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勝,許文勝講師,許文勝聯系方式,許文勝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中國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56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許文勝:許文勝:十五萬企業(yè)家的國學老師
2016-01-20 2368
他曾是中關村軟件業(yè)“元老級”人物,卻傾心于國學研究,最終走上清華大學的講堂。在他眼中,當下中國有必要重拾國學,恢復傳統(tǒng)文化。如此,才能留住中華之根   5月2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在信中,習總書記勉勵當代青年珍惜韶華、奮發(fā)有為。   從“治大國如烹小鮮”,到博鰲論壇的“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哲理性被展現至國際舞臺。   這樣的信號,讓諸多中國古文化學者和國學研究者頗為振奮。許文勝就是其中之一。   從中關村到象牙塔   “整整10年,我在中國傳播咱們中國人自己的理論”   “習總書記幾次在公開場合提到的古文都包含著哲學思想,他提倡文化?!彼麑Ψㄖ沃苣┯浾哒f。   許文勝是北京人,曾與雷軍、史玉柱們同為“中關村元老”,為中國互聯網的起航拼命。如今,他已退出互聯網領域,成為清華大學國學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專心做起國學研究。   1997年,28歲的許文勝“純原創(chuàng)”太極管理理論,通過對《易經》的深入研究,將太極、八卦、陰陽等看起來玄而又玄的東西,變成可操作的模型,用以指導組織運營。   法治周末:上世紀90年代,正是西方理念、包括管理理念等在國內大肆風行之時。當時,你為何會選擇逆流而上,創(chuàng)立太極管理理論?   許文勝:我是計算機專業(yè)出身,不是學文的,中國軟件業(yè)最早一批從業(yè)者。當時我們開發(fā)了炎黃辦公系統(tǒng)。后來,我跟朋友創(chuàng)立了當時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東方網景公司。這家公司后來間接成就了很多企業(yè),比如新浪網和騰訊網。   當時在公司管理中,我發(fā)現互聯網流動率特別高。所以我根據《易經》中的卦,搭出好多管理模型,然后把這些模型塞到管理上,并用于公司的所有領域,包括品牌規(guī)劃、戰(zhàn)略、人力資源等。   法治周末:為何選擇《易經》?   許文勝:上大學時我就研究《易經》。當時沒有老師教,我也不是學院派?!兑捉洝肥茄芯恳?guī)律的學問,我想利用對它的研究,搭出一套完全中國式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型。   法治周末:將這套純中國式的管理模型應用于東方網景公司,收效如何?   許文勝:當年用的結果是,其他互聯網公司當時人員月流動率是10%,我們將近300人的公司,一年走了5個人,這5個人還不是主動走的,是我們請走的。而且,在那個互聯網燒錢時代,公司連續(xù)盈利5年。   法治周末:為何后來選擇退出互聯網行業(yè),專心做太極管理和國學研究?   許文勝:由于一些策略原因,我把公司股份轉讓了,然后決意將太極管理整合和研究國學。從2002年開始,我去美國呆了段時間,跟美國大學合作,將太極管理完整化、系統(tǒng)化。   這個理論后來在清華大學成立了管理研究中心,專門研究用中國國學和管理結合的各種模式,為中國企業(yè)服務。   2003年,我的第一次課是在中央財經大學講的,“非典”前一天。到今年整整10年,我在中國傳播咱們中國人自己的理論。   給美國政府組織上課   “為什么別的國家都拿去用、而我們自己不用呢?”   