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智慧對企業(yè)人才管理的啟發(fā)文交廣企業(yè)管理咨詢公司首席專家譚小芳
前言:
墨子教育學生的方法自有他獨到之處,本也無可厚非,但將墨子育才的方法來對照企業(yè)的人才管理,就可以發(fā)現(xiàn),有些企業(yè)在人才管理中存在一些致命的弱點。墨子對耕柱的激勵,是“良馬負重”,采取的是人盡其用的措施,其激勵措施相對單一;而對于其他學生,則是激勵不足。對照企業(yè)的人才激勵,也存在相類似的激勵偏差。
在中國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中,墨家是當時影響很大的一個學派。墨家的創(chuàng)始人是墨子。墨子的管理思想包括“十論”:尚賢、尚同、節(jié)葬、節(jié)用、非樂、非命、尊天、事鬼、兼愛和非攻。這是一個比較全面和系統(tǒng)的管理理論體系?!赌印穬热輳V博,包括了政治、軍事、哲學、倫理、邏輯、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學的重要史料。西晉魯勝、樂壹都為《墨子》一書作過注釋,可惜已經(jīng)散失。現(xiàn)在的通行本有孫詒讓的《墨子閑詁》,以及《諸子集成》所收錄的版本。
《墨子》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記載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經(jīng)上》、《經(jīng)下》、《經(jīng)說上》、《經(jīng)說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稱作墨辯或墨經(jīng),著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還包含許多自然科學的內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此書文風樸實無華,但部分內容詰屈聱牙,以致兩千來年,很少有人問津。直到近代,才有學者認真解讀這本古書,才發(fā)現(xiàn)早在二千多年前墨家便已有對光學(光沿直線前進,并討論了平面鏡、凹面鏡、球面鏡成像的一些情況,尤以說明光線通過針孔能形成倒像的理論為著)、數(shù)學(已科學地論述了圓的定義)、力學(提出了力和重量的關系)等自然科學的探討,可惜的是,這一科學傳統(tǒng)也因此書在古代未得到重視而沒能結出碩果。但這一發(fā)現(xiàn),震動了當今學術界,使近代人對墨家乃至諸子百家更為刮目相看。
著名國學管理專家譚小芳老師 表示,墨子雖然是二千多年前的人但他的若干主張,不僅適用戰(zhàn)國時期,也適用于現(xiàn)代。他的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jié)用等主張,以及積極的實踐精神,不僅與現(xiàn)代生活不相違悖,而且還有啟迪的作用。在先秦諸子,百家爭鳴這樣一個時代里,墨子能夠脫穎而出,就是他實力的最佳證明,但是,對于企業(yè)界有何啟發(fā)呢?譚小芳老師 認為墨子的管理啟發(fā)有八大方面,簡稱墨子管理啟發(fā)的“天龍八部”,具體如下——
1、兼愛非攻
墨子比較了“兼者”和“別者”的行為方式及其效果,說明“兼相愛”與“交相別”對人際交往和管理活動的影響。比如,我們假設有兩位君主,其中的一位貫徹“別”的主張,另一位貫徹“兼”的主張,于是這位“別君”會說:“我哪能把我統(tǒng)治下的萬民百姓的身體,看成是自己的身體呢?這太不合情理了:人生在世沒有多少時間,我個人享受還不夠呢!”因此返身觀察他治下的百姓:有挨餓的他不饋贈食物,有受凍的他不惠贈衣裳,有生病的他不幫助護理,有死亡的他不及時埋葬。而“兼君”則說:“我聽說賢明的君主治理天下,一定要先為眾多百姓著想,然后再考慮自身。”因此返身觀察他治下的眾多百姓,其生活安寧踏實。
那么請問:如果遭受瘟疫饑荒,老百姓會選擇投奔哪一位君主呢?顯然只會是投奔后者而不是前者。所以,譚小芳老師認為,墨家所提倡的這種“將身比身”、“將心比心”的兼愛思想,歷代統(tǒng)治者確實難以完全做到,但只要有這份“心”,就可以收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良好效果。
2、管理溝通
在研究國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諸子百家里,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當屬顏回,而墨子最得意的應是耕柱。兩者不同的是:顏回經(jīng)常受到孔子的褒揚,而耕柱卻時時遭到墨子的責難。這也許也反映了孔墨兩人在教育方式上的不同之處。有一次,當墨子正對耕柱發(fā)火時,耕柱實在無法忍受了,他便對墨子說:“老師,你總是經(jīng)常對我發(fā)火,難道我真的就一無是處嗎?”墨子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舉了一個例子,他問耕柱:“假設我要去大行山,用良馬來駕車好還是用羊來駕車好?”耕柱回答:“當然是用良馬來駕車???”墨子問其故,耕柱回答:“良馬可以擔當這樣的重任,值得驅遣?!蹦游⑽⒁恍Γ骸拔抑砸恢钡刎熈R匡正你,就是因為你是一個值得擔當重任的人??!”
