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十訣,是宋代圍棋大師王積薪所立。即:不得貪勝,入界宜緩,攻彼顧我,棄子爭先,舍小就大,逢危須棄,慎勿輕速,動須相應,彼強自保,勢孤取和。圍棋十訣,歷來被中外棋手奉為圭臬。
吳清源,一個出生于舊中國的圍棋神童,11歲時成為北洋軍閥段祺瑞門下棋客,以不凡棋藝養(yǎng)活家人;14歲東渡日本,初來乍到即與日本棋院大賽剛出爐的冠軍較量3天,初試牛刀結果中盤獲勝;19歲與另一名日本新銳棋手共同創(chuàng)立圍棋新布局挑戰(zhàn)陳舊的圍棋傳統(tǒng),掀起一場圍棋革命;最為輝煌的是他盛年時在13年的時間里以95盤擂臺賽式的“十番棋”挫敗當時最知名最耀眼的日本棋星,令當時日本棋壇所有成名人物全部降級,甚至有的還降兩級,創(chuàng)造了日本圍棋界的“吳清源時代”;進入老年他更是創(chuàng)造性提出“21世紀圍棋”,拋棄圍棋的功利性而升華其藝術性,揭示圍棋的高遠境界和滄桑正道。縱觀吳清源的人生軌跡,他當之無愧為世界圍棋泰斗。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吳清源在日本下棋前,總要通讀一遍《道德經》。結果,吳清源打敗了所有對手,登上了圍棋的頂峰。他說:“我的對手全是日本棋壇的杰出之士,就棋藝而言,我與他們之間幾乎沒有差別,我之所以屢屢獲勝全在于精神因素”。
日本棋壇另一位頂尖高手坂田榮男曾坦率地說:“我不認為吳先生的棋多么高超。”可是,他總是敗在吳清源的手下,弄不明白為什么。是《道德經》的“無為,無我,無欲,居下,清虛,自然”的思想,使吳清源排除了貪勝之心帶來的干擾,心境澄明,發(fā)揮了最高水平。
下棋要“不得貪勝”,人生也是如此。“不得貪勝”,其實是一種“訓心”之術。一個人如果做不到“不得貪勝”,即使才智絕高,也無法承擔重大使命。因為要駕馭天下,首先要駕馭得了自己的心。
——摘自《吳清源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