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李星講師,李星聯系方式,李星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九型人格、DISC多種性格學說在企業(yè)中的實踐應用
41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李星:九型人格:了解自我、洞悉他人的秘訣
2016-01-20 48946

九型人格:了解自我、洞悉他人的秘訣

作者:(美)唐·理查德·里索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

價格:38.00元

編輯推薦
 國際九型人格研究會指定教材
   全球銷量最大、語種最多、最受歡迎的
   九型人格權威讀本
   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必修課程
   美國中央情報局、可口可樂、蘋果、寶潔……高管培訓教材 
 
九型人格是一種深層次了解人的方法和學問,能使人們認識到自己及他人內在的本性,進而能把人的最真實、最深層、最大的內心需求和渴望發(fā)掘出來。
   本書是國際九型人格研究會創(chuàng)始人、紐約九型人格心理顧問公司總裁唐•理查德•里索的經典代表作。他鉆研九型人格理論超過30年,并在全世界教授該理論超過25年,是當今九型人格研究領域最權威的研究者之一。
 
內容簡介
 九型人格理論將人與生俱來的性格概括為九種類型——改革者、助人者、目標追求者、個人主義者、探索者、忠誠者、熱情者、領導者與和平締造者。無論你是哪種人,都能在九型人格系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它能穿透人們表面的喜怒哀樂,進入人心最隱秘之處,發(fā)現人的最真實、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幫助我們洞察身邊人的真實想法,有效地應對人際關系,提升我們人生的幸福指數和成功指數。
   如今,九型人格已成為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的必修課程,并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蘋果、惠普、可口可樂、諾基亞、寶潔等政府機構和世界500強企業(yè)的高級管理培訓中得到廣泛應用,作為強有力的人力資源管理工具,來提升員工的協作能力和工作效率,進而打造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獲得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
 
作者簡介
 唐·理查德·里索  紐約九型人格心理顧問公司總裁,國際九型人格研究會創(chuàng)始人之一,斯坦福大學福特基金會關系學(社會心理學方向)研究員。當今世界九型人格研究領域最權威的研究者和作家之一,也是此領域中出版作品最多和最暢銷的作家。他鉆研九型人格理論超過30年,并在全世界教授該理論超過25年。他的5本最暢銷的著作有英語、德語、意大利語、日語、韓語、西班牙語和法語等多種版本,銷量超過百萬冊?! ±埂ず盏律 【判腿烁裱芯款I域最重要的學者和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者之一,九型人格心理顧問公司執(zhí)行總監(jiān),國際九型人格研究學會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從事東亞研究,是美國大學優(yōu)等生榮譽學會成員,1991年開始參與九型人格專業(yè)訓練計劃。
 
目錄
 作者的話 關于第二版
 第二版致謝
 第一版前言 九型人格與人生轉變
 第一版致謝
 第一部分
  第一章 認識人格類型
  第二章 起源
  第三章 指南
 第二部分 9種人格類型
  情感三元組
   第四章 第二型:助人者
   第五章 第三型:成就者
   第六章 第四型:個人主義者
  思維三元組
   第七章 第五型:探索者
   第八章 第六型:忠誠者
   第九章 第七型:熱情者
  本能三元組
   第十章 第八型:挑戰(zhàn)者
   第十一章 第九型:和平締造者
   第十二章 第一型:改革者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 高級指南
   第十四章 九型人格理論總述
 后記 走向智慧
 附錄
 參考書目
 
