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
“貧窮可怕嗎?”這個問題提得好。這篇文章的結(jié)論也令人深思:“物質(zhì)上的貧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貧窮。”而且請注意,貧窮是相對的,有的大財主腰纏萬貫,還喊窮;有的人生活捉襟見肘,十分窘迫,卻總是怡然自得。關(guān)鍵在思想。物質(zhì)上不應(yīng)總是攀比,要追求精神上的財富。
一、這是兩個人寫的。
一個人寫道:一位富甲一方的企業(yè)家到西南某省的一個貧困地區(qū)考察。當他目睹當?shù)匾粦糌毨思页燥埖那榫皶r,禁不住直落淚。原來這戶人家全家老小吃飯裝飯的碗,竟是幾只破的不能再破的陶罐,更讓他吃驚的是全家連雙筷子也沒有,吃飯時都是直接用手抓。
菩薩心腸的企業(yè)家無比地同情,便許諾給這家物質(zhì)上的幫助??墒钱斪叱鏊麄兊募议T后,他馬上改變了主意:他看到這戶人家的房前屋后都長著極適合做筷子的竹子。
另一個人寫道:一位記者到一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女工家“送溫暖”。這位女工的男人早幾年病逝,欠下了好多錢,兩個孩子,其中一個有殘疾。女工微薄的薪水養(yǎng)三個人,還要還債。但記者見到她,卻發(fā)現(xiàn)她臉上的笑容就像她的房間一樣明亮:漂亮的門簾是自己用紙做的,灶間的調(diào)味品盡管只有油鹽兩種,但油瓶和鹽罐卻檫得干干凈凈。記者進門時女工遞給她的拖鞋,鞋底竟是用舊解放鞋的鞋底做的,再用舊毛線織出帶有美麗圖案的鞋幫,穿著好看又暖和。
女工說,家里的冰箱洗衣機都是鄰居淘汰下來送給她的,用用蠻好;孩子很懂事,做完功課還幫她干活。
二、這是兩個人看到的。
一個人看到:在一個美麗的鄉(xiāng)村,一天來了一個乞丐,這個乞丐看上去只有30多歲,長得很結(jié)實。乞丐每天端著一個破碗到村民家中討飯,他的要求不高,無論是稀飯還是饅頭他從不嫌棄。
日子稍稍長了,便有人看中他的身材與力氣,想讓他去幫著打打零工,并許以若干工錢。豈料此等好事,該乞丐竟一口回絕。說:“給人打工掙點錢多苦,遠不如討飯來得省力省心?!?br />
另一個人看到:每天傍晚,某居民新村都會有一個老人到垃圾箱里撿垃圾。老人是個駝背,這使得他原本就矮小的身材愈發(fā)顯得矮小。老人每次從垃圾箱里拾垃圾都仿佛是在進行一場戰(zhàn)斗。為了拾到垃圾,他必須將臉緊緊地靠在垃圾箱的口子上,否則他的手就不足以夠到里面的“寶貝”。而那個口子正是整個垃圾箱最臟的地方。
老人每次拾完垃圾都像打了一場勝仗,他完全不會顧及別人臉上的那種鄙夷。看著那些可以換錢的“戰(zhàn)利品”,走在新村的小路上,他總是顯得格外的高興。
三、這是兩個人說的。
一個人說:同樣是貧窮,一種是不思進取的懶惰,一種是直面生活的勤勉;一種是人格的湮滅,一種是不屈的抗爭。兩種境遇確實讓人唏噓。
另一個人說:是呀,同樣是貧窮,有的人會貧窮潦倒,有的人卻心在夢在。難怪有人斷言,物質(zhì)上的貧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貧窮。
關(guān)注:心想事成5201314公眾號,讓我們的心靈一起成長,讓愛傳播的更廣,我知道你心理是充滿了愛的,我知道你會傳播愛和感恩的,因為你本來就是充滿愛和感恩的人,難道不是嗎?第一,用微信掃一掃,第二、點擊關(guān)注,第三、點擊歷史消息,當你覺得受益了就把它轉(zhuǎn)發(fā)給你的朋友,你將功德無量,多給自己積福報,你懂的,在點擊右上角,在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