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是父親節(jié),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父親在家庭的地位非比尋常。當下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我們的家教家風該如何建設與傳承?6月17日10:30,中新網(wǎng)特別邀請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老師做客《人物對話間》,與網(wǎng)友分享中國的家風家教與新時代的孝道。
于丹,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于丹同時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傳播者,曾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文化視點》等欄目,通過《論語心得》《莊子心得》《論語感悟》等系列講座普及、傳播傳統(tǒng)文化,并著有《于丹心得》、《于丹心得》、《于丹·游園驚夢——昆曲藝術審美之旅》等等。其中《于丹〈論語〉心得》一書獲得了世界知識產(chǎn)權組織的版權金獎,國內(nèi)累計銷量已達600余萬冊。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孝道”是一個人德行的根本,而家風則是影響一個人德行的重要因素。那么,孝道文化應該如何傳承,家長以及整個社會應該怎么樣去對我們的孩子進行孝道教育?現(xiàn)代人的工作壓力大,很多人因為工作等原因會犧牲家庭,應如何看待這種新時代的孝道特點?在通訊發(fā)達的當下,真實的情況可能是“朋友圈的兒女最孝順”,應如何讓孝道落地生根?對于以上問題,于丹將為網(wǎng)友們詳細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