如今,許文勝已為約15萬企業(yè)家上課、培訓,給予國內外許多企業(yè)以管理指導和咨詢,其中不乏中鐵、海爾、中國工商銀行(601398,股吧)、百事可樂等大型企業(yè)。他甚至將課堂開到了美國政府組織內,推動中國傳統(tǒng)哲學思維“走出去”。   記者旁聽過一次許文勝的國學課。整整半天時間,聽課的企業(yè)中層領導幾乎全都饒有興致、聚精會神。他把“玄”的東西講得很“白”、很實在。   計算機出身的許文勝,還將自己感悟到的國學體系圖形化,自創(chuàng)“國學樹”。他認為,這棵樹的根,便是《易經》。   出于對“根”的推崇,他主持創(chuàng)建了中國首個《易經》領域的學術網站太極·易,至今已發(fā)展為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易學研究的世界最大公益網站之一。   包括楊振寧等知名學者在內的許多人認為《易經》是迷信、偽科學,但許文勝卻堅持認為,《易經》閃爍著辨證哲學的光輝。“研習《易經》可以學習分析事物的方法,并深刻領悟古人的智慧,拓展大腦的創(chuàng)新思維?!?   “敬天愛人、利他合宜、重視環(huán)境、兼愛非攻、遵循宇宙自然規(guī)律……這些都是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好東西,為什么別的國家都拿去用、而我們自己不用呢?”許文勝說。   法治周末:太極管理理論的核心、或者說精髓是什么?   許文勝:在我看來,太極是指事物的本質。而太極管理便是“直擊問題本質和要害的管理”。不是問題關鍵,不抓;要抓就都是問題的關鍵點。   同時,太極管理另一個精髓在于人。企業(yè)管理最終是用人的,用人的核心是企業(yè)的關鍵員工。太極管理教企業(yè)怎樣找到、或訓練出最適合本企業(yè)的關鍵員工,并讓其長期穩(wěn)定存在。   一方面“用人”,一方面“玩策略”,企業(yè)只要把這兩項搞定就夠了。管理模式上全部用陰陽結合的管理模式,既有高效,又有自由放松,還要學會利用天時、地利、人和。   太極管理是把華為的“狼性模式”和谷歌的“小孩兒模式”結合在一起。   法治周末:你用中國古老哲學思維來搭建純中國式的管理理論,少有借鑒。這個過程當中,有沒有遇到什么瓶頸或困難?   許文勝:東方網景這個“小白鼠”幫我消化了很多瓶頸。比如在搭建管理架構時,怎樣才是最合適的。   互聯網原有架構和東方網景公司不一樣?;ヂ摼W原有架構比較松散,當時也沒太多管理經驗。但我用了完全一套流程化的架構體系來做。在這套流程體系中,我全部都搭成陰陽的結構一個陽的職位配一個陰的職位,有一個主職位必配一個副職位。   在組織架構上,對應不同的屬性,讓屬性之間有互相促進和互相抑制的關系。再把管理做成一個圓環(huán),每一個地方出了問題,兩邊都報警。這樣就最大限度抑制了“蝴蝶效應”。   法治周末:這與西方管理模型有何不同?   許文勝:西方的管理模型很好,在中層和基層非常適用。因為中基層就是純流程化,不考慮市場問題,也不考慮太多的人際問題。我鼓勵中基層學西方的模型。   而到了中高層,管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科學,更多的是哲學。我的模型只針對中高層。領導層學會之后,他自己就會有一套管理模式。比如他可以把競爭對手和自己的模型搭出來,就會知道自己的產品有沒有優(yōu)勢,有什么樣的優(yōu)勢。   法治周末:你接觸過許多企業(yè)管理者,感覺在企業(yè)文化建設方面,中國企業(yè)是怎樣的現狀?   許文勝:只要在中國做過20年以上、又在持續(xù)發(fā)展的企業(yè),一定不是學西方的。一定是以自有的理論體系、同時結合西方的。不管是聯想、海爾,還是萬象,全都有自有體系。單純學西方的公司,基本上都存活不了。   法治周末:是因為水土不服嗎?   許文勝:這是第一個原因。第二是因為,西方管理模式不考慮天時和地利,即環(huán)境。   西方的思維方式傾向于單一的價值判斷,即線性一元化的邏輯思維,這種方式判斷問題往往非黑即白,存在片面性。在這種思維方式的指導下,西方管理理論往往只考慮單獨現象之間的關系,無法系統(tǒng)地抓住問題的本質,容易產生“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弊端。   