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營銷人員是零售企業(yè)的團隊核心,至關重要。在2014年初我們做出了對零售行業(yè)的營銷趨勢判斷和警示,值此2015,再次致信零售行業(yè)營銷人員,在工作中更加清醒地認識自我,加強工作能力提升,學會適應、積極樂觀,少抱怨。也許內容過于直接、血淋淋,也許語言不夠委婉,但的確反應了市場對營銷人員的需求,值得營銷人員去閱讀、思考和改進。
一、世界在變,變得很殘忍,你要學會適應,不要抱怨要樂觀!
1、渠道下沉:從省會到地市到區(qū)縣到鄉(xiāng)鎮(zhèn),出現(xiàn)了全國連鎖、省級連鎖、地市級連鎖以及區(qū)縣連鎖乃至鄉(xiāng)鎮(zhèn)連鎖跑馬圈地、高度共融的狀態(tài),哪一個類型的公司都不好受。
2、政策風險:從國家到地方,從國企到私企,從廠家到商貿到終端,政策呼之欲出,滿城風雨,前天不能貼牌,昨天要扶持國家隊,做大乳制品行業(yè)集中度,今天不準白標,要重新"領證",誰銷售誰負責,哪一個類型的公司都不容易。
3、門店賣場化、精細化管理趨勢:門店越開越多、越開越大、壓力也越來越大,思考也越來越深、操作越來越精細化。
4、服務差異化需求,多方壓力都在增大:上下游彼此都希望對方做出提升,同時還能為自己做出更多的犧牲。
二、老板很忙,排班的人很多,你能見到就要珍惜,就要把握機會多做高效溝通,多說有營養(yǎng)的話!
1、老板很忙,有些人見不到老板,只能見主管,有些人連主管都見不到只有見店員,有些人又不樂意見店員,那么只有請你離開?。?!
2、見老板不要一來就是一針見血的政策,就是打款,就是壓貨,除了這些你還可以說很多……
3、老員工有客情的面子,新員工有公司的面子,都有面子的時候面子這東西就不那么值錢了。
4、給老板多提建設性意見、多提規(guī)劃性方案,比如門店陳列需要改善、如何改善?門店促銷需要提升執(zhí)行力、如何提升?門店微信需要推廣、如何推廣?我品銷量需要提升、如何提升?促銷如何落地才會更有效果?
三、工作要務實,做好過程。只有你的老板才有資格說“我只關注結果”,其他人都在做過程!
1、要以結果為導向,但不要只關注結果,只關注你的回款和出貨,只盯著你的任務,你還有很多思考的空間!
2、少抱怨、少空話、不要煩躁、多做實事、多走終端、多拜訪終端,多解決問題。
3、從小事情做起,店方能記住的是那些在門店經常出現(xiàn)的,解決問題的、忙前忙后的人,是那些夜半三更還在幫店員盤庫存的人,是那些一口唾沫一個釘,承諾了就快速兌現(xiàn)的人,是那些能有思想交融和行動配合的人!并不是那些口若懸河、行無實處的人,承諾得快兌現(xiàn)得慢甚至不兌現(xiàn)的人,也不是那些支持了好多費用的、大手筆的人,因為人家知道本身在短期內,你的職務、職位以及權限決定了你做不了多大手筆的事,而能做大手筆事的人一定比你去客戶那里少,因此你還是扎扎實實地做好基本功吧。
4、從門店管理要素提升做起,從店員客情關系做起,從主管認同度做起,從老板興趣點做起。
四、不斷學習,提升自己才是真理,你覺得有道理就好好去思考和分享,覺得沒道理拜托你暫且忍受一下!
1、我們度過了一個“浮躁,貪婪甚或單純懵懂”的感性時期,迎來了一個更加理性的時期。
2、不要不懂品牌的操作意識,還幻想用高毛利,大政策解決終端問題。
3、要腳踏實地,看清形式,中央強調了幾年的學習型組織和與時俱進,你更應該多學習提升,能力才是你的資本,才是你未來掙錢養(yǎng)家、發(fā)財致富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