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一位前輩聊天,深受啟發(fā):
1. 用心講課&用腦講課
有用心講課的培訓師,也有用腦講課的培訓師。
用心講課的,是全身心的投入,發(fā)自肺腑的感受,如身臨其境,感觸良深。所有的內(nèi)容,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可以快速鏈接到生命歷程中的圖片,講課時可以有缺憾,但卻震撼。
用腦講課的,是大張旗鼓的投入,惟妙惟肖的感受,完美的鏈接,系統(tǒng)的思考,完美得沒有缺憾,卻總莫名覺得少點什么。
2. 有生命力的課程&華麗的課程
有生命力的課程,是實在的,是具體的,是能解決問題的,是經(jīng)得起市場考驗的。
華麗的課程,是宏觀的,是系統(tǒng)的,是大場面的,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是課上沸揚課下茫然的。
3. 模仿&轉化
中國時刻存在模仿,這世界也時刻存在模仿,不分行業(yè),不分地域,亦不分貴賤。
一級的模仿,鸚鵡學舌,生搬硬套,甚至連案例也同樣雷同。
二級的模仿,加入了自身的體會,神似形不似。
三級的模仿,已經(jīng)變成了轉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萬物皆為我所用。
4. 迎合市場&保留個性
有迎合市場需求的課程和講師,也有保留自己個性的課程和講師。
市場很重要,沒有市場的需求度,一切無從談起,就像落榜秀才,空有滿腹經(jīng)綸,但卻換不了一餐溫飽。
而個性同樣是應市場而生,但又是超越市場的。
這個市場很大,就像一個多層的蛋糕,很美,層層都讓人垂涎三尺,但這個市場同時又高手如云,處處皆沙場。如何在刀槍劍影中脫穎而出,就是看你是否保留自己的個性,是否能夠抓住蛋糕中的一小塊,把它細嚼慢咽,充分消化。
作為培訓師而言,課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專,能不能在你擅長的某個領域發(fā)揮的淋漓盡致,別人無可超越,即使這是一個很小的細分領域,那你也就成功了。同樣,你也就成為了有生命力的講師。
你的心在哪里,幸福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