當耕柱主動找到墨子尋求溝通時,如果墨子以“工作很忙,要出差,去找某個副總談”等理由推托時,那么溝通是不良的;而如果我們假設墨子主動去找耕柱溝通,而耕柱卻予以回避或者不痛痛快快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那么雙方的誤解還會加深。因此,在企業(yè)內部,溝通一定是相互和雙向的。同時,企業(yè)首先應該建立溝通的渠道,這點我們應該向微軟學習,微軟幾十年如一日地建立了企業(yè)內部溝通機制,早期是信箱制,后期是郵箱制,讓所有微軟人可以暢所欲言,企業(yè)同時及早發(fā)現(xiàn)問題并防患于未然。
3、愛人若己
在墨子看來,人們總是愛自己的,但如果只知道愛自己而不知道愛別人,甚至害人以自利,會導致最終無法獲得自己的利益。反過來,如果真正從愛己、利己的動機來考慮問題和待人處事,恰恰就應該關愛別人,充分地考慮到別人的利益,做到“愛人若己”,這樣才能夠達成共享其利的結果。墨子所主張的兼愛學說,往往會引起人們的誤解,認為就是鼓吹“愛人”而不“愛己”。對此,后期墨家專門做出解釋,即愛護他人也不排除愛護自己。當然,墨家的基本立場還是突出愛的奉獻。在他們看來,圣人愛己的目的也是為了愛人,實行仁義的事業(yè)。
譚小芳老師了解到,日本企業(yè)家吉田忠雄提出一個“利潤三分法”。他說:“我一貫主張多辦益善,利潤不可獨吞。我們將利潤分成三部分:三分之一是質量較好的產(chǎn)品以低廉的價格交給消費者大眾,三分之一交給銷售我們產(chǎn)品的經(jīng)銷商及代理商,三分之一用在自己的工廠?!奔锇炎约旱淖龇ǚQ之為“善的循環(huán)”。他說:“如果我們散播善的種子,予人以善,那么,善還會循環(huán)歸給我們。善在我們之間不停地循環(huán)運轉,使大家都得到善的實惠?!?
4、重視人才
墨子教育學生的方法自有他獨到之處,本也無可厚非,但將墨子育才的方法來對照企業(yè)的人才管理,就可以發(fā)現(xiàn),有些企業(yè)在人才管理中存在一些致命的弱點。幾乎所有的現(xiàn)代企業(yè)都能認識到人才在企業(yè)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能夠愛才用才,但偏偏事與愿違的是,許多企業(yè)留不住人才,核心人才的流失極為普遍。是什么原因使得企業(yè)的人才流失呢讓我們來看看“墨子育才”的故事:
耕柱是一代宗師墨子的得意門生,不過,他老是挨墨子的責罵,耕柱覺得自己真是非常委屈,因為在許多門生之中,大家都公認耕柱是最優(yōu)秀的人,但又偏偏經(jīng)常遭到墨子指責,這讓他很失面子,直到有一天,耕柱憤憤不平地問墨子:“老師,難道在這么多學生當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勁,以至于要時常遭您老人家責罵嗎”
墨子聽后,毫不動肝火:“假設我現(xiàn)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應該要用良馬來拉車,還是用老牛來拖車”耕柱回答說:“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馬來拉車?!蹦佑謫枺骸澳敲?,為什么不用老牛呢”耕拉回答說:“理由非常的簡單,因為良馬足以擔負重任,值得驅遣。”墨子說:“你答得一點也沒有錯,我之所以時常責罵你,也只因為你能夠擔負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導與匡正你?!?
