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Lyman W.poter)與勞勒(Edward Laculer)就如何激
勵員工士氣于1968 年在《管理態(tài)度和成績》一書中提出了“波
特——勞勒模式理論”(見下頁圖)。對員工的滿足與其工作績
效間關聯(lián)的傳統(tǒng)看法是,員工滿意后才會有良好的績效。波特
與勞認為這一看法是倒因為果,他們主張良好的工作績效才是
員工滿足的成因,這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維角度。
他們認為,員工的工作績效使他可獲得兩種酬賞,一為“內(nèi)
在酬賞”,例如成就感、自我肯定感等;別一種是“外在酬賞”,
例如薪資的增加,職位的升遷等。若這兩種酬賞的質(zhì)與量合乎
員工期盼的標準,則會為他帶來滿足。相反地,如果酬賞的標
準低于他的盼望,就會降低他的滿足,甚至令他不滿足,從而
影響他繼續(xù)努力的意愿。
員工對酬賞之價值觀員工認為努力可獲得酬賞之機率
而獲得酬賞所做的努力的程度能力與人格特質(zhì)角色認知
工作績效
內(nèi)在酬賞(如成就感受)
外在酬賞(如加薪、升級)
員工認為應得之酬賞滿足 波特——勞勒模式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