而太極思維則是一種圓形的系統(tǒng)思維。它從多角度看待問題,避免將事物割裂研究。這種東方思維是在空間、時間、人的整合關系下分析事物的規(guī)律。   但任何模式都不能說是錯誤的,要看用在哪個企業(yè)。有的企業(yè)適合游擊隊模式,有的適合績效模式,有的適合兩個結合的模式,有的適合文化管理模式,全不一樣,得有針對性。   留住品德底線   “品德感下降的同時,人們對法治的信任度也會下降。”   除了為企業(yè)提供咨詢、給企業(yè)家培訓等主體工作,許文勝還經常受邀為政府部門提供咨詢。   最近,他對衛(wèi)生部有關負責人提議,改變衡量醫(yī)生的標準?!安皇潜日l看的病人多,而是看誰的治療有效;不比誰賣的藥多,而是看醫(yī)藥比(醫(yī)治效果和花費的藥費之間的比例)。”他說。如今,這一提議被一些醫(yī)療改革試點采納。   許文勝自稱是“披著西方外皮的中國人”。他的許多行為方式很美國:談話直接、不愛宴請、提倡“十八歲踢出家”的子女教育方式、熱愛美國鄉(xiāng)村音樂。   但同時,他的思維模式卻是中國傳統(tǒng)的、“太極的”。他推崇無激素的中草藥飼料,希望恢復國學教育,堅信法與德在當今中國社會的核心地位。   “你可以學西方,但你要知道你的根兒是啥。我不希望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在這一代斷掉?!痹S文勝說。   法治周末:除了企業(yè)管理,在社會管理上,太極管理模式能夠適用于哪些方面?   許文勝:都適用。但還要根據社會發(fā)展周期來決定。   比如中國,作為發(fā)展中國家,最大的特點是老百姓接受知識的層次大相徑庭,利也不同。所以在發(fā)展過程中,現在比較適合開放性的集權模式。中國改革30年就是這樣過來的,還可以繼續(xù)這樣發(fā)展。   法治周末:改革30年,我們雖取得很多成就,但也出現了許多問題。你認為原因是什么?   許文勝:我們進行了高物質的飛速發(fā)展,這種發(fā)展模式使人們都向物質看齊。一旦所有的人,在精神層次,都以物質為基礎,那么社會就沒有了任何的倫理底線、品德底線。   法治周末:為何用“品德”一詞而非“道德”?   許文勝:道,本意是指宇宙自行運轉的規(guī)律系統(tǒng);德,是指所有人要以宇宙標準辦事,眼心統(tǒng)一。德是在道的規(guī)律基礎上,人們形成的思想行為準則。道德的本意并非現今的道德之意,所以我用“品德”。   沒有品德底線,當然更不符合道德。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忽略了對人的精神層次的培養(yǎng)、對人的整個信仰價值觀的培養(yǎng)。   法治周末: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認識到這個問題。在你看來,我們應當如何彌補?   許文勝:首先,社會主義的價值觀本身是一個很良性的價值觀。這個價值觀應該大力去提倡、推崇,因為它講人人的平等、社會的公正。   但同時,我們應該把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價值體系搬回來。比如儒道釋三家的價值體系,它們都很好地給我們講了人類應當怎樣地發(fā)展?,F在,最應該大規(guī)模恢復國學教育,同時吸納西方的知識,這才是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法治周末:恢復國學教育,關鍵點在哪里?   許文勝:保留中國文化的根的重要途徑,在于語文教育。語文教育是中國文化的基底。現在很多人重視英語遠勝于語文,這太可怕了。   同時,東方文明復蘇最大的妨害不在國外,在國內,在掌握一定權力的、被西方文化洗過腦的人。所以要大力地向他們灌輸國學教育。   法治周末:靠什么來灌輸、恢復?   許文勝:靠強勢。只能是國家領導層理解了,大家有了共識,這種恢復的速度會很快。15萬企業(yè)家聽我的課,企業(yè)層很多都認識到了國學的重要性。但這種認識的力量是很小的。   