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卦象與射覆
射覆是古代一種高超而有趣的游戲?!吧洹笔遣露戎?,“覆”是覆蓋之意。射覆就是隨便將一種物件(或多個同類物)隱藏,讓射者通過占筮(或氣功遙感)等途徑,指出所藏者究竟是什么東鰲?
射覆歷史悠久?!稘h書.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shù)家射覆(顏師古注:于覆器之下而置諸物,令人暗射之,故云射覆),置守宮(壁虎)盂下,射之,都不中,朔自贊曰:‘臣嘗受易,請射之’。乃別著布卦而對曰:‘臣以為龍又無角,謂之蛇又有足,跋跋脈脈善壁,是非守宮即蜥蜴’。上曰:‘善’。賜帛十匹。復使射他物,連中,輒賜帛”。象東方朔等這樣的射覆大家歷史上不少,三國時的官輅,晉代的郭璞及梁元帝蕭繹、唐代的李淳風、宋代的邵雍等都是有史記載的一代名流,其流傳的許多筮例值得研究。易起源于卜筮,易之義理與象數(shù)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即“名物為象數(shù)所依,象數(shù)為義理而設”,從尋常的設卦現(xiàn)象之射覆入手,因小見大、由淺入深、借簡探玄,對易學的研究會有積極的意義。
一、射覆的原理--宇宙全息
生物全息論已為現(xiàn)代科學所證明,宇宙全息論這一科學、哲學理論也正逐步為人們所接受。按照宇宙全息論的觀點:宇宙中萬事萬物都具有四維立體全息性;同一體的部分與整體之間、同一層次的事物之間、不同層次與系統(tǒng)中的事物之間、事物的開端與結果、事物發(fā)展的每一個過程、時間與空間、抽象的意識、概念數(shù)字與具體的事物間……,都存在著相互全息的關系?!吨芤住分械膬蓛x、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卦象及其理論,就揭示了宇宙這個萬物一體的大系統(tǒng)中各個方面的全息性,把握了萬事萬物及每個整體與各個局部相互關聯(lián)、對應的規(guī)律性。這些規(guī)律性不僅表現(xiàn)在四時流傳、月轉(zhuǎn)星移等宏觀方面,而且表現(xiàn)在各個細小的方面。如八卦卦象,不僅表現(xiàn)了宇宙萬物在不同時刻、不同情況下的基本表演規(guī)律,還從具體的物類、對象、方向、位置、形狀、顏色、氣味乃至動作、轉(zhuǎn)換過程等諸方面進行了歸納。卦象能把一切綜合所成的狀態(tài)清楚地反映出來,人們通過卦象便能把狀態(tài)的各個細部還原出來。通過占卦而射覆就是這一規(guī)律的反映。
乍看起來,射覆無任何規(guī)律,所覆之物從一枚錢幣到一只小蟲子,從一根山雞毛到一片小樹葉,都有可能性,沒有任何明顯的參數(shù)可供推測,以形象思維和邏輯思都不會發(fā)生作用,百分之九十九猜不著,即使猜著了,也是碰上的,一般人的聰明才智在這種游戲上都不起作用。但是自古以來,易學家喜歡射覆,通過起卦現(xiàn)象推測出來,象三四時管輅,射覆竟是“百發(fā)百中”,什么原理?就是如上所述全息理論。宇宙中萬事萬物與時空、空間及人的意識、思維都是全息的,溝通、揭示其全息性的媒介就是易卦之象數(shù)。某人在什么時間、什么方位、什么次序、什么情況下隱藏什以東西,是受易理所闡述的規(guī)律性制約的;因此,特定的時間、條件下產(chǎn)生的卦象與特定的事物是相通的。正是如此,《系辭.上》:“《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現(xiàn)代人也因此稱《周易》為“宇宙代數(shù)字”。也正因為這樣,對歷代易學者來說,射覆已不僅僅是一種游戲,而是驗證及推敲易理的一種思維技術,所謂“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系辭.上》),宋代易學大師邵雍說:“觀物戲驗者,雖云無益于世,學者于此驗數(shù)而知圣人作易之靈耳。物之于世必有數(shù)焉。故,天圓地方,物之形也;天玄地黃,物之色也;天動地靜,物之性也;天上地下,物之位也”(《梅花易數(shù).觀物玄妙歌訣》)。
二、射覆的基礎--周易卦象
“易”的產(chǎn)生是古人從對宇宙萬事萬物的觀察分析、綜合提煉入手,通過抽象的卦象,概括歸納為宇宙圖式、宇宙代數(shù),以表述萬事、萬物的運動變化規(guī)律。故《系辭.上》說:“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又說:“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而占筮則是一種在不同層次上的從抽象卦象列具體事物的衍繹過程,而卦象就是歸納和推衍過程的“中介”。所謂“八卦成例,象在其中;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cè)嵯嗤?,變在其中矣;系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彼?,射覆的基礎就是沒卦而成的卦象,“象者,易之本也。”
《周易》的取象很多,主要有“八卦之象”,“六十四卦卦象”(“六畫之象”)、“像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對之象”、“方位之象”、“互體之象”等幾種,這些取象對射覆占斷起著直接的、決定的作用。
?。ㄒ唬┌素灾?
