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姓的起源很有意思:
起源一,出自嬴姓,是大禹的賢臣伯益的后代。伯益在姓氏文化史上是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后代延伸出很多姓氏。大約在商朝晚期或者西周初期,伯益的后代受封,建立了一個江國。當然,這里可能不讀jiāng,而讀gāng。經(jīng)過考證,江國的都城大概在河南正陽縣附近。春秋時期,這個位置很麻煩,因為卡在楚、宋、齊三個大國之間,所以江國命途多舛,經(jīng)常受這些大國操縱,加之淮水泛濫時,常常淹沒江國的中心地帶,所以江國一直沒能強盛起來,最終被楚國滅掉。江國滅亡以后,其子孫流落各地,以國為氏,就延伸出很多姓氏,比如江、鴻、邛、邗,都是非常古老的姓氏,這一支的江氏稱為正宗,念hóng。
起源二,源于姬姓。這支江氏后來很發(fā)達,但是起源很晚,到五代十國時期才出現(xiàn)。五代十國時期,有一位福建泉州人,叫翁干度(898—951年),生在唐朝,死在割據(jù)小國南漢。他曾官拜補闕郎中,不是一個很大的官。他生有六個兒子,閩越國將滅亡的時候,為了避戰(zhàn)亂,他就帶著一家人躲到了福建莆田的竹嘯莊。這個人很有意思,不知道怎么想的,給自己的六個兒子每人一個姓。大兒子姓洪,二兒子姓翁,三兒子姓江,四兒子姓方,五兒子姓龔,六兒子姓汪。這樣的話,六個兒子就變成六個姓了,只有二兒子是跟他的姓的。這六個兒子后來在宋初的三次科舉考試中,先后進士及第,這在當時可不得了,被譽為“六桂聯(lián)芳”。所以,這支江氏后來非常繁盛。翁姓在古代來源于姬姓,這一支來源于翁姓的江姓,應(yīng)該叫姬姓江氏,和嬴姓江氏不合譜,二者沒有血緣關(guān)系。
起源三,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來源。據(jù)福建連城一帶江氏族譜的記載,說唐朝時有一個人叫魯野一,在唐宣宗時中了進士,當過建州刺史。他的老家在江州建昌,到閩南來當官的路上,要渡過很多江,為了乞求平安,他就改為姓江。到了他的第三代,就有個叫江禮的,江禮還有一個名字,叫二十五郎,他難道是兄弟25人?如果這位改姓江的老人家有六個兒子,每個兒子生四五個孩子,排行不就25嗎?這事發(fā)生在中國古代,并不奇怪,而且極有可能。江禮后來有很大的名望,所以這一支后來變成閩西的江姓大族。
起源四,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蒙古姓的江吉氏,一直居住在布爾哈圖城(今吉林延吉一帶),后來滿族也用過這個姓。滿蒙兩個民族的江吉氏,都隸屬于正藍旗,屬于清朝嫡系軍制,世出滿清大內(nèi)侍衛(wèi)。所以我要特別跟大家介紹,今天位于清華園和燕園,也就是北京大學(xué)和清華大學(xué)之間,有一個藍旗營,北京人沒有不知道這地名的,就是當年該旗主力兵營的駐居之地。這一支后來改姓江,讀音皆作jiāng。
郭
住在外城的普通老百姓最早都沒姓,后來就姓郭了
郭姓是一個大姓,來源也比較多。
第一,源自任姓。黃帝和四妃嫫母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叫蒼林,一個叫禺陽。禺陽的名字就叫禺虢,受封于任,這個地方在今河北任丘一帶,后來移到了山東濟寧附近。禺虢的后裔在夏朝建立了郭國,為侯伯。郭來自虢,古代二字通用。古代的虢國在今山東聊城西北,所以這是郭姓的一大來源。夏朝的時候,就有幾個姓郭的名人,比如郭哀、郭支。商朝的時候,虢國從一個侯國降成了子國。春秋時期,公元前670年,被滅于曹國。子孫就以郭為氏。這一支郭氏有超過4000年的歷史,是非常古老的姓氏。
第二,源于地名。在古代,“郭”是什么呢?古代城池的外城就叫郭?!俺枪倍?,其中城是內(nèi)城,郭則是外城。像北京城,有外城,有內(nèi)城。那么過去居住在城池外郭的普通老百姓,最早他們都沒姓,后來就姓郭了。這種取名方式和日本比較像。所以這支郭姓就非常多,它的血緣說不清楚了,也不知道是哪一姓的后代。其實像這種以城池、居地作為自己姓氏的情況非常多,比如池氏、城氏、圍氏、東門氏、南門氏、北門氏、西門氏,現(xiàn)在以西門最有名。還有南郭氏、東郭氏、北郭氏、西郭氏,以東郭先生最有名。
第四,回族里邊郭是大姓,而且非常明確,起源于福建泉州一帶。這個郭姓先祖是來自西亞的阿拉伯人,叫伊本·庫斯。“庫斯”與“郭氏”諧音,就取了漢姓為郭。我們知道,元朝的時候,人分成四等:蒙古人、色目人、北人和南人。其中,色目人不是好色的意思,而是指眼珠子有顏色的人,比如藍顏色,西域這邊的都是色目人,甚至像意大利人也算是色目人;第三等是北人,就是投降比較早的北方人,因為蒙古是從北往南打的;最低等的是南人,也就是南宋的遺民。蒙古人在南方的并不多,可能是氣候不習(xí)慣吧,就讓色目人來管理。元朝時有一陣福建出現(xiàn)了兵亂,發(fā)生了“反色目人”的排外風(fēng)波,伊本·庫斯的郭氏后人為求得拖延和留在中國,就假托在“汾陽郭氏”望族的名下,改以郭子儀為祖。所以這一支現(xiàn)在都留在泉州一帶。
漢末三國魏晉是郭姓人才井噴的時代。比如郭象,西晉學(xué)者、玄學(xué)大師,所撰《莊子注》對后世影響極大。郭淮,三國曹魏的名將,車騎將軍、曲陽侯、雍州刺史,驍勇善戰(zhàn)、有勇有謀,曾打敗過諸葛亮、姜維。郭嘉,曹操的重要謀士,多謀善戰(zhàn),屢建謀功,尤以北征烏丸顯名。郭攸之,為人和順,以學(xué)士知名。這個是了不起的人。咱們讀過諸葛亮文章的都知道,費祎、董允都是侍中和侍郎,被劉備和諸葛亮賞識,后來一起輔佐劉阿斗。諸葛亮的《前出師表》里面在稱贊費祎和董允的時候還稱贊了一個姓郭的,大家沒注意,就是郭攸之。稱贊說:“此皆良實,志慮忠純?!睂τ谶@一時期,打開史書一看,滿眼都是姓郭的,在那個時候郭姓人已經(jīng)很厲害了。
林
你知道東南沿海一帶信奉的媽祖真名叫什么嗎?
