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唯一公平的就是時間,每個人都一樣。人生無非就是花時間換錢或者花錢買時間。省錢一般意味著浪費了更多的時間,比如有人花錢買發(fā)燒友手機結(jié)果一個月修了很多次,原因就在于,他的時間不算錢,如果是我,就直接買新的了。所以你不用相信什么比爾蓋茨非常節(jié)約,為了省一點停車費,會把車子停遠點走幾步之類的段子,那都是編出來安慰窮人的。
而整個投資界的邏輯其實也基本就是這個,給你錢,讓你快點跑。而電商界則是花錢買用戶。雖然我知道口碑是可以影響別人的,但我好好服務一百年去培養(yǎng)口碑擴散,顯然不如融資幾個億買點廣告導用戶。
之前有個做芒果的小朋友從海南來看我,還給我?guī)Я艘幌涿⒐?。這顯然不如快遞方便,所以這個事情就和省錢沒有什么關(guān)系,這代表了一個情感,所謂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意思大概就是,除了產(chǎn)品本身的價值,我的努力和付出也為這個產(chǎn)品做了增值。他為了做這個生意,目前已經(jīng)貼了差不多2w,一個月賣了三百多單,等于花幾十塊買了一個用戶。如果你不貼錢,只是慢慢的做,做到一個月三百單,可能還是需要點時間的。然后我們就可以衡量一下,假如要一年時間,那么一年的時間值不值2w呢?很多人喜歡說,時間是無價的,尼瑪?shù)剿^上的時候,就被廉價的販賣了。比如花大量的時間去找電影的種子,這些時間,值不值幾十塊的一張電影票呢?
我遇到很多人來找我咨詢各種問題,我一般推薦他們起碼去買個培訓錄音聽聽,淘寶一大堆,不過五塊十塊的,一般沒人買,也沒人下那個功夫,然后就又去問別的大咖致富秘訣去了。也真有所謂大咖喜歡這樣的人,就編出很多一夜暴富的故事把這些人忽悠的如癡如醉,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這些人不但浪費了時間,連金錢都丟掉了。比如如果你用小米手機,穿凡客T恤,泡各種咖啡聽創(chuàng)業(yè)講座,宅家里看耶魯哈佛公開課,知乎果殼關(guān)注無數(shù),36氪每日必讀,BAT大格局了如指掌,張小龍貪嗔癡如數(shù)家珍。肉夾饃只吃西少爺,約飯局去雕爺,喜歡羅永浩勝過喬布斯,逢人便談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如果上述條件都符合,那你應該還在北京或者上海每天擠地鐵。你體會一下這些人最大的特征是什么?
當然,你見的人多了,偶爾也會有兩個另類,比如一上來就給你打錢,然后才問你問題的。最后我發(fā)現(xiàn),我遇到的這樣的人,都差不多成了,比如淘寶儷蘭的馮導,四月份到九月,微信從0做到月流水500萬,突破了自己之前淘寶的瓶頸。再比如之前已經(jīng)開過發(fā)布會的玉妹妹,年輕媽媽產(chǎn)假期間,捎帶著就做起來了自己的自有品牌。他們都說我讓他們減少走了很多彎路,最后才能彎道超車,搶到紅利的尾巴。這段你就當我吹牛逼看看好了。
在兩年前我寫下了這段文字:前兩天搬家,搬家的跟我說,搬家的生意也越來越難,因為現(xiàn)在地區(qū)房租的價格也都差不多,大家都不愛搬來搬去的。很多人喜歡住在郊區(qū),上班要花近2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但是房租可以省一些。我們換一個方式來計算,假如你月薪在8k左右,工作時間正常情況下大概在180小時左右,一小時的薪水大概是五十元。那么上班時間2小時和1小時之間,大概就相差了兩千多元的時間成本。你可以通過這個數(shù)據(jù)來計算一下你節(jié)約的房租是否經(jīng)濟。省下的時間其實可以產(chǎn)生很多邊際效應,比如和朋友的聚會可以玩的更晚,比如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支配去學習戀愛,從而讓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慢一點,然后獲得一些生活的感覺。就好像中介一直不理解為何我對樓房在小區(qū)的位置為何那么在意一樣,我對他說,不同的位置可能會相差超過15分鐘的步行距離,日積月累下來,時間成本太高,這也應該算進房租的成本之中。
那次搬家,我節(jié)約了大概兩小時的上班時間,兩年后,我又在路邊買了房子,終于又節(jié)約了15分鐘走出小區(qū)的時間。而且差不多每天工作到2點,比起一般的北漂,應該一天能多出四五個小時吧。很多人說,大熊你怎么能做那么多事情,是怎么管理時間的。
我只能說,屁嘞,你晚睡四個小時,就什么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