八卦是《周易》中基本的卦象,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兌。朱熹《周易本義》中編的《八卦取象歌》是:“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八卦的每一卦都是由三個“一”、“--”符號組成,“一”是陽爻,“--”稱陰爻。爻分陰陽,就給占筮中由爻畫組成的卦及其變化,賦予了萬物的屬性、結構、聯(lián)系、變化的豐富而復雜的含義,使占筮具備了高度概括和象征的功能。因為宇宙萬事萬物都是由“陰陽”產(chǎn)生、決定的,陰陽三爻作為卦象的基本因素,反映了卦象與宇宙萬事萬物的全息關系,所以《系辭.上》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生生之謂易”、“及數(shù)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由陰陽二儀而生四象,四象而后成八卦。
八卦產(chǎn)生后分別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宇宙大象,除此外八卦還分別代表了萬事萬物的情貌,正因為宇宙中萬事萬物的全息關系以八卦為媒介,所以射覆才有依據(jù)可循,所謂“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就指的這一規(guī)律?,F(xiàn)將八卦平常主要物象體系整理如下:
八卦物象體系
乾(五行屬金)
1、形狀、形態(tài):
圓的、充實的、堅硬的、精致的、完美無缺的、高檔的、光澤的、轉(zhuǎn)圈的。
2、顏色:
大赤、金黃、白。
2、數(shù)象:
一、六、四、九、百。
4、味道:
辛辣
5、動物:
龍、馬、象、獅、天鵝等。
6、靜物:
金錢(硬幣)、金玉珠寶、瑪瑙、寶物珍器、鐘表、鏡子、眼鏡、古董、文物、首飾。神物、小米、木果、瓜、臘肉、帽子、冰、雹等。
坤(五行屬土)
1、形狀、狀態(tài)
柔較的、平常的、方形的、眾多的、虛空的、粉狀的、復雜的、
2、顏色
黃、灰白
3、數(shù)象
二、八、五、十、萬
4、味道
甜
5、動物
牛、母馬、百禽(鷗、鴉、鴿等)、雌性動物、地下蟲類、子母牛類。
6、靜物:
衣服被褥、布帛制品、婦女用品,灰、土、水泥、磚、沙器、陶瓦制品,米、玉米、五谷雜糧、面粉、食品、肉類、飴糖,袋、包、箱子、塑料瓶、袋,紙張、書、文章、紙箱、大車、轎子,海綿、腐草、柄把等
震(五行屬木)
1、形狀、形態(tài):
外虛內(nèi)實的,上虛下實的、上大下小的、有聲有響的、粗糙的、移動滑行的。
2、顏色
青、綠
3、數(shù)象
三、四、八。
4、味道
酸
5、動物:
龍、善鳴異足之馬、駝、鹿、鷹、鶴、鵠、白鷺、云雀、金絲雀等善嗚之鳥,蜂、螞蚱等百蟲。
6、靜物
鮮花、嫩芽、綠葉、蔬菜、竹子、蘆葦?shù)榷喙?jié)之物、樹木、柴草,青綠色之物,樂器、音響、電話、廣播、鬧鐘、鼓、鞭炮,車類、大炮、長槍、劍,裙子、褲子,蹄、筋、鮮肉,仰盂、碗等。
巽(五行屬木)
1、形狀、形態(tài)
直的、長形的、條形的、薄形的、細長的、飄動的、輕的、浮的、上粗下細(尖)的、所態(tài)的、精巧的、細死致的、外剛內(nèi)柔的。
2、顏色
藍、青、碧、潔白
3、數(shù)象
五、三、八、四
4、味道
酸、澀
5、動物
雞。鴨、鵝、蛇、地蟲(蚯蚓等)、山林禽蟲,蝶、晴蜓、帶魚。鱔魚等細長魚。
6、靜物
木類、木制品、竹葉、枝葉,白茅、蘭花,纖維品、線、絲、繩子、麻,扇子類、刀爺類,蚊香、木香、香料、草藥、中成藥,楊柳、海帶、香椿、臭椿,錐子,筆、旗桿,羽毛、腰帶、氣球、船類、床,長條桌柜、下面有口之器物等。
坎(五行屬水)
1、形狀、狀態(tài)
彎曲的、輪形的、弓形的、凹陷的、流動的、實芯的、有芯的、有孔的、外柔內(nèi)硬的等。
2、顏色
黑、紫
3、數(shù)象
一、六
4、味道
咸
5、動物
鼠、豬、狐貍、水鳥、魚類、水中之物、四足動物、養(yǎng)脊之馬、脊椎動物等。
6、靜物
酒、油、醋、醬油、飲料、藥水、鋼筆水、石油等液體物質(zhì),脂肪、染料、涂料,藥品、毒物、鹽、酒具、刑具、輪子、塑料膠圈、弓箭、湯盤,蒺藜、從棘,棗、梅子、李子、杏、桃等帶核之物,計算器、磁盤、錄音帶、錄相帶、影蝶帶、鐵餅等圓形、弓形物等。
離(五行屬火)
1、形狀、形態(tài)
美的、有花紋的、網(wǎng)狀的,明亮的、發(fā)光的、發(fā)熱的、干燥的,外硬內(nèi)柔的、帶殼的、外實內(nèi)虛的、中間洼陷的,升發(fā)的、膨脹的等。
