這些毛病當作誡律。
1毛病之一:作白日夢
(1)耳雖到,卻聽而不聞;眼雖到,卻視而不見;心雖到,卻蕩漾于九霄云外;腦雖到,卻神不守舍!
(2)若想作白日夢,為什么不選擇會議室以外的場合!?
2毛病之二:只聽取話語中所傳達的事實
(1)事實有可能被誤解;事實有可能被曲解;事實有可能被隱瞞;事實有可能被夸張!
(2)真正重要的并不是話語中所傳達的事實,而是話語所涵蘊的觀念或用意!
3毛病之三:萎靡不振
(1)精神渙散等于心智的局部癱瘓。處于這種狀態(tài)的人,自然注意力不集中。
(2)振作精神是傾聽的第一步!
4毛病之四:拒絕聽取某人或某種主題話語
(1)你能根據(jù)說話者外表、教育程度、人緣、財富等因素而判定他的話不值得你聽嗎?
(2)你是否認為難以理解的話或引不起興趣的話都不值得你聽?
(3)只有無知的人或是含高度偏見的人,才會對以上兩個問題作肯定的答復。
5毛病之五:情緒激動
(1)當一個人情緒激動時,他通常只能聽到他所想聽的話語,卻聽不到他所不想聽的話語。
(2)先冷靜下來再聽!
6毛病之六:心不在焉,但卻擺出凝神諦聽的姿態(tài)〖HT5”,5SS〗本來心不在焉已經(jīng)有礙聽的效果,擺出凝神諦聽的姿態(tài),將進一步隔絕信息的接收,因為可用以接收信息的心思,已被轉(zhuǎn)用在擺姿態(tài)上。
7毛病之七:筆錄所聽到的一切信息
如果就所聽到的話語作重點性或總結(jié)性的筆錄,則可增進傾聽效果;倘若筆錄所聽到的一切信息,則因無足夠時間研判信息的真義,致使傾聽效果反而受害。
8毛病之八:未能善用“聽話比講話快”優(yōu)勢
(1)一般人聽話的速度大約較講話的速度快三倍。但遺憾的是他們在聽取話語時,常常以多余的時間想別的事情。
(2)既然聽話比講話快,我們應(yīng)將多余的時間用來對聽到的話語作總結(jié),或用來研判講話者的真正用意。
9毛病之九:含糊不清
有些人在剛開始說話時音量甚大,接著愈說愈低沉,直到聽不到聲音的地步。這種說話習慣常令聽者不知所云。
10毛病之十:開口不能自休
有些人總是以口代耳,他們一開腔即無法停頓。因為他們不把說話機會留給聽話者,致使聽話者愈聽愈感不耐,愈感不耐則愈不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