書摘插圖
 第一章 認識人格類型
   反省自己,即使上帝沒有關注你;
   人類最應當審視的就是自身。
   ——亞歷山大•波普,《人論》
 
  認識人格類型的關鍵是什么?既然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因此把人勉強納入一些范疇的想法似乎不合適。而且,即使人格類型從理論上說是有效的,也有可能因為太過學術化而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毫無幫助,或者因為太過含糊而沒有任何意義——它們就像一個摸彩袋,誰都可以從里面找到某種東西。
   雖然目前存在著許多有力的反對意見,但這些意見都忽視了一點,那就是研究人格類型是有充足理由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原本就是十分有趣的,同時也是十分危險的。我們的同類之所以能引起我們的興趣,就是因為在周圍環(huán)境中他們是最多變、最易怒,也最容易快樂起來的神秘的存在。對于我們大多數人而言,獨自一人待上一天而不與人群——例如家人、朋友、路人、辦公室中的同事、電視以及我們幻想中的和我們所懼怕的人——發(fā)生任何直接或間接的聯系是不太可能的。他人遍布于我們周圍,對我們產生著各種各樣或好或壞的影響。
   我們用大量的時間應對和處理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但我們無疑會在某些時候突然意識到,我們實際上并不了解周圍的人,雖然我們自以為很了解。甚至在某些時候,我們會發(fā)覺我們對自己也不甚了解。別人的行為——甚至我們自己的行為——有時是十分奇怪和令人不安的。奇怪的事不斷發(fā)生,似乎一切都不得其所。在這些令人驚訝的事情中,有些讓人感覺愉快,有些卻注定令人不快,甚至會對我們的現狀乃至未來產生深遠的不利影響。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總要面對災禍的影響,除非我們對能夠表現人性的人格類型有深入的了解。我們自認為了解的人最終被證明是一個惡魔或徹頭徹尾的自我中心論者,我們發(fā)現自己被人無情地利用了,我們的合理需求因為某些人的自私而被忽視了……除非我們具有洞見,否則就可能慘遭蹂躪,反之亦然;除非我們具有洞見,否則就可能與好的、寶貴的東西失之交臂,或草率地斷絕實際上仍然值得挽救的人際關系。若是我們不具備對人格類型的洞見,就可能受到傷害或變得愚蠢。無論怎樣,其結果都只會使我們陷入不幸。
   因而,努力提高洞察力是值得的,哪怕只是為了避免痛苦的后果。認識自己和他人能使我們更加幸福。
   然而,問題在于,盡管每個人都想洞察他人的內心,但只有極少數人愿意以那種方式來觀察自己。我們總是想知道是什么使他人動怒,但我們又不愿去分析是什么讓我們自己坐立不安。今天的競爭性文化已經把德爾斐神廟中古代神諭的重點從“認識你自己”轉變?yōu)椤岸床焖说男撵`”。我們希望具有X光那樣的透射力,能夠洞察他人的面目,可我們又不愿讓他人看到我們的弱點和不足。我們不想讓任何人,包括我們自己,看到我們實際的樣子。不幸的是,在這當中,必定會遺失一些必需且有價值的東西,比如,以看待別人的客觀目光來觀察我們自己。
   我們把一切都顛倒了。要矯正它,就應當記住克爾凱郭爾的話,他曾告誡人們:“對他人宜主觀,對自己宜客觀?!边@就是說,當我們評判他人的行為時,應當設身處地把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盡力去理解他們是如何看待自身和世界的;而在評判自己時,應當如別人看我們一樣看自己,克服為自己找借口的僥幸心理,不要認為自己如此這般是情有可原的。當然,克爾凱郭爾的建議很難付諸實踐。當我們觀察自己的時候,要拋卻空想和自欺,要像我們評判他人時那樣,具有諷刺精神和防范意識。我們必須鼓起勇氣面對自己,善待他人。
   我們如何才能獲得所需的知識和感受力?如何才能明白人格的多樣性?如何才能具備那種能讓我們生活得更充實、更幸福的洞察力?
   答案是具有悖論性的:我們將發(fā)現,除非我們已認識了自己,否則不可能真正地認識他人;除非我們認識了他人,否則不可能真正地認識自己。對于這個謎一樣的問題,答案就是,認識自己和認識他人實際上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那就是認識人性。
   人性涵蓋的領域如此廣泛,所以對我們而言,擁有一幅準確描畫這個既熟悉又未經探究的領域的地圖,是非常有幫助的,擁有一種能夠說明我們是誰、我們將往何處去,從而使我們不致迷失方向的可靠工具,是非常有益的。
 
  我們相信,九型人格就是一幅人們一直在尋找的人性地圖。雖然九型人格的象征體系與其心理學理論中的許多依據一樣,十分古老,但它確實具有現實意義,因為人性是不變的。九型人格從歷史上許多豐富的精神和哲學流派那里一直傳到我們這里,它體現了我們對人性的深刻認識,其中一些認識無論在過去,還是在現在,都是我們所必需的。這里所講的九型人格理論是諸多深奧的學派關于心靈智慧的結晶,是古老智慧與現代心理學相結合的產物。它既古老又現代,體現了新舊智慧的奇妙、動態(tài)的綜合。本書的目的就是向普通讀者介紹這一著名的體系。
 
  心理學一直致力于解答一個問題,就是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人格類型學(一種對人性進行分類的方式),它不僅準確、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在理論上簡潔洗練,容易為人們所理解。自公元前5世紀的希波克拉底開始,希臘哲學家就認識到,人格總是以這樣或那樣的類型存在著。然而,一直沒有人為人性找到適當的基本范疇或者基本的類型來描述它。
   在過去的若干世紀中,人們提出了許多不同的分類法,但每種分類法都存在問題,都有不準確或相互矛盾之處。許多類型學根本無法說明人性的極端多樣性——它們適用的范疇太窄,理論太過抽象,再不就是一門心思地關注形形色色的神經官能癥,而忽視了正常的行為。研究個體的人格類型是一個巨大的理論難題,更困難的是要尋找一個體系,以說明各類型之間的相互聯系,并由此揭示人的變化和成長。在九型人格出現之前,建立一種能真正說明人性的人格類型學一直是個未解的難題。這將是本書要予以說明的。

 

歡迎關注新浪微博 @九型性格型態(tài)學-李星

在線九型人格講座視頻 https://lixing.jiangshi.org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