墨子十分強調人才的重要性,《親士》篇所探討的就是如何親近、重用賢士的問題。墨子認為一個國君治理國家,如果他不關心國中的賢才,那么這個國家就會陷入危亡的境地。而同時他也提出:賢才難得,且往往被埋沒于平庸的民眾之中,甚至還會受到壓制和侮辱,但這些賢才畢竟是出色的君子,他們能嚴于責已且寬于待人,不同于平庸之輩的寬容自己、苛求別人。這些賢士有充分的自信心,仕途順利時,他們會不改奮進的初衷,銳意進??;仕途不順時,他們便靜下心來,反思自己,找出失敗的原因,即使與平庸之輩雜處,或者遭受到無端地壓制和侮辱,他們也不會一味地怨天尤人,怨恨命運的不公。因為他們有自信,知道憑借自己的才華和膽略,終究會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墨子親士》篇所講的這些都是針對一國之君要重視人才而言的,當然,這些道理含有普遍意義,在今天依然適用。譚小芳老師認為,人們無論從事什么職業(yè),做什么事情,都應該做到“進不敗其志”和“內究其情”。在身處順境時,還要積極進取,勇于開拓,不改夙志;而身陷逆境之時,則要躬身自省,探究失敗之由。此外還應做到無論何時都要對自己充滿自信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到成功,才能使自己的學習和事業(yè)一帆風順。
5、尚同一義
譚老師認為,墨子所謂“尚同一義”,用現(xiàn)代管理的語言來說,就是形成組織的共有價值觀。一個組織的共有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首先,共有價值觀表明組織成員在思想上達到了某種共識,這就產(chǎn)生了組織整合的效應,會形成組織成員對于組織的認同感,有助于增強組織系統(tǒng)的凝聚力和穩(wěn)定性。
其次,只有建立共有價值觀,管理者才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組織成員也才能夠據(jù)此判斷事物的善惡、決定自己的態(tài)度和行為,從而對組織成員發(fā)揮激勵和行為塑造的作用。最后,共有價值觀可以對組織成員的力量起到匯聚和整合效應,有助于發(fā)揮組織的潛在能量。這種團隊的協(xié)調和統(tǒng)一,對于維系組織的持續(xù)存在和自我復制,也是必不可少的組織機制。
6、節(jié)用尚儉
墨子的節(jié)用尚儉的理念對于經(jīng)濟低迷的今天,有著特別的借鑒意義。墨子觀察到了當時社會生產(chǎn)與需要之間的矛盾,認為要解決這個矛盾,除了加強生產(chǎn)之外,還要靠“尚儉”、“節(jié)用”。墨子制定了“節(jié)用之法”,其主張具體包括多方面的內容:
一是反對統(tǒng)治者為了享樂而橫征暴斂和掠奪老百姓的財富。因而要求統(tǒng)治者力行節(jié)約,懂得“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的道理。二是反對衣飾過度追求華彩,認為“衣服之法”在于冬服足以御寒、夏服能保持涼爽就可以了。不主張過分追求五味調和、氣味芬芳和羅致遠方的奇珍異品。三是反對制造華美的兵甲車船,認為劍的作用在于擊刺,鎧甲的作用在于防護身體,車的作用在于負重到達遠方,舟船的作用在于渡河。因此,制造這些兵甲車船,只要達到其功能即可,沒有必要作額外的打扮裝飾。四是主張簡易的宮室建造,認為建造房屋宮室,四壁能夠抵御風寒,房頂能夠遮蔽雨雪,中間潔凈,墻壁能夠隔絕男女,使之有別,就可以了。五是提倡節(jié)葬。
