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讀過多次《了凡四訓》,袁了凡自我反省“自己為什么不能達官顯貴的六大原因”每一條都烙印在我的腦海,每一條好像都是在為我而說。
是?。」γ毁F,不可外求,外求是得不到的,這就是命運??鬃诱f:命運是可以自己改造的,道善則得之,道不善則失之。這個道就是指自我修煉——修身——改過從心——棄惡從善
當初的袁了凡和我共有的阻礙我大富大貴的六大缺點:
一、 不能堅持積功積德,做一件好事,立下一個好的志向都沒有堅持到最后不改變的,所以常常與機遇失之交臂;
二、 不耐煩,急于求成,總希望走捷徑,不扎實不牢靠,所以總會遇到很多危機情況;
三、 不能容人,??吹絼e人的缺點不能包容,不能容人就常得罪人,所以人際關系就很差;
四、 常自以為是,恃才放曠,桀驁不馴,所以常常失去貴人扶持的機會;
五、 直心直行,常不給人面子,失去朋友支持;
六、 輕言妄談,無心失信渾然不覺
命運就是因緣果的流程展示。
首先“因”都是自己造的,“因”是一切成功和失敗的源頭,“因”的源頭來自于我們的一個念頭,一念可以到天堂,一念也可以入地獄,所以要注意自己的每個念頭。種下善因得善果,播下惡因得惡果。人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被一些對自己對社會無益的私念、雜念甚至邪念所充斥,真正用在目標上或社會貢獻上的時間少之又少,這怎么能大成呢?
很多時候我自問:我可以在一天之內不起一個私念雜念嗎?幾乎很難做到,只有極少數(shù)時候和還是嬰兒女兒在一起度過一天的時候偶爾會不起私念雜念,難怪我還不能大成了。
其次,“緣”雖然可遇不可求,同樣的機遇,有準備的,平時在這方面付出得多的,機遇來了就會順理成章的抓住良機。相反,那種浮躁的、自私的、狹隘的、邪惡的、僥幸的都會等到良機錯失之后才感嘆自己運氣怎么那么不好!機緣是可以隨心而轉的,無數(shù)個念頭的累計造就機緣的掌握。每時每刻我們自己的命運就是這樣簡單的被自己改變著
最后是“果”。姻緣注定了,“果”就注定了,一切“果”都是過去,過去的一切已經無法改變,想想過去有什么經驗可以借鑒,不要為這個自己造就已經無法改變的“果”而悲傷氣惱,多想一些補救措施,再想想下次如何不讓同樣的事情在發(fā)生。
慈云大師教導:
積德、要斷惡修善
要開心量、容人
要和愛
要愛惜精神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猶如今日生!
把從前那些過失都改過來、過失、毛病、憂傷、痛苦、得失都通通放下,就好像昨天的那個我已經死了;
今天以后的我,就好像今天出生,聚焦目標、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圣。
原來嬰兒的狀態(tài)就是圣人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