2、顏色
紅、花色、斑駁、赤、
3、數(shù)象
三、二、七、九
4、味道
苦、辣
5、動物
鳥、雉、鳳凰、孔雀、鶉等羽毛美麗的鳥類,金魚、熱帶魚、蝦、蟹、螺、貝類、龜、鱉、飛鳥、螢火蟲、變色龍等。
6、靜物
字、畫等美術品,報刊、雜志、各種圖書、文書、信件、印章,影視等電器產(chǎn)品;照像機、攝影機、錄像機、電影機、印刷機、復印機、打印機,貨幣(紙幣)、股票、證券,廣告、獎狀、化妝品、花瓶、裝飾品、標本,火柴、打火機、火爐,屏風、簾子、幕、旗幟、網(wǎng)袋、瓶類、籠,花、楓、胡蘆、瓜瓢、干肉、果鋪、燃燒物品,窗戶,霓虹燈等。
艮(五行屬土)
1、形狀、狀態(tài)
塊狀的、硬的、靜止的、上硬下軟的、堅固的、穩(wěn)定的。
2、顏色
黃、棕、棕黃、咖啡色
3、數(shù)象
七、五、十、八
4、味道
甜
5、動物
虎、狗、鼠、狼、熊、喜鵲、鶩、鶻等黔喙之物、爬蟲類、昆蟲、家畜等尾巴突出之動物。
6、靜物
石塊、土塊、巖石、臺階、石碑、石刻,凳子、箱子、柜子、桌子、柜臺、床、座位、門坎、階梯、墻壁,傘、錢袋、鞋、手套,磁器、復杯(碗),硬木,硬果實,土生之瓜果、藤生之瓜果等。
兌(五行屬金)
1、形狀、形態(tài)
破的、壞的、凹的、損舊的、可吃的、帶口的、小的、碎的、金屬的、上柔下剛的,被刀爺砍削的、機器加工過的等。
2、顏色
白
3、數(shù)象
二、四、九、七
4、味道
辛辣
5、動物
羊、豹、豺、猿猴、水鳥、鷺鷥、兔子、小動物、沼澤動物等。
6、靜物
金屬物、金屬幣、刀劍、剪子、帶尖金屬用具、銅錢,瓶子、罐子、酒盞、等帶口之物,樂器、玩具,破損物、欠缺物、修理品、廢物、無頭物、石榴、胡桃、灌木、濕草等物。
以上是按八卦屬性大體對物類及其顏色、形態(tài)、狀態(tài)、象數(shù)進行分類例舉,從中可以看出各類事物間的同構聯(lián)系。這些是射覆的基礎。但是萬物的復雜性,僅憑一個八卦之象而斷其各方面的特點、概其全貌,這是不容易的。如只看一個乾卦,可斷其為金屬之物、圓物,也可斷之為冰雹,還有可能是鏡子、甚至是帽子等物,這些物品雖都具有乾卦的主要卦象特點,但還有許多其他的特性卻是乾卦象所不具備的,必須還要借助其他卦象才能得以充分體現(xiàn),而由八卦進一步發(fā)展產(chǎn)生的六十四卦卦象更使物象具體化,使射覆在占斷上有了更詳細、明確的依據(jù)。
(六十四卦卦象)
八卦又叫“八經(jīng)卦”,是由“--”、“-”二爻產(chǎn)生的“小成之卦”六十四卦相對而稱為“別卦”,又叫“大成之卦”。單獨的經(jīng)卦不能占筮,占筮卦為“六畫之卦”。正如《說卦》中所云:“易六畫而成卦,易六位而成章。”
六爻卦的生成有兩種途徑。一種是以古老的占筮法為主,用著草分二、掛一、揲四、歸奇,經(jīng)過此四營而為一變,經(jīng)三變而成一爻,一爻一爻上加而成六爻,凡經(jīng)十八變,即《系辭》上所說“十有八變而成卦”(具體方法詳見于后)。所成六爻自下而上,依次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陽爻稱“九”,以九為陽數(shù)也;陰爻稱“六”,以六為陰數(shù)也。一個別卦的陽爻自下而上稱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陰爻自下而上稱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另一種是后來產(chǎn)生的兩經(jīng)卦上下重疊組合的起卦方法,又稱“重卦”。重疊的上下兩個經(jīng)卦,下邊的稱“內(nèi)卦”,上邊的稱“外卦”。春秋時期稱內(nèi)卦為“貞”,外卦為“悔”。宋代以后又有“體”、“用”之分。六十四卦即以每一經(jīng)卦為內(nèi)卦、其上配一經(jīng)卦或每經(jīng)卦為外卦、其下配一經(jīng)卦而成。如以乾經(jīng)卦為內(nèi)卦,以坤經(jīng)卦為外卦,重疊而成為泰卦;反之,以乾經(jīng)卦為外卦,以坤經(jīng)卦為內(nèi)卦,重疊而成即為否卦。人們習慣在稱六十四卦時,在卦名前冠以外卦和內(nèi)卦的卦象,如泰卦,外坤為地,內(nèi)乾為天,故泰卦稱“地天泰”卦。六十四卦中,內(nèi)外同由一經(jīng)卦組成的重卦共有八個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稱為八純卦,俗稱“卦頭”。
由兩經(jīng)卦兩兩組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排列順序有多種?!吨芤住分械呐帕许樞蚴牵?
