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羅明講師,羅明聯(lián)系方式,羅明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中華講師網(wǎng)特聘講師
41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羅明:成功親子教育的八大智慧
2016-01-20 40859
沒有教育智慧,一切方法都是枉費。方法具體了才好用,可是越具體的方法適應的范圍越窄。只企求具體的方法而不追求對教育更深的理解往往徒勞無功,因為家庭教育畢竟比刷盤子更需要靈活運用,缺乏對教育基本的理解,告訴他們?nèi)绾巫鲆彩菬o用的。孩子身上的問題往往源自父母頭腦中的問題,父母頭腦中的問題不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也無從談起。不會思考和功利心態(tài)是大部分父母的致命傷。所以,我們注重教育方法的探討,更要注意教育智慧的啟蒙。智慧一 懂得孩子需要什么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孩子怎樣才會“好”。如果說“好”意味著成功和幸福,那么,孩子需要具備什么素質(zhì)才能爭取到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呢?許多父母盡把教育目標鎖定在“考大學”上,事實上,并非只有上大學才有機會,也并非上了大學就一定有機會。只注重學歷的追求,實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健康的人格、積極達觀的態(tài)度、適應環(huán)境和把握機會的能力等才是人生幸福的最基本的保障。智慧二 懂得自己的言行對孩子意味著什么不必刻意觀察,孩子就感受到我們太多的東西;不必刻意模仿,孩子就模仿了我們太多的態(tài)度。我們想要怎樣并不重要,孩子從我們的行為中看到了什么,學到了什么才重要!在孩子面前我們不應該不加思考的生活和做事,我們必須小心,必須考慮自己這樣做對孩子意味著什么。智慧三 懂得該怎樣去做知道做什么,叫做有方向;知道怎么做,叫做有能力。沒有方向,努力和速度沒有意義;只有方向,沒有方法,方向本身沒有意義。父母并不好當,但是必須當好。凡事都有解決的辦法,我們不可知難而退,必須探究如何解決。請參看《方法就是智慧》部分。智慧四 懂得做人就是做父母既然教育是為了孩子將來能夠更好的生活,那么,生活就是教育的方向。我們在生活中需要的,就是孩子將來需要的;現(xiàn)在考驗我們的,將來也會考驗孩子。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到我們這個年紀,我們面臨的煩惱、挑戰(zhàn)和機遇孩子統(tǒng)統(tǒng)會面臨,雖然時代氣候不斷改變,但是與人相處、消化壓力、抵抗惰性和軟弱、克制欲望、自我推銷、打開局面、把握機遇等基本問題是亙古不變的。我們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不僅為孩子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jīng)驗,更傳遞給孩子一個積極的態(tài)度,所以,我們做人的時候,也是在做父母,我們生活的過程,無時無刻不是對孩子的教育。父母健康的價值觀、人生觀是家庭教育成功最重要的條件之一。父母通過對孩子提出的要求以及朝夕相處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像孩子滲透著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而價值觀和人生觀決定了孩子的人生方向和感受世界的方式。生活中,父母通過自己的做法給孩子示范,根據(jù)孩子面臨的具體情境向孩子提出建議和要求,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家庭氛圍和生活環(huán)境,以此來實現(xiàn)對孩子的教育。所以,生活的邊界就是教育的邊界,生活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智慧五 懷有“成長意識”從孩子誕生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生活就開始因孩子而改變,有些人變得出乎意料的好,有些人變得意想不到的糟。孩子帶領整個家庭一起成長,孩子成長的方向是長大,大人成長的方向是父母。我們期望孩子健康成長,我們自己也要有“成長”意識,父母是 “學”著做的,不可能一開始就會,不可能很快就會,做父母的本領要慢慢練就。有了這樣的成長意識,才不會患得患失、自怨自艾。智慧六 懂得自我懷疑的必要我們眼中的孩子和孩子的實際情況往往有很大的差別,我們對孩子的理解出自我們自己的經(jīng)驗和理解方式,這并不是總能靠得住。懂得自我懷疑,防止固執(zhí)己見,用更為多元的方式感知孩子,抱著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的態(tài)度,時時謹慎,會開辟全新的親子關系和教育境界。智慧七教育是幫助不是塑造教育就是幫助孩子成為他本來可以成為的人。智慧父母懂得和孩子一起觀察和發(fā)現(xiàn)孩子的天性。假如孩子比較有心計、企圖心強,那么這個孩子有可能成為某個領域的杰出人才,但是也容易因為心事太重而承受壓力、遭受挫折;那么,我們就應該創(chuàng)造條件幫助他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同時又要注意勸誡孩子不要被自己的抱負所累,人生不可能完美,學會取舍和放下。假如孩子是個樂天派,什么事情也不放在心上,那么這樣的孩子獲得快樂會很容易,也不用擔心他鉆牛角尖,但是很容易不思進取,不學無術,將來生活在一個很低的社會層次上;那么我就要幫助孩子樹立一定的進取心。很多父母常說:小孩子都一樣,哪有這么復雜?這是一種“外行”的表現(xiàn)。人是生而不同的,各有所長和所短。有智慧的父母會幫助孩子揚長避短,但是前提是先要發(fā)現(xiàn)孩子的所長和所短。孩子不是一塊任我們隨意雕刻的石頭,而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天性,做父母的責任是幫助孩子發(fā)揮他天性中的長處,克服他的短處。遵照孩子的天性進行幫助,就會像庖丁解牛一樣游刃有余;而忤逆孩子的天性,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塑造,就像愚公移山一樣自不量力。智慧八 懂得教育的界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所以,每個人對孩子的教育必然也有自己的局限。所以我們要給孩子保留他們吸收新的思想的空間,我們要抱有一定的自我懷疑。家庭教育的意義十分關鍵和深遠,但是家庭教育不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全部,還有同齡人的影響,學校的影響,孩子真正的成熟還需要離開家庭后在獨立生活中探索。對于孩子,永遠有很多事我們無法知曉,永遠有很多事我們無法左右。我們只需要懂得自己應該做什么,并努力的做到最好。放下多余負擔會讓我們一身輕松、滿懷信心。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www.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