法治周末:自上而下地推動,這是唯一的途徑嗎?   許文勝:唯一的途徑。   法治周末:你主張把中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的精髓搬回來,希望會有怎樣的效果?   許文勝:我不希望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在這一代斷掉。雖然中華民族還存在,但如果你的文化斷掉了,其實你的民族性就沒了。   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我們離斷掉已經很近了。我們吃漢堡是光榮的,我們穿西服是正規(guī)的,我們念英文詞兒是特別有檔次的……你看,你的吃穿住行已經被全方位西化了。   西方的東西沒有錯,應用它也沒有錯,但你要保留住自己的,你要知道自己的根兒在哪里。在保留自己的基礎上用西方,這是沒錯的;在扔掉自己文化的基礎上用西方,這就叫數典忘祖。   法治周末:如果按你說的恢復國學,那么以理工學科為基礎、在當今世界占極為重要地位的科技呢?   許文勝:中國是一個從來不缺乏創(chuàng)新的國家。只是我們對國內的創(chuàng)新是沒有保護的。我們只在大力保護國外的創(chuàng)新,而輕視了中國國內的創(chuàng)新。   我們有很多好的發(fā)明,都是特別應該保護的,比如說“無煙鍋”,后來由于各種利益的原因沒有被保護。這就導致國內很多創(chuàng)新者不愿意原創(chuàng)發(fā)明,喜歡做山寨。當然,做山寨國外瞧不起,國人也瞧不起。   法治周末:你是指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還有待加強。   許文勝:對。所以要鼓勵創(chuàng)新機制,首先要鼓勵所有原創(chuàng)發(fā)明的保護,即知識產權的保護。對中國內部知識產權的強力保護??梢詷O大地推動中國科技的發(fā)展。   法治周末:創(chuàng)立太極管理之后,你選擇了更廣泛地研究國學,并將其實用化。依你對國學的了解,法治在中國古代社會是怎樣的形態(tài)?   許文勝:將“法”這個字拆解開,古意是流動的水一直貫穿,講人和環(huán)境的準則。中國古代社會不僅有法,而且是有法可依、執(zhí)法必嚴。   中國的法家很厲害,它講的“法”包括法、勢、術,比西方多后兩個。法是制度,術是手段,勢是權勢,即獎懲之權。   這是非常好的法制體系。明法之后,不同層面的人結合相應的“勢”,比如給一個地方官做事的權力,但做不好,他要承擔所有的責任。然后要有“術”,即懂得在不變的原則基礎上,有手段可以靈活調整。   這就是中國法跟西方法的不同,三駕馬車并行??ㄔ频氖【驮谟凇坝行g而慢法”。   法治周末:那你如何看待法治在當下的意義?   許文勝:在一個發(fā)展中國家,德與法占有核心地位。一個是思想層面的灌輸,一個是行為層面的規(guī)范。法治規(guī)范人的行為,但光規(guī)范而沒有品德教育,有漏洞照樣鉆。有法必有漏洞,品德教育解決漏洞問題。二者是一個事物的兩面,一陰一陽為指導。   法治周末:二者缺一不可。   許文勝:對。只要規(guī)范一出來,它一定有缺陷、有漏洞。比如,計劃生育政策,好的一面是解決人口太多的社會問題;不好的一面是容易出現被嬌慣的孩子。   法治很重要,但品德感的訓練也重要。二者是一個車的兩個轱轆,缺不了任何一個。品德感下降的同時,人們對法治的信任度也會下降。   所以要由品德掛帥。品德學好了,法治理念自然會強。現在中國法治很全面,但執(zhí)行的為什么有問題?就是品德訓練不到位。其實中國的“法”要執(zhí)行起來很容易。只要敢于執(zhí)法,這個社會就會發(fā)生變化。   法治周末:你如何看待校園法治教育?比如在小學開設憲法課程。   許文勝:有這個必要,但還是要和品德教育聯系在一起。若只是“憲法進小學”,品德教育沒有,結果更糟。因為他很可能學會了如何找漏洞鉆。據我所知,華爾街的一些人就善于鉆美國憲法的漏洞。所以,憲法要學,但必須配合品德課。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