先秦時期,林姓主要活動在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地區(qū),慢慢地散布到甘肅、陜西、山西??梢姡中掌鹣仁莻€北方姓氏。到了秦漢時期,濟南林氏一直占據(jù)了林姓群體的主導(dǎo)地位。
兩漢及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戰(zhàn)亂,林姓隨著中原居民開始向四周遷徙,西南到達四川,東南到達江浙。西晉末年,林姓已經(jīng)渡過長江,越過武夷山,進入兩廣和福建。唐朝兩次由河南出發(fā)南下福建的移民,都有大批的林姓,林姓先民就此大量定居閩南。宋朝時,以福建為中心的林姓聚居區(qū)已經(jīng)形成。明末,林姓出現(xiàn)在臺灣。
林姓是超級大姓,人才密集,密集的程度甚至超出我們的想象。觀察一個姓,人才的密集程度最好從堂號開始,研究姓氏文化一定要注意他的堂號。
比如有一個堂號,叫九龍?zhí)?,聽著很一般,實際上是來自比干的后裔林皋。林皋,在戰(zhàn)國時任趙國宰相,權(quán)重一時,德高望重。他有九個兒子,受家風(fēng)影響,都有才能,所以被稱為“九龍”,而他的家族就被稱為九龍門或者九龍?zhí)?。加上林皋,父子十人同以德才見稱,他的家族也因此被稱為十德堂。
還有一個堂號,叫九牧堂。唐朝時期,福建姓林始祖林祿的孫子叫林披,被授太子詹一職,他先后娶了三個妻子,共生了九個兒子,九個兒子全部當了州刺史。所以他的家族被稱為九牧堂。
林姓的名人很多,可是最沒有爭議的、最有名的、最重要的是哪位?大家可能還真想不到,就是媽祖。東南沿海一帶,臺灣人、東南亞的海外華人,不信媽祖的很少。我們稱媽祖為天妃、天后,媽祖還有一個很親切的稱呼,叫娘媽。她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漁民共同信奉的保護神。
媽祖雖然有天妃、天后、娘媽這些稱呼,但她其實是有真名的,在歷史上是真有這個人的,她的名字叫林默,后代尊稱林默娘。她是宋朝初期莆田縣湄洲島人,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的3月23日,很清楚的。林默是宋代一位道德高尚、人所欽佩的杰出女性,很多人把她認為是觀世音的化身。她在千年以上的歲月變遷中,不僅沒有銷聲匿跡,反而聲望越來越高。
林默是誰的后裔呢?九牧堂林氏的后裔,官宦世家。她的曾祖父叫林保吉,參加過北宋的軍隊,是軍官。祖父林孚當過福建總管,父親林愿曾是都巡檢,后辭官歸隱。在林默出生的時候,父母燒香祝禱,當時很多人就看到有一顆流星從西北天空劃過,晶瑩奪目,照得湄洲島上的巖石發(fā)光。大家都覺得這孩子太奇怪了。雖然是個女兒,但因為在出生前有異象,所以父母非常疼愛她。但她出生以后就不怎么哭,所以就給她起名叫林默。林默從小就有異能,精于占卜,還會打卦,長于醫(yī)術(shù),為民解憂。成年以后,林默立志普濟眾生,堅決不嫁。她的父母也非常開明,覺得這個孩子很特別,就順從了她的心愿。林默經(jīng)常為人治病,教大家防疫、防災(zāi),引導(dǎo)大家趨吉避兇,預(yù)防海難,鄰里之間碰到困難都愿意跟她商量。林默逐漸贏得了大家的欽佩尊重,人們無不感頌她的功德。久而久之,林默的名聲就慢慢傳開了。
林默生在島上,所以從小對大海非常了解,水性非常好,熟悉天文氣象。船能不能出航,大家都來問她,她說可以,你就放心出航;她說不行,你就不要出航,因為可能會遇到風(fēng)浪、險礁。湄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有不少礁石,在這海域遇難的漁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們傳說她能乘席渡海。
公元987年,年僅28歲的林默羽化飛升,這是民間的說法,說她成了神仙了。此后,航海的人經(jīng)??吹搅帜┲t色的衣服在海上飛翔,救助遇難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逐漸開始供奉媽祖的神像。在民間傳說里,林默一生救起了不知道多少漁船和遇到海難的人。所以歷代對媽祖都有封賜,北宋、南宋、元、明、清都有皇帝頒發(fā)圣旨,對媽祖進行褒獎,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最終列入了國家祀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