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哲學家中江兆民,早年留學法國,學養(yǎng)厚重,著述譯著多部,人稱“東方盧梭”。1901年,他54歲時被檢出患了咽頭癌,醫(yī)生判斷最多只能活“一年半”。他在“只要有一口氣,就一定有事可做,也可過得愉快”的信念支持下,開始最后兩部著作的寫作。他最終沒有活過“一年半”,但氣管被割開,“枯瘦得像仙鶴一樣”的他,卻以超常的毅力,完成了日本學術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一年有半》《讀一年有半》。他在重病期間寫的名詩《跌倒時也要笑》,也在日本不脛而走,流傳至今。
跌倒也要笑,是苦中作樂的頑強精神,是不屈不撓的人生態(tài)度,具有這樣的可貴品質(zhì),早晚會走出低谷,再創(chuàng)輝煌,即便壯志未酬,也會雖敗猶榮,雖死猶生。
當年,曹操兵敗赤壁,80萬大軍被掃蕩一空,身邊只有數(shù)騎。逃亡路上,將士都心情沮喪,無精打采。曹操卻談笑風生,似乎是在凱旋。他的樂觀情緒感染了周圍的人,行進速度明顯加快,不久便脫離險境,回到魏地。后來重整旗鼓,卷土重來,也沒要太長時間。
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謫,這一跤讓他跌得鼻青臉腫,慘不忍睹,先貶黃州,又貶穎州、惠陽,最遠貶到海南儋州,這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面對人生低谷,超強的樂觀精神救了他,東坡放言:“百年須笑三萬六千場,一日一笑,此生快哉!”于是,黃州城外赤壁山前開懷一笑,《赤壁賦》《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便橫空出世,奠定了他文化偉人的歷史地位。
金圣嘆因受“抗糧哭廟”案牽連而被朝廷處以極刑。行刑日,凄涼肅穆,殺氣騰騰。吃完“送行飯”,金圣嘆叫來獄卒說“有要事相告”,獄卒慌忙跑來,沒想到他貼近獄卒耳邊,故作神秘地說:“花生與豆干同嚼,大有肉之滋味,此中秘密,幸勿外傳?!闭f完,哈哈大笑,聲震房宇,面對死神猶能說笑自如,大徹大悟的他走得一定安詳。
曾有人說,三個蘋果改變了世界:一個蘋果誘惑了夏娃,一個蘋果砸中了牛頓,還有一個蘋果在喬布斯手中,這個蘋果被咬去一口,是他多年遭受苦難的隱喻。創(chuàng)業(yè)、跌倒、再創(chuàng)業(yè)、再跌倒,經(jīng)過十幾年的打拼,他終于有了自己的公司和產(chǎn)品。可是,他的手下居然發(fā)動“政變”,把他從自己的公司掃地出門。跌了這樣的大跟頭,他不過淡然一笑,又開始重新創(chuàng)業(yè)。不久,機會來了,他原來的公司終于看到了他的價值,又請他回去主持大局。從此,他便如魚得水,大顯身手,事業(yè)一路高歌,奇跡接連出現(xiàn),他的產(chǎn)品影響了整個世界。
《菜根譚》說得好:“得意時論地談天,俱是水底撈月;拂意時,吞冰嚙雪,才為火內(nèi)栽蓮?!本褪钦f,作為一個修行人,處處順境,就得不到真實修行;必須要在逆境中,才能夠有所成就。作為一個創(chuàng)業(yè)人,不經(jīng)失敗,不跌跟頭,沒有“跌倒也要笑”的精神,也不會真正成熟。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但是,成功、勝利時笑,得意、幸福時笑,都不足為奇,那是人之常情,誰都能行。而失敗、鎩羽時還會笑,折戟、落難時還能笑,就非常人所能為,必有過人之處,或為百折不撓的英雄好漢,或為意志超強的仁人志士。對他們來說,失敗只不過是成功前的一次演習,落難無非是人生的一種體驗,身處低谷只是為攀登高峰積蓄能量,臥薪嘗膽是為了換來“三千鐵甲可吞吳”,只要能頂?shù)米。恍箽?,咬緊牙關,笑對坎坷,就必然會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樣,你可能就是笑到最后的曹孟德,笑傲天下的喬布斯,笑貫千古的蘇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