1、乾 2、坤 3、屯 4、蒙
5、需 6、訟 7、師 8、比
9、小畜 10、履 11、泰 12、否
13、同人 14、大有 15、謙 16、豫
17、隨 18、蠱 19、臨 20、觀
21、噬嗑 22、賁 23、剝 24、復
25、無妄 26、大畜 27、頤 28、大過
29、坎 30、離(以上為上經(jīng)三十卦)
31、咸 32、恒 33、遁 34、大壯
35、晉 36、明夷 37、家人 38、睽
39、蹇 40、解 41、損 42、益
43、訣 44、女后 45、萃 46、升
47、困 48、井 49、革 50、鼎
51、震 52、艮 53、漸 54、歸妹
55、豐 56、旅 57、巽 58、兌
59、渙 60、節(jié) 61、中孚 62、小過
63、既濟 64、未濟(以上為下經(jīng)三十四卦)
查《周易》中六十四卦卦、爻辭即按這一順序。
另外,六十四卦以八純卦為首定為八宮,每宮根據(jù)首卦從第一爻變起,變七次而產(chǎn)生七卦,與首卦組成每宮八個卦。其具體變法以坤宮為例:第一卦為坤純卦,初爻變而成地雷復,為坤宮第二卦;復卦第二爻變面成地澤臨,為坤宮第三卦;臨卦第三爻變而成地天泰,為坤宮第四卦;泰卦第四爻變而成雷天大壯,為坤宮第五卦;大壯卦第五爻變而成澤天訣,為坤宮第六卦;訣卦再變,卻不能向上變,因為每宮純卦之上爻為宗,是根,所以只能向下退而變之,這樣訣卦第四爻再變而成水天需,為坤宮第七卦,又稱“游魂卦”;需卦再退而變之時,內(nèi)三爻全變,以恢復純卦內(nèi)經(jīng)卦之原貌,而成水地比,這是坤宮第八卦,又稱“歸魂卦”。其他七宮變法同此。
八次的次序是以乾卦為首本著坎北、離南、震東、兌西的方向,按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排列,即乾、坎、艮、震、巽、離、坤、兌,也就是按的“文...卦次序”(又稱“后天八卦次序”)。其中,乾坎艮震又稱陽四宮,巽離坤兌又稱陰四宮。六十四卦在八宮的分配及次序如下:
乾宮:乾、女后、遁、否、觀、剝、晉、大有;
坎宮:坎、節(jié)、屯、既濟、革、豐、明、夷、師;
艮宮:艮、賁、大畜、損、睽、履、中孚、漸;
震宮:震、豫、解、恒、升、井、大過、隨;
巽宮:巽、小畜、家人、益、無妄、噬嗑、頤、蠱;
離宮:離、旅、鼎、未濟、蒙、渙、訟、同人;
坤宮:坤、復、臨、泰、大壯、訣、需、比;
兌宮:兌、困、萃、咸、蹇、謙、小過、歸妹。
以上敘述六十四卦的產(chǎn)生及有關的排列次序??梢钥闯隽呢赃h比八經(jīng)卦復雜的多了。六十四卦每卦都有了“群”象,每象都有了“群”義。即它對事物不只是含有重復的兩種形象、兩種意義,而且包含了多種事物形象和多種意義。如火天大有卦,不駐是金火相通,或者天上紅日高升、萬物普照、大有之象;還有中女、少女遇老翁之象;還有戈兵在外有害于內(nèi)之象;還有“大車以載”之象;例象還有“同人于門”、“伏戎于莽”、“乘其塘”等象。從六爻來看:有天、有地、有人;納甲而有五行、六親(父母、兄弟、官鬼、妻財、子孫)及世應等象。對一個事物來說,它從不同的方面表現(xiàn)了這一事物的特點,如形狀、狀態(tài)、顏色、性質(zhì)、功能等。例地天泰卦,對一個物件來說,不僅內(nèi)圓外方、外柔內(nèi)硬(乾為圓、為剛,坤為方、為柔),還有大赤(乾為大赤)、黃(坤為黃色)、青(互卦震為青色)等色;還表示外為布囊之物,內(nèi)為金屬之物等。所有這些都體現(xiàn)在“群”象、群義上。具體說來,六十四卦主要有“像形之象”、“大象之象”、“互體之象”、“爻位之象”、“倒象”、“錯象”等,這些對射覆占斷都至關重要。
1、象形之象
漢字是由古象形文字發(fā)展來的,八卦、六十四卦同樣都有象形之意,也可以說是一種象形文字,就是因為它是古人觀象于天、觀法于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而作的。如離有網(wǎng)罟之形,兌有頭上開口之象。頤,兩端兩陽,如人之上巴下巴,中央四陰又如牙齒,中空兩實,為人口之象;上卦艮,艮止不動,下卦雷,震動不已,如人口之吃飯。所以卦辭說:“觀頤,自求口實”。射覆如遇此類卦象可直接斷為可食之物,這是卦如象形的妙處。再如鼎卦,其名之所以稱為“鼎”,大概就是因為該卦六個爻畫具有“鼎”之形象:初六爻兩短橫象“鼎”之足;九二、九三爻及九四爻為乾金而大象“鼎”之腹;六五爻象“鼎”耳,上九爻象“鼎”之鉉。
2、大象之象
“大象之象”,即將一個六畫之卦看作一個大經(jīng)卦之象。如雷天大壯卦,整個卦象可看作為一個雙畫的大兌象,初九、九二爻作兌之初爻,九三。九四爻作兌之中爻,六五、上六爻作兌之上爻。這樣再以兌卦之象而斷物之形態(tài)、顏色等可令人出乎意外的準。其他的“大象之象”如地澤臨卦可看作大震之象,天山遁卦為大巽之象,風地觀卦可看作大艮之象,雷山小過卦可看作大坎之象,風澤中孚卦可看作大離之象。再如山雷頤卦也可看作大離之卦等等。
三、射覆的起卦方法
?。韵笈c理數(shù)、時空
射覆的基礎是卦象,射覆、占卜是靠分析卦象而得出結論的。那么,卦象和事物是如何發(fā)生具體聯(lián)系的呢?即具體的事物是中何顯示出相應的卦象呢?這主要是體現(xiàn)在卦象與理數(shù)時空的關系上,從本質(zhì)上說是宇宙萬事萬物與理數(shù)、時間、空間及卦象等之間的全息關系。
(一)卦象與理數(shù)
數(shù)的概念是人類在生產(chǎn)和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數(shù)既是抽象的,也是具體的。萬事萬物都與數(shù)有著密切的關系,不僅僅是數(shù)目、計量的關系,而且還有“質(zhì)”的關系;事物的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性與“數(shù)”密切相關,或者說體現(xiàn)在定“數(shù)”上。“數(shù)”與時間、空間一樣,都是事物存在的形式。易學中研究的事物與“數(shù)”的關系,與我們?nèi)粘Kv的“數(shù)”不同,與現(xiàn)代的“數(shù)學”中所研究的“數(shù)”不同,是指“理數(shù)”,“自然之理”,所謂“理者,數(shù)而已矣”。所以古代的卜筮、六壬、奇門、星占、命相、堪輿等學說都稱為“術數(shù)學”。
