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廣力,朱廣力講師,朱廣力聯(lián)系方式,朱廣力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員工心理疏導與教練技術的卓越踐行者
4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2017-03-09 2703
對象
企業(yè)中高層領導
目的
如何做一個優(yōu)秀的管理者
內容

       2017年1月28日,一艘載有28名中國游客的快艇,在馬來西亞哥打基納巴盧市前往沙巴著名旅游景點環(huán)灘島途中失去聯(lián)系,33個小時后,20名游客和2名船員獲救,其中包括一對江蘇母女,女兒楊曜如畢業(yè)于南京財經大學,在平安產險江蘇分公司工作。目前,楊曜如已回到位于南京的公司上班。


      3月1日晚,現(xiàn)代快報記者隨南財老師們一同來到女孩工作單位看望她,聽她回憶大馬海上那煎熬的33個小時。

       1月28日上午9點左右,她們從馬來西亞哥打基納巴盧市前往沙巴著名旅游景點環(huán)灘島。當時船上有28名中國游客和3名當地船員。船開出去快1個小時,突然就漏水側翻了,這過程大概就兩三分鐘。大家沒時間考慮,紛紛跳進海里?!爱敃r感覺海水并不是很涼,因為身上都穿著救生衣,還有5個救生圈,其中一個20多歲船員把救生圈拴在一起,大家緊挨著靠在一起?!睆纳衔?0點多,一直到傍晚五六點,大家一直在自救,特別其中有一個9歲女孩的媽媽,一直鼓勵大家。大家還不停地撥打911、999,但因為地處偏僻,一直沒有信號?!耙估锖K儧觯@撕艽?,還不斷有莫名的魚來咬皮膚?!睏铌兹缟磉叺娜?,包括年齡最小的9歲女孩妮妮,都很努力地控制著情緒,大家相互鼓勵著堅持到第二天天亮。第二天上午,黑色的海面上風平浪靜,一艘船也沒有,也沒有浪。這時離事故發(fā)生,已經過去了將近24小時,大家都已經很疲乏,看著一望無際的大海,心底充滿絕望。

      她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來自廣州的一家三口—那位年輕的媽媽因為前一天組織大家自救,消耗了太多體力,加上第二天中午救生衣又壞了,沒有力氣支撐下去,9歲的女兒雖然一直很堅強,但也沒能支撐到最后……。在大海里不能喝海水,最后就想到一個辦法—喝身邊男同志的尿來維持體力,“我媽媽從包里摸索出一個口紅,就用口紅蓋子接旁邊男人的尿,每人喝3滴?!边@個時候,水性還不錯有點體力的年輕人開始向海岸線游去,“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不可能再撐一夜。如果太陽下山前,還沒有獲救,大家生的希望就很渺茫了?!睏铌兹绾褪テ夼哪莻€年輕爸爸一起并肩游出去找船。“我們往前游時,他突然指著天上兩朵云,說那邊就是海岸線,就往那邊去?!笨斓桨頃r,遠處有一條大船停下看日落,最終發(fā)現(xiàn)了海上聚集在一起的落水者。


       楊曜如事件中包含了心理學的兩個名詞:生本能和利他行為。


       生本能:指人的自我保護本能和繁衍壯大本能。一方面表現(xiàn)為維持自身生存的吃、喝、逃避危險的能量;另一方面表現(xiàn)為維持種族生存的能力,如人的性欲,性沖動。

       利他行為:是個體有益于他人、公眾和社會,不期待回報的行為,是一種以人為對象的親社會行為,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行為,其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人為目標。

從事件描述中不難看出:他們從落水到獲救的過程中,一方面靠與生俱來的對生的本能的渴望,所以他們的心態(tài)一直是積極的;另一方面“利他”行為體現(xiàn)的非常明顯。比如:他們想了很多辦法,“從上午10點多,一直到傍晚五六點,大家一直在自救,特別其中有一個9歲女孩的媽媽,一直鼓勵大家。大家還不停地撥打911、999”。其間他們在心理上雖然出現(xiàn)了害怕、恐懼、絕望,但是秉承了一個團隊的凝聚力,做到了彼此鼓勵、支持、堅持。同時還考驗了在面對重大災難時對待生存所體現(xiàn)的人性善的一面。

   對于人性的定論,幾千年來不斷地經受著哲學思想的反復討論。到了近代,心理學的誕生更是將人性的討論從哲學基礎引向了心理學的實驗。每一次的實驗,使人們對人性的思考增添一份憂慮。下面三個實驗將人性的考驗達到了極致,也讓幾千年來的討論回到了原點。

