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以及儒家代表人物雖然沒有像老莊那樣對自然、對人生有著認(rèn)真的思考,但在社會倫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張,這些主張對于維護專制秩序是十分有用的,所以歷來得到了專制統(tǒng)治者的大力推崇。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綱五常”之類,形成了專制社會的基本倫理規(guī)范。
后人解釋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非強調(diào)等級觀念,而是說“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父要行父道,子要行子道”。那么,什么是君道、臣道、父道、子道呢?“三綱”解釋得很明白:“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不是等級制度是什么?這里面哪有一點平等可言?
一個國家的所有人都要服從“天子”;一個地區(qū)的所有人都要服從“父母官”;一個家庭的所有人都要服從“家長”。從家庭到社會,都是分等級的,都是受控制的,從來沒有什么人格上的平等。
“父為子綱”,強化了家長在家庭中的專制權(quán)力,由此衍生出獨具中國特色的“孝文化”。
儒家用了些奇怪的字詞來細分家庭成員的感情,如,子女對父母曰“孝”;父母對子女曰“慈”;夫妻之間曰“敬”,兄弟之間曰“悌”……而唯獨沒有愛。
這里只評說一下“孝”。這個無法譯成外語的奇怪的字是什么意思呢?
孝,看字形,是“老”字頭壓在“子”頭上。這里面?zhèn)鬟_的意思沒有愛,而是要求子女順從老子,所以孝一般與“順”組成“孝順”一詞。孝文化帶給中國人的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眱号獰o條件順從父母,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是毋庸置疑的!
孝文化的實質(zhì)真是僅僅局限于要求子女對父母的絕對順從嗎?恐怕沒這么簡單。
儒家的重要經(jīng)典《孝經(jīng)》曰:“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笨芍?,僅僅孝順父母是遠遠不夠的,這只是初級階段。更高級的孝,是“事君”,即孝順君主,這才是統(tǒng)治者提倡“孝”的目的。至于最高階段“立身”,其實只是“事君”的結(jié)果。在“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時代,臣是不是能夠“立身”,全靠“皇恩浩蕩”。 “立身” 貌似“孝”的最高境界,其實是虛晃一槍,意在遮掩“事君”這一終極目的。所以說,孝文化的實質(zhì),就是忠君,就是為了維護專制體制。
《孝經(jīng)》說得也很明白:“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币簿褪钦f,你對父母孝順,也會對國君忠順。于是就有了那句婦孺皆知的名言:“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孝子”就一定是“忠臣”嗎?這也是一種不講邏輯、毫無根據(jù)的推論。王莽是一個大孝子,“事母及寡嫂,養(yǎng)孤兄子,行甚敕備?!保ā稘h書·王莽傳》)但他后來卻篡了劉漢皇位,他是“忠臣”嗎?
自漢高祖之后,西漢皇帝死后的廟號,都有一個“孝”字。如漢武帝,其實應(yīng)叫“漢孝武帝”。“以孝治天下”便是從漢孝武帝開始的。當(dāng)時的干部選拔政策叫“舉孝廉”,就是讓地方官推薦當(dāng)?shù)氐摹靶⒆印背鰜碜龉?。說是“選拔”,其實有選拔權(quán)的不是人民,而是各級官員,實際上仍是上級任命下級的委任制。
是否孝順,很難制定客觀標(biāo)準(zhǔn),僅是一個還有濃重主觀色彩的道德判斷?!芭e孝廉”的決定權(quán),由各級官員掌握著,這就為吏治腐敗大開方便之門。于是,一些善于投機鉆營的小人通過弄虛作假、沽名釣譽而成了朝廷命官。有趣的是,社會道德不僅沒有因為朝廷大力提倡“孝道”而得到提升,反而更加墮落,漢代民謠云:“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北闶且粋€真實的寫照。
當(dāng)忠與孝發(fā)生矛盾時該怎么辦呢?當(dāng)然是舍孝盡忠了。爹親娘親不如皇上親!“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就成了那些正人君子們舍親盡忠的借口。
應(yīng)該承認(rèn),由倡導(dǎo)“孝順父母”入手來弘揚奴才文化,是非常巧妙的,一下子就能深入人心。做父母的,誰不想自己的子女孝順?做子女的,誰敢說不孝敬自己的父母?所以不必?fù)?dān)心有人出來反對和質(zhì)疑。如果有人膽敢質(zhì)疑孝文化,扔給他一頂“不忠不孝”的帽子,就會將其壓垮。三國時的才子、“圣人”的后代孔融,就因提出了個“父母于子女無恩論”,便被曹操以“違天反道,敗倫亂理”的罪名殺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