象和數(shù)是易學中兩個最重要的范圍,歷史上研究二者及其關系的學派被稱為“象數(shù)派”。關于二者的關系,很早就有人論及?!蹲髠?僖公十五年》韓簡侍說:“筮數(shù)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數(shù)?!碧拼讓W家孔穎達解釋說:“筮之用揲著以為卦,是筮以陰陽著策之數(shù)而告人也。凡是動植飛走之物,物既生訖,而后有其形;既為形象,而后滋多;滋多而后始有頭數(shù)。象生而后有數(shù),是數(shù)因象而生也。若易之卦象,則是因數(shù)而生,故先筮而后得卦,是象從數(shù)生也”。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象”與“數(shù)”的關系是:先有物象而后有數(shù),由數(shù)又產(chǎn)生卦象;而占斷則是通過卦象和數(shù)去推斷具體物象。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象”與“數(shù)”實際上是同時產(chǎn)生的,二者不可割裂,有象必有數(shù),有數(shù)也必然有象。正如陰陽二儀,同由太極所生,而不分先后也。觀陰而可知陽,觀陽亦可知陰。
1、理數(shù)種種
?。?)大“道”之數(shù)
戰(zhàn)國時期哲學家老子曾說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边@句看似簡單,但卻包括深邃的哲學名言,概括了宇宙產(chǎn)生、發(fā)展的過程。易學的數(shù)也是如此,從無到有,從“0”到“1”,從“1”到“2”,從“2”到“3”……。也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為“1”生兩儀,由陰陽一兩儀而成三畫之八卦而類萬物。具體地說,宇宙是個大極,DNA是個太極,生命最小的形態(tài)場也是個大極,……它們都孕育著兩儀,進一步發(fā)展而生成眾多?!吨芤?系辭上》中說:“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句話與老子所說在其哲學意義的表達上是完全一致。
?。?)天地之數(shù)
《周易.系辭上》說:“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shù)五,地數(shù)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凡天地之數(shù)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十以內(nèi)的數(shù)玉凡而具有神秘的意義,其中有五個奇數(shù):一三五七九;五個偶數(shù):二四六八十。奇數(shù)為陽,為天數(shù);偶數(shù)為陰為地數(shù)。天數(shù)相加:1+3+5+7+9=25;地數(shù)相加:2+4+6+8+10=30;天地數(shù)相加:25+30=55。古人通過這些數(shù)字的奇偶對立關系,以反映天地萬事萬物的聯(lián)系性。占筮就是通過數(shù)的演算而得到卦,而通過卦象推斷具體的事物及其之間的關系。
(3)河.洛之數(shù)
為體現(xiàn)十個天地之數(shù)的神秘和變化,古人創(chuàng)作了《河圖》、《洛書》。
相傳伏羲時有龍馬出孟河,其背有點,二、七在前,一、六在后、三、八在左,四、九在右,五、十居中。其表意為:中央五,象五行;一、六在左,象北方壬癸水;二、七在六,象南方丙丁火;三、八在后,象東方甲乙術;四、九在右,像西方庚辛金;五、十居中,象中央戊己土。五方各有一個天數(shù)和地數(shù),總數(shù)為五十五。《系辭上》中有“大衍之數(shù)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二句,對此有多種解釋,其中有一種解釋為,原文當為“大衍之數(shù)五十有五”,脫“有五”二字,此為河圖中天地之總數(shù),因為一個重卦有六爻,故從五十五中減去六,而且四十九?!逗訄D》中,天地數(shù)所顯示的的五行是按順時針方向轉(zhuǎn)以相生,為先天之體。
又相傳大禹治水時,有神龜出洛河,其背有紋,為“洛書”。《尚書.洪范》中說:“天與禹洛生書,神龜負文而出,列于背,有數(shù)至于九”?!奥鍟比↓斨螅溆浄ㄊ牵捍骶怕囊?,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九位九數(shù)為九宮。對應后天八卦,具體對應是:坎一為水,坤二為土,震三為木,巽四為木,中五為土,乾六為金,兌七為金,艮八為土,離九為火。其對應天干五行是:壬水一,丁火二,甲木三,辛金四,戊己土五,癸水六,丙火七,乙木八,庚金九。以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相克,后天用事。其中沒有地數(shù)十。但已寓于眾數(shù)之中,這是因為其無論相對的兩角或兩邊,相加之和皆為十。同時,每個邊天地數(shù)之和、每條對角線天地數(shù)之和都是十五,充分體現(xiàn)了天地萬物陰陽平衡的協(xié)調(diào)的原理。
(4)生成之數(shù)
東漢易學家鄭玄在注釋《系辭》中說:“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東,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边@是指《河圖》而言的。又說:“陽天耦,陰無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與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與地二并;地八成木于東,與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與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與天五并也?!边@里一二三四五為“生數(shù)”,六七八九十為“成數(shù)”。“生”表示產(chǎn)生,“生數(shù)”即可以生萬事萬物;“成”表示完成,“成數(shù)”即為完成之數(shù)。生數(shù)成數(shù)與五行、五方、八卦相配,即可概括萬事萬物,其數(shù)的千變?nèi)f化,即可概括萬事萬物運動變化。古典占筮法用著草演算卦象的方法就是用了“成數(shù)”的“六七八九”四個數(shù)。此四數(shù)對應“四象”,六為老陰,七為少陽,八為少陰,九為老陽?!兑拙?乾鑿度》中說:“易一陰一陽而為十五之謂道。陽變七之九,陰變八之六,亦合于十五”。故太一(乙)取其數(shù)以行九宮,四正四維皆合十五。此又正合《洛書》之數(shù),即老陰六加老陽九、少陰八加少陽七正好合為十五,這就與“一陰一陽合而為十五”的“太一之道”或太極之道吻合??梢姡韵笱菟阒杏昧甙司胚@四個數(shù)代表陰爻和陽爻不是偶然和任意的,它反映了古人深邃的象數(shù)觀、理數(shù)觀。
