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22年春節(jié),嘉興南湖上,中共一大紅船蕩起的漣漪還未散去。一位剛從法國勤工儉學回來的年輕人告訴父親:“我要干共產!”父親暴跳如雷:“你們幾個小娃娃,一千年也搞不成!”年輕人回答:“軍閥有槍,我們有真理,有人民?!?
2016年春天,一首《馬克思是個90后》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作者在歌曲中描繪的“像葉孤舟行在山丘,那樣的為真理爭斗”的情懷,點亮許多人“為了信仰我們一往無前”的激情。
一個是人李立三,一個是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的90后女孩。曾經的“1890后”、今天的“1990后”,時隔近一個世紀,為什么都將馬克思主義視為客觀的真理、都把馬克思作為時代的偶像?
95年,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指導的政黨,為什么能在一個經濟文化十分落后的國家,矢志探索民族復興的道路,不僅將中國送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為世界經濟發(fā)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95年,一個以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的政黨,曾經歷革命失敗的慘痛,曾面對一窮二白的困局,也曾走過十年內亂的彎路,又是什么力量,使得它總能從危難中奮起、于困頓中重生,最終帶領一個5000年古國重回世界舞臺中央?
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當西方在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反思中,驚呼必須“重新發(fā)現馬克思”;當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中國,逆勢上揚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面對這兩大“世界歷史性事件”,西方和東方都在思考:該如何看待中國這個世界第一大黨95年的非凡征程,該如何重新認識那些執(zhí)著的人,重新思考馬克思主義者的理想和力量?
?。ǘ┮粋€半多世紀前,摩澤爾河畔年輕的馬克思不會想到,他所獻身的那些“批判性思想”,會給世界帶來真理的光芒,形成改變人類命運的偉大力量。
對于人類自身來說,最重大和艱巨的理論問題,莫過于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對于現代人類來說,最重大和艱巨的理論問題,莫過于資本主義社會的運動規(guī)律。
馬克思的貢獻正在于此。1883年3月,在馬克思的葬禮上,摯友恩格斯這樣評價:“正像達爾文發(fā)現有機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一樣,馬克思發(fā)現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馬克思還發(fā)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guī)律”。
新大陸的發(fā)現、運河的開拓、奔馳的火車與輪船,以及歐洲大工業(yè)時代的工廠:通紅的爐火、轟鳴的機器、揮汗如雨的工人、剝削與壓迫,以及“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那些伴隨著電光石火的文字,讓一代代讀者目睹了“世界制度”的形成與動搖,更喚起從西方到東方整個世界“為真理而斗爭”的革命激情。在古老的中國,信奉“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達于真理”的李大釗,從十月革命中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世界改造原動的學說”,這位中國的先驅,在生命最后一刻都堅信“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
如今,馬克思主義的意義,已被一個半多世紀以來的世界歷史所證明?!皟纱蟀l(fā)現”不僅使人類自覺到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而且使人類自覺到“現實的歷史”即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為創(chuàng)建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提供了偉大的社會理想,揭示了現實的發(fā)展道路。這正是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之所在,也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力量之所在。
列寧曾說,“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類先進思想已經提出的種種問題”。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為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指明了方向;馬克思主義堅持實現人民解放、維護人民利益的立場,以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和全人類解放為己任,反映了人類對理想社會的美好憧憬;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內在聯(lián)系及發(fā)展規(guī)律,是“偉大的認識工具”,是人們觀察世界、分析問題的有力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不僅致力于科學地“解釋世界”,而且致力于積極地“改變世界”。
即使在馬克思主義并未成為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資本主義國家,馬克思也被評為“千年第一思想家”。美國學者海爾布隆納慨嘆,要探索人類社會發(fā)展前景,必須向馬克思求教,人類社會至今仍然生活在馬克思所闡明的發(fā)展規(guī)律之中。每當人類社會發(fā)生重大危機或重大轉折的關鍵時刻,馬克思就會“出場”。這也是為什么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依然占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因此也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
作為一種“關于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fā)展的科學”,馬克思主義為我們提供了洞察世界、打開未來的一把鑰匙,也提供了理解中國、理解其道路追求的一把鑰匙。因為“在亞歷山大勝利的根源里,人們總能找到亞里士多德”,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的偉力,深刻體現在這個東方古國波瀾壯闊的百年命運中。
?。ㄈ┰S多年來,一個問題讓很多人疑惑:二十世紀的中國,所有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都被拿來試驗過,幾乎沒有一種能得到滿意的結果,為什么唯有中國取得了成功?
