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間的“教育戰(zhàn)爭”》是一篇值得思考的文章,因為它提出了一些有深度的問題,即孩子的
健康成長需要什么樣的愛?近年來,人們開始關(guān)注和呼喚父教,可是什么樣的父教才有利于孩子成長?
應該說,作為父親,蘇以彬投入全部心血教育女兒,幾乎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女兒蘇曉梅進入哪個學校上學,父親就把飯店開到哪里,以求方便孩子學習。為了考出好成績,他逼女兒做大量的各種各樣的課外作業(yè),使女兒睡眠嚴重不足。為了激勵和監(jiān)管女兒,這位父親甚至與女兒考進同一所大學。
從表面上看,蘇以彬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如愿以償,完全盡到了一個父親的責任。但是,如果從父教與女兒成長的意義上說,蘇以彬是一個失敗的父親,因為他以一種畸形的愛扭曲了孩子的心靈。
哈佛大學的研究者發(fā)現(xiàn),人生來有兩個發(fā)展方向,一是親密性,二是獨立性。母親的天然優(yōu)勢與責任是培養(yǎng)孩子的親密性,父親的天然優(yōu)勢與責任是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還有專家提出了好父親的五個層次,即接受、喜歡、崇拜、感恩、信仰。也就是說,被孩子心悅誠服地接受,是好父親的及格線。孩子不愿意接受的父親都是不及格的父親。
當然,父母的分工不是絕對的,父親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親密性,母親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但就各自的天然優(yōu)勢與特殊責任來看,父親更有責任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即自信自強和自理自立,因此要給孩子更多獨立生活和豐富體驗的機會。
如果從青春期女孩成長的角度看,更需要與父母充分的情感交流,才可能具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如果經(jīng)常與父母處于對立的狀態(tài),很容易出現(xiàn)危機。比如,在家庭得不到溫暖的女孩,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哪怕只是一點點的所謂關(guān)心和體貼,都可能成為誘因?! ?br /> 從以上兩個角度看,蘇以彬這位父親的做法具有嚴重的缺陷,因為他給女兒的成長空間過于狹小,給女兒的理解和尊重太少,而這些缺陷造成的后果潛移默化存在于女兒身上,難以通過考上大學就輕易改變。
由此看來,父親的教育乃至整個家庭教育都是有原則有方向的。例如,家庭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yǎng)
健康人格,因此,孩子10歲以后,最重要的教育原則就是尊重二字。
略感欣慰的是,女兒蘇曉梅考上大學后,父親蘇以彬基本答應不再干涉女兒的生活。希望父女倆的契約能夠執(zhí)行下去,更希望天下父母以此為戒,切不可重蹈覆轍。
如果環(huán)視一下今天的家庭教育,不難發(fā)現(xiàn),那些悲劇性的家庭教育故事,幾乎都是專制或者溺愛的結(jié)果。相反,那些成功的幸福的家庭教育故事,幾乎都是理解、尊重或支持、幫助的結(jié)果。原因很簡單,孩子的成長是有規(guī)律的,教育自然也是有規(guī)律的,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最根本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