(5)八卦序數(shù)
先天八卦序數(shù):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這個順序數(shù)是按先天八卦或“伏羲八卦次序”排列的。從乾南到離東達震東北;又從東北到巽西南,經(jīng)坎西,回到坤北。從乾到坤,所走的線路正是太極圖的S線路,也是一條生命線路。這個序數(shù)是先天之數(shù),邵雍的《梅花易數(shù)》的數(shù)字起卦法就是以此數(shù)演算起卦,由數(shù)得象。即在占卦時,直接將八卦序數(shù)視為實數(shù),把一與乾卦對應、二與兌卦對應、三與離卦對應、四與震卦對應、五與巽卦對應、六與坎卦對應、七與艮卦對應、八與坤卦對應,由數(shù)直接得出卦象。
后天八卦序數(shù):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這個次序是按后天八卦或“文...卦次序”排列的。即先由坎北向坤西南,再向震東、巽東西,經(jīng)中宮至乾西北、兌西,再向艮東北,最后至離南,形成后天宇宙場。后天八卦之數(shù),正合洛書九宮之數(shù),是由卦象推數(shù)的重要依據(jù)。古代風水術中推人之命即以此序。
2、數(shù)字起卦方法
(1)大衍之數(shù)與揲著起卦法
揲著起卦法是最古老的起卦方法?!爸笔侵钢荩ń裢ǚQ蚰蜒草或鋸齒草),占卜時用其莖揲著,就是數(shù)著草的數(shù)目,把它分成幾份,進行演算以來占卦,進而得出卦象。
《系辭上》中說:“極數(shù)知來之謂占?!本褪侵竿ㄟ^揲著之法,盡天地大衍之數(shù)的演算來起卦,以推知事物。并論述了演卦過程及其含義:“大衍之數(shù)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指兩儀);掛一以象三(指三才);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指(手指之間)以象閆;五歲再閏,故再指而后掛?!枪仕臓I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具體操作過程是:
準備階段:取著草五十根(或五十五根),也可用火柴棍、竹棍等代替。抽出一根(用五十五根時抽出六根)不用,占筮時只用余下的四十九根。
一變:
①將四十九根著草莖(或其他物)任意分為左右兩份(“分而為二以象兩”)。
②從右邊部分取出一根(策),夾于左手小指、無名指間(“掛一以象三”)。
?、蹖⒂疫叢糠质O碌牟撸克牟咭唤M分之(“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數(shù)到最后,或余一策、或余二策、三策、四策,把余策夾在無名指與中指之中(“歸奇于指以象閏”)。
?、軐⒆筮叺牟糠炙牟咭唤M分數(shù)之,數(shù)到最后余一至四策,將這些余策夾在中指與食指向(“五歲再閏”)。
?、莅阎搁g所夾之策合起來放到一旁(“再指而后掛”)。
以上為一變,所余之策為四十或四十四。
二變:
⑥把一變所余之策四十或四十四再任意分成兩份,如①
⑦再掛一,如②所述
?、噢樗?、歸奇,如③、④
⑨再指而后掛,如⑤。
以上為二變,所余之策為三十二,或三十六、或四十。
三變:
?、鈱⒍兯嘀叻謨煞?,如①。
?、蠏煲?,如②
⑿揲四、歸奇,如③、④。
⒀再指而后掛,如⑤
以上為三變,最后所余之策或為二十四,或為二十八,或三十二,或三十六。以四來除,其商或六,或七,或八,或九。六為老陰,功陰爻,為變爻,又稱“交”;七為少陽,畫陽爻;八為少陰,畫陰爻;九為老陽,功陽爻,也為變爻,又稱“重”。
這樣,經(jīng)過三變,才得出一個爻畫。一個“大成之卦”六個爻,就得經(jīng)過十八變。漢代乃至隋唐以前,占筮、射覆主要是此種方法起卦。如本文一開始提到的西漢時的東方朔就是靠“別著布卦”而猜中壁虎的。
隋唐以后人們常用的占筮辦法是以錢代著。這也就是“火珠林推卦法”。唐代賈公彥在《周禮疏》中說:“但古用木畫地,今則用錢。以三少(背面)為重錢,重錢則九也;三多(正面)為交錢,交錢則六也,兩多一少為單錢,單錢則七也;兩少一多為折錢,折錢則八也”。這樣,自下而上,用雙手搖動后擲開銅錢,看其正、反面排列情況,而定六爻之陰陽動變,從程序上就簡化的多了,六次可成一卦。
但是,“揲著起卦”的古典占筮法與“以錢代著”的“火珠林推卦法”在斷卦主法上卻是有差別的。即揲著起卦后,除參考卦爻辭外,主要通過分析卦象來推斷所測之事、物。而“火珠林推卦法”,根據(jù)“納甲”原理,對六爻配以干支、五行、六親、世應等因素,主要通過分析其爻與爻之間、爻與日支、月支之間的生、克、沖合等種種關系來推斷所測之事、物。本文所述的射覆起卦方法主要是“揲著起卦法”和宋代邵雍所創(chuàng)的“梅花易數(shù)”起卦法,“以錢代著”的“納甲占筮法”不再細述。
(2)“梅花易數(shù)”與數(shù)字起卦法
“梅花易數(shù)”是北宋大易學家邵雍(字康節(jié))發(fā)明的不同于“大衍之數(shù)”和“火珠林”起卦方法的另一種更靈活、更實用的起卦方法。它不同于只為求卦象而不管數(shù)地一般簡捷方法,又脫離了大衍之數(shù)起卦的繁瑣方法,卻集中了二者的長處,真正達到了數(shù)與象的統(tǒng)一,是占筮學的又一次重大轉(zhuǎn)折和突破。其基本方法可用“卦以八除,爻以六除”兩句來概括。
《梅花易數(shù)》一書中說:“卦以八除。凡起卦不問數(shù)多少,即以八作卦數(shù)。過八數(shù)即以八數(shù)退除,以零(余)數(shù)作數(shù)。加一八除不盡,再除二八、三八,直除盡,以零數(shù)作卦。如得八整數(shù),即‘坤’卦,更不必除也。凡起動爻,以重卦總數(shù)除六,以零作動爻。如不滿六,止用此數(shù)為動爻,不必再除。如遇六數(shù)則除之,一六不盡,再除二六、三六,直除盡以零數(shù)作動爻。若一爻動,則看此一爻,是陽爻則變陰爻,陰爻則變陽。取爻當以時加之?!?