他認為,儒家的葬禮儀式繁雜,多以財貨殉葬,禮制規(guī)定的居喪期又很長,使生者難以承受,因此主張薄葬、節(jié)葬。六是主張非樂。墨子認為音樂不能給人民帶來實際的利益,統(tǒng)治者為了滿足對音樂的享受,必將征調許多勞力制造樂器,充當樂手,耽誤了生產(chǎn)勞動。如果老百姓也起而仿效,就會妨礙耕織生產(chǎn),因此,他反對儒家的“禮樂”,主張“非樂”。
7、員工激勵
譚小芳老師認為,墨子對耕柱的激勵,是“良馬負重”,采取的是人盡其用的措施,其激勵措施相對單一;而對于其他學生,則是激勵不足。對照企業(yè)的人才激勵,也存在相類似的激勵偏差:
一是激勵范圍過于狹窄。在大多數(shù)企業(yè)的人才管理中,對于企業(yè)緊缺人才和關鍵人才,實行制度和激勵傾斜,而對于普通人才和員工,制度約束全面代替激勵措施。不能平等地對待員工,其結果是企業(yè)內部矛盾重重,內耗極大。更有甚者,某些企業(yè)以短期效益為標準來約束和激勵員工,如營銷部門能看到明顯的效益,而科研部門則更注重長遠的效益,于是某些企業(yè)就注重營銷人員的激勵,而輕視科研人員的激勵,形成了腦體倒掛的現(xiàn)象。
二是激勵措施過于單一。在激勵措施上,許多企業(yè)存在偏見,如“提高待遇就能剌激積極性”、“激將就是激勵”、“考核的目的是為了獎懲”等觀念普遍存在,體現(xiàn)在人才激勵的行動上就是激勵措施過于單一,以經(jīng)濟利益為主要激勵手段,把員工看成“經(jīng)濟人”,認為只要有經(jīng)濟利益就有動力。部分企業(yè)能認識到人的最大需求是“自我實現(xiàn)”,能夠運用工作本身的激勵,但也是很有限的,不能做到以人為本,不能從“人的全面發(fā)展”出發(fā)。
三是激勵缺乏制度保障。目前,國內企業(yè)的激勵大多是由企業(yè)領導或經(jīng)理人說了算,一方面,企業(yè)員工的評價與考核過于主觀化,領導認為好就是好;另一方面,員工的加薪和升遷全憑企業(yè)領導的一句話,企業(yè)領導可以在他認為是好員工的工資袋中加一筆獎金,也可以一句話讓普通員工晉升為部門經(jīng)理。因此,國內企業(yè)在人才激勵上普遍缺乏制度保障。
8、人心管理
在墨子看來,人類相互不友愛的原因在于每個人都為自己打算,而不為他人著想,相互猜疑、對抗、爭奪,墨子把這種狀況稱之為“別”。他的解決方法就是用“兼相愛”來取代“交相別”,對待他人好像對待自己一樣。墨子比較了“兼者”和“別者”的行為方式及其效果,說明“兼相愛”與“交相別”對人際交往和管理活動的影響。
假設有兩位君主,其中的一位貫徹“別”的主張,另一位貫徹“兼”的主張,于是這位“別君”會說:“我哪能把我統(tǒng)治下的萬民百姓的身體,看成是自己的身體呢?這太不合情理了:人生在世沒有多少時間,我個人享受還不夠呢!”因此返身觀察他治下的百姓:有挨餓的他不饋贈食物,有受凍的他不惠贈衣裳,有生病的他不幫助護理,有死亡的他不及時埋葬。而“兼君”則說:“我聽說賢明的君主治理天下,一定要先為眾多百姓著想,然后再考慮自身?!币虼朔瞪碛^察他治下的眾多百姓,其生活安寧踏實。
那么請問:如果遭受瘟疫饑荒,老百姓會選擇投奔哪一位君主呢?顯然只會是投奔后者而不是前者。墨家所提倡的這種“將身比身”、“將心比心”的兼愛思想,歷代統(tǒng)治者確實難以完全做到,但只要有這份“心”,就可以收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良好效果,這在企業(yè)管理中,就是人心管理的運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