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yōu)槭裁匆鰞扔枎?,擔任一名內訓師對我們究竟有什么好處?
當我們來到一家企業(yè),說白了無非是兩“途”一“快樂”,一個是“錢途”,希望能多賺錢。第二是“前途”,我們要成長必須要有發(fā)展的空間,而且“前途”是“錢途”的基礎。
如果我們希望成為內部專家,我建議你一定要做內訓師。因為分享是最好的學習,做內訓師能夠加速我們學習的速度。有一本書叫《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是柯維寫的經(jīng)典名作。翻開這本書的扉頁,第一章節(jié)內容是如何善用這本書。他建議我們在閱讀的時候能夠改以老師的角色來讀它,隨時做好思想準備,在48小時內,跟周圍的人來分享討論這本書的讀書心得。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你就能加深印象,獲取知識,而且有更強烈的動力來幫助你應用其中的那些原則。我們還看過這樣一組數(shù)據(jù),在學習中僅僅閱讀,吸收率大概是20%。如果你不但閱讀,還能聽,大概吸收40%左右。如果你不但閱讀、能聽,而且還有機會做,就會有70%到80%。如果你把這些做完后,還能把它開發(fā)成課程講給別人聽,就有可能消化吸收90%以上。在過去幾年,我們親眼看到很多老師成長的過程,比如說商務禮儀這樣一門很常見的課程,一些“土人”,講著講著就成紳士了,一些“野蠻女友”,講著講著就成了淑女了。所以,如果你想在專業(yè)方面成為一個專家的話,建議你一定要在企業(yè)里當一個內訓師。
如果不想當專家,想做領導、當管理者,我們還是建議你做內訓師。為什么呢?企業(yè)經(jīng)營什么?經(jīng)營人才、經(jīng)營產(chǎn)品、經(jīng)營市場。而產(chǎn)品和市場歸根結底是由人在經(jīng)營的。你想成為一個領導者,必須懂得如何培養(yǎng)人才。柳傳志先生就說過這么一句話:如果做企業(yè)做什么?就是做人。稻盛和夫也說過,他經(jīng)營企業(yè)的一個出發(fā)點是什么,就是作為人何為正確。所以如果你作為一個領導者兼任企業(yè)內訓師,那么能學會的東西,能鍛煉的東西,很大程度是你如何輔導下屬、激勵下屬。這些在做內訓師的過程中,你完全可以充分體驗到。
有些人可能既不想做專家也不想當領導,認定“平平淡淡才是真”,只想做個普通員工。即使這樣,做內訓師仍是你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我們都了解,溝通對每一個人都非常重要。一個人的成功只有15%跟你的專業(yè)技術有關,而另外的85%與你的人際關系和溝通能力有關。溝通表達是內訓師的基本功,優(yōu)秀的內訓師沒有一個溝通表達能力很菜的。
總結我們剛剛所說的,不管你想做一名專家還是管理者,或者只是一名普通員工,擔任內訓師對你都是非常有幫助的。聯(lián)想有一句名言“光說不練假把勢,光練不說傻把勢,能說會練真把勢!”身在職場,如果你希望自己能成為“真把勢”的話,別再猶豫了,選擇做一名內訓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