“梅花易數(shù)”成卦的特點:其一,是由兩個八卦之象由上而下相重而成,而不是由下而上一爻一爻地相加六次而成。其二,是成卦之后六爻中只有其中一爻是動爻,而且必然有一爻是動爻,而沒有兩個以上的動爻。其三,在斷卦方法上也比較簡明。除了依據(jù)動爻查《周易》卦爻辭外,主要分咖哩 卦之體用、動變及互體,根據(jù)五行生克來進行判斷。一般來說,在一個六爻卦中,上下兩個卦象,無動爻的為靜象為體,有動爻的為動象為用,并且生出變卦形成之卦。一個六爻畫卦中的上下兩個卦象的體用關系在五行表現(xiàn)上五種,即體生用、體克用、用生體、用克體、體用比合。除此之外還有互體與體用的關系,變卦與體用的關系等等。
“梅花易數(shù)”直接用數(shù)來起卦的內(nèi)容很多,主要有:年月日起例、物數(shù)占、聲音數(shù)占、字的筆劃數(shù)占和字數(shù)占、丈尺寸數(shù)占等等。如“物數(shù)占”:見有可數(shù)之物、即用可數(shù)的物數(shù)為重卦的上卦,并用當時時數(shù)為重卦的下卦,用重卦之數(shù)加上時數(shù)除以六以定動爻。“聲音占”:凡聞聲音,數(shù)得幾數(shù),起作上卦,加時數(shù)配作下卦。又以聲音,如聞動物鳴叫之聲,或聞人敲擊之聲,皆可作數(shù)起卦。“丈尺數(shù)占”:丈尺之物,以丈為上卦,尺數(shù)為下卦,合丈尺之數(shù)取爻。又如“字數(shù)占”:凡見字數(shù),如停勻,即平分一半為上卦,一半為下卦:如字數(shù)不勻,即少一字為上卦,取“天輕清”之義,以多一字為下卦,數(shù)“地重濁”之義。
例《鄰夜扣門借物占》(《梅花易數(shù)》):“冬夕酉時,先生方擁爐,有扣門者,初扣一聲止,繼而又扣五聲,且云借物。先生令勿言,其子占之,誠所借何物。以一聲屬乾為上卦,以五聲屬巽為下卦,又以一乾五巽共六數(shù)。加酉時十數(shù),共得十六數(shù),以六除之,二六一十二(余四),得天風‘女后’,第四爻變巽;互見重乾,卦中三乾金,二巽木,為金木之物也,又以乾金短而巽木長,是借斧也。子乃斷曰:‘金短木長者器也,所借鋤也?!壬唬骸且?,必斧也’。聞之,果借斧。其子問何故。先生曰:‘起數(shù)須明理。以卦推之,斧亦可也,鋤亦可地;以理推之,夕晚安用鋤,必借斧。蓋斧切于劈柴之用耳。推數(shù)又須明理,卜占之切要也。’”
?。ǘ┴韵笈c時空
時間與空間是事物存在的根本形式之一。萬事萬物都是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中產(chǎn)生、消亡,運動、變化的。萬事萬物都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特定的時空也就體現(xiàn)了特定的事物特征及變化發(fā)展規(guī)律?!坝钪妗币辉~,“宇”是指無限的空間,宙是指無限的時間。說《周易》是“宇宙代數(shù)學”,就是指《周易》的卦象體系,既包含了無窮的時間性,也顯示了無限的空間性,并且它將萬事萬物與時間、空間有機地聯(lián)系到一起、統(tǒng)一到一起,形成了一個多維全息關系。正是如此,通過一定的時間或者空間來求得卦象來聯(lián)系特定的事物及其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這正是易學占筮、射覆的奧妙所在。時間起卦法和空間起卦法就是這一奧妙的反映。
從全息論角度來看,時間與空間構成了時空全息網(wǎng)。從時間來說,宇宙中萬事萬物在其時間流程上是時時全息的,每一時刻的時間結構都是同一的。最后的東西包含著最初的東西,最初的東西經(jīng)過一定的時間變化就發(fā)展成為最后的東西,也就是開端與結果全息,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這一原理的深刻反映。從空間角度來說,空間與物質(zhì)也是全息的,不僅物質(zhì)的空間結構是空間本身結構的某種程度的表達,而且每一空間量子都包含著整個物質(zhì)世界的信息。在同一體的部分與整體之間的空間結構上存在著全息對應關系,任何部分都是一個潛在的個體。同時,同一層次的事物之間在空間結構上也存在著全息關系,每一個個體都與它所在的那個層次的所有個體具有相同的結構、功能和信息。所謂“方以類聚”,即是這一規(guī)律的反映。