      1、公眾自由權益實驗

      1974年,南斯拉夫行為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在意大利那不勒斯舉辦了一場名為《節(jié)奏0》的行為藝術。由于實驗充滿不可預測的危險性,所以被稱為史上最驚心動魄的心理學實驗之一。

       瑪麗娜在這場身體藝術的展示中想把所有的觀眾都變?yōu)樽约旱恼褂[品,觀眾可以通過道具對她做任何事情,以此進行互動。她在展示大廳面向觀眾,跟前有一個桌子,上面放著七十多種道具,從口紅、畫筆小玩意到子彈、刀子、鞭子等。實驗開始前,助手宣布無論這場展示結果如何,瑪麗娜自己付全部責任。實驗開始后,觀眾漸漸開始嘗試,有人用畫筆在她身上作畫,有人用刀子劃破她的衣服。十分鐘過去后,瑪麗娜的衣服被扒光,甚至有人用刀片劃破她的手臂!就在道具都快被嘗試完時,有一個男人舉起了裝有子彈的手槍,對準了瑪麗娜的頭部。這時候,瑪麗娜終于忍受不住哭了出來,周圍觀眾站出來制止了這個男人的行為。這場展示經歷了將近5個小時“在看到那個男人用手槍對準我的腦袋時,我恐懼極了,我覺得我的生命到此為止了”。

       這個實驗說明:人在沒有規(guī)范和正確指引的情況下,自由選擇自己的行為而不用承擔責任時,人性往往總是朝向心理陰暗的那面擴散。

      2、人種歧視實驗


       1968年,小學老師珍妮﹒艾勒特在美國一所小學中對38名兒童進行了實驗。她把藍眼睛和棕色眼睛作為區(qū)分兩組不同特質的標準。實驗開始后,首先是藍眼睛的19名兒童為好孩子組,而另外19名棕色眼睛為壞孩子組;好孩子組可以優(yōu)先享受午餐和玩具,而壞孩子組不僅沒有優(yōu)先權,更不能使用水池,也不許和藍色眼睛的孩子玩,而且身上被做上了明顯的標記。實驗開始后,好孩子組的19名兒童明顯的開始對棕色眼睛的孩子產生敵對性和一些攻擊行為,語言上也由平時的稱呼改為了帶有歧視性的語言,這是所有人都非常震驚,因為沒有人告訴他們要這樣做。第二天,實驗組對調,結果依然如此,而且對調后的棕色眼睛組的孩子更有報復性!-朱廣力13601674349在實驗過程中,被判定為好孩子的一組在考試和智力水平上要明顯的高。

       實驗結束后,珍妮向孩子們講明了實驗的目的以及希望他們懂得的道理。在這場考驗人性的實驗中,孩子們確實感受并理解了受人歧視的感覺,但是,在分組過程中孩子們表現(xiàn)出的攻擊性也讓人深思。

        這個實驗說明:當一個人的權威足夠強大時,是能夠左右人的思想的。如果領袖教人行善,他也許會成為釋迦摩尼;當領袖教人邪惡時,他也會成為希特勒。

       3、林格曼效應


       林格曼效應也稱為拉繩實驗,是以德國心理學家林格曼命名的。俗話說人多力量大,這個實驗卻在某一種任務形式下證明了,人多反而力量小,是一種社會性逃逸的心理現(xiàn)象。

在對拉繩拔河這個運動中得知,隨著不斷增加的拉繩人數,每個人的力量也隨之減少。在增加人數的同時,每個人對于一件事情的盡力程度也就隨之減少。所以,在一些社會事件發(fā)生的時候,產生的圍觀群眾多,而真正愿意上去幫忙的人很少,因為社會責任機制在這種心理效應下被削弱。與之相反的則是,如果有一個人主動出手,其他人也會一擁而上。事實上,這也是責任分散機制的心理,即有人和我一起承擔風險。

       所以,這個心理學的實驗和人類自私的特性相呼應。在遇到危難時,人很難選擇保護他人,犧牲自己。所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一句十分應驗的古話!這個效應被應用到了現(xiàn)代管理學上。在我們工作時,專人專崗、細化任務就成為了現(xiàn)代管理上很重要的一個舉措!

       這三個實驗證明的是:人性并不能用絕對的善惡來區(qū)分。不要專門考驗人性,它經不起考驗!

   


       逆向激勵效應-大馬沉船事件當事人楊曜如說,“我覺得沒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這是一段人生經歷,未來,不管遇到什么困難,我都會更加堅韌堅持,好好走好人生的路”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