宇宙即是時空的交合,時間是空間的縱面分布,空間則是時間的橫向排列,二者一動一靜,一虛一實,構成了一個立體坐標系。這個立體坐標系每一個時空交點,便是一個具體的事物,萬事萬物運動、發(fā)展、變化的軌跡,都會在這一主體坐標系上反映出來?!耙磺幸詴r間、地點、條件為轉(zhuǎn)移”這不僅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活的靈魂,也是中國術數(shù)學中本質(zhì)的內(nèi)涵。《周易》的預測原理也就是這一本質(zhì)內(nèi)涵的反映。
1、時間起卦法
時間起卦法也是邵雍大師發(fā)明的以年、月、日時數(shù)起卦的一種重要方法。其主要內(nèi)容是:
年、月、日數(shù)相加除八后,余數(shù)為上卦,年、月、日、時數(shù)相加除八,余數(shù)為下卦;年、月、日、時數(shù)相加除六,余數(shù)為動爻數(shù)。
其年、月、日、時全用農(nóng)歷。月數(shù)與日數(shù),即農(nóng)歷的每月、每日之數(shù)。年、時數(shù)取法如下:
年數(shù):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時數(shù):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取數(shù):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月、日、時起卦法是射覆最主要的方法。如果在同一時辰內(nèi)射覆數(shù)次,那么在起卦時還要加上每次的次序數(shù),一般來說,第一次不加,從第二次起,依次加2、3、4……。
如農(nóng)歷辛未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戌時,在李某某老師家里,連續(xù)躲覆數(shù)次,其卦象如下:
第一卦得火水未濟之雷水解。
卦象分析:外卦離變震木,木四火生;又內(nèi)卦坎水生變卦震木。此物從外屋得來,柔軟、木性,有水分,碧白色,可食,為蔬菜之類。果然,為半截蒜苔。
第二卦得風地之風水渙
卦象分析:外巽木,為草木類,碧綠色,內(nèi)坤變坎水,為柔物;巽體、坤用,體克為破碎物;坤土變坎水,有水分,或可食,仍為蔬菜類。果然,為一片白菜葉。
第二卦得水天需之水澤節(jié)
卦象分析,內(nèi)卦乾金變兌金,為金屬物,體用金水相生為完整物,兌為與瓶有關,坎為與水有關。乃是茶杯蓋。
2、空間起卦法
空間起卦法即直接根據(jù)人或物及其所在的方位進行起卦。如某年某月某日,某人直接從東而來,進門后,向南一拐,讓測其手中之物。根據(jù)來人方位,東為震屬木,南為離屬火,木長火短,藏于手中,火柴棒之類是也。
根據(jù)人或物及其方位起卦進行預測,邵雍大師稱之為“端法后天起卦?!逼浞椒ㄊ牵骸耙晕餅樯县苑轿粸橄仑?,合物之數(shù)與方卦之數(shù),加時數(shù)取動爻。”
如《梅花易數(shù)》中的《老人有憂色占》:“巳丑日卯時,偶在途行,有老人往巽方,有憂色。問其何以有憂。曰:‘無’。怪而占之。以老人屬乾為上卦,巽方為下卦,是天風‘女后’。又以乾一巽五之數(shù)、卯時四數(shù),總十數(shù),除六,得四為動爻,是天風‘女后’之巽為風。《易》曰:‘包魚,兇’是《易》辭不吉矣。以卦化之,巽木為體,乾金克之;互卦又見重乾,俱是克體,并無生氣,且時在途行,具應速。遂以成卦之數(shù)中分布取其半,謂老人曰:‘汝于五日內(nèi),謹慎出入,恐有重禍。’果五日,此老赴吉席,因魚骨鯁而終。”
又如《斷易玄機》(平原子著)中的“風席簾占”:己巳年冬月午時,靜坐讀書,忽風從南來吹動門簾,覺而有卦。風為巽為上卦,南為離為下卦,得風火家人卦,互離坎,變益卦?!掇o》曰:‘家人(口高)(口高),悔,吝,婦子嘻嘻,終吝’。斷曰:明日巳時來一心肝有病的道人。巽為體為仙道,家人為同行之人。互卦坎水克離火,離為心,故心有病。體生離火,為池氣之象,巽木為肝,肝主眼,故而眼多淚。
以上列舉了幾種主要的起卦方法。除此以外,周易的起卦法法是很多的,特別是《梅花易數(shù)》中還有很多的隨機起卦法,使起來也更加靈活,但這必須對萬事萬物及其周易卦象融會貫通、熟記于心,才能達到運用自如的高境界。
總之,通過卦象來射覆,這是運用周易理論進行實踐的一種高超技術,既不能把它看成是騙人的魔術,也不能僅僅看作是一種簡單的游戲,射覆現(xiàn)象深刻地反映了理、數(shù)、時、空與萬事萬物及其周易卦象的全息性聯(lián)系,同時也深刻地說明了“易與天地準”這一事實,所以值得我們深入地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