95年前,誕生伊始的中國,不過是當時中國300多個政黨中的一個,今天卻已成為擁有88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zhí)政黨。在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無數人把探尋的目光投向這個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共學”成了海外中國研究中的“顯學”,每個月都有大量論文和著作面世,試圖回答“中國為什么能”。在這些回答中,最為貼近的答案是:中國找到了馬克思主義這一真理。
馬克思主義之于中國的意義,近一個世紀以來已經有無數人概括和論述?!爸挥羞@個行動指南,只有這個立場與方法,才是革命的科學,才是引導我們認識革命對象與指導革命成功的唯一正確的方針”,這是78年前同志總結革命得失做出的深刻判斷?!榜R克思主義盡管誕生在一個半多世紀之前,但歷史和現實都證明它是科學的理論”,這是同志立足中國95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
依靠科學理論的力量,95年來,人凝聚在信仰的旗幟下,開創(chuàng)了獨一無二的“中國道路”。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社會主義革命,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人推動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來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發(fā)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軍,有著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國面貌煥然一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依靠科學理論的力量,95年來,人奮斗在真理的道路上,完善了人類制度文明的新形態(tài)。一個“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的國家,走上強盛的道路;一個“積弱積貧,九原板蕩,百載陸沉”的民族,迎來復興的曙光;億萬“為奴隸,為牛馬,為羊犬”的人民,實現小康的夢想。社會主義中國,這個曾遭遏制、封鎖、包圍、孤立的嶄新國度,以其勢不可擋的崛起創(chuàng)造出一種舉世矚目的制度模式,被馬克思眼中那些與無產階級“勢不兩立”的人,不無敬意地稱為“一個嶄新時代的黎明”,讓中國不僅成為“改寫中國命運的政黨”,更推動“人類發(fā)展的重心開始東移”。
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導師”魏源曾說,“自古有不王道之富強,無不富強之王道”。何謂王道?就是人間正道。對于中國來說,這個人間正道就是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真理。
?。ㄋ模R克思為人類社會開辟了通往真理的道路,但并未終結真理本身。
1991年,莫斯科克里姆林宮上空飄揚了60多年,印有鐮刀、錘子和金邊紅星圖案的蘇聯(lián)國旗緩緩降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土崩瓦解。而伴隨著柏林墻的倒塌,東歐一批社會主義國家也紛紛改旗易幟。
關于共產主義,馬克思并沒有一個具體的畫像。他甚至認為,自己不適合制定“小餐館的未來食譜”,正如《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所言:對我們來說,共產主義不是一種明確無誤的狀況。或者說,不是一個削足適履的理想。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95年歷史上,所遭受的挫折與所贏得的光榮一樣多。但即便是最嚴苛的指責者,也不得不承認“中共有超凡的自我糾錯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中國人的可貴之處正在于,他們不會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機械的教條,而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他們眼里,多元矛盾并存而又互相轉化的復雜世界,不能用一種教條式理論來把握;高速變化的發(fā)展和建設進程,不能用一種靜態(tài)的思路來指導;十幾億人參與其中的創(chuàng)造活動,不能用一種不變的模式來裁決。再好的理論,也需要根據現實不斷創(chuàng)新。
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對外開放……中國認定,馬克思主義是隨著時代、實踐、科學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95年艱辛奮斗,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主題,以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為主線,我們黨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先后產生了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從提出黨應該“為無產階級做革命運動的急先鋒”,到寫入“思想”這一指導思想;從清除“左”的錯誤走向改革開放,到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黨的根本”黨章,曾16次修訂。95年歷經風雨,我們黨始終敢于面對挫折、直面錯誤、總結教訓,也從不畏懼自我否定、自我更新、自我超越。
有人說,“姓馬”容易,“信馬”不易,就是因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從這個角度看,蘇聯(lián)解體、東歐劇變,不是馬克思主義的失敗,而是教條主義和僵化體制的失?。环催^來看,中國的成功,就在于讓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在中國大地生根,成為生機蓬勃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曾幽默地說,“人要學會走路,也得學會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才能學會走路?!敝袊?5年的奮斗歷程表明,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隨時準備堅持真理、隨時準備修正錯誤”。
?。ㄎ澹r間是真理的忠實聽眾,一切嘈雜喧囂都會湮沒在時光的塵埃里,一切真知灼見都將沉淀在歷史的河床上。
如果說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走出了百年屈辱的命運,顯示了真理的偉大力量;那么世界“重新發(fā)現馬克思”,則表明中國人所追尋的主義,“依然是當今世界的真理”。
上世紀末,因解構主義而享有盛名的法國哲學家德里達,鄭重推出了《馬克思的幽靈》一書。在這部轟動西方世界的著作中,德里達疾呼:“不能沒有馬克思,沒有馬克思,沒有對馬克思的記憶,沒有馬克思的遺產,也就沒有將來”“人們必須接受馬克思主義的遺產”。
今天,當便捷的交通、發(fā)達的貿易和無所不在的網絡,讓人類社會的每一秒,都像是馬克思所說“世界歷史”中的全球性時刻,人們忽然發(fā)現,這個時代竟與《宣言》中的預見如此相似。2008年,金融危機如海嘯般從華爾街向全世界蔓延,紐約百老匯大街的書店前人們排隊購買《資本論》,海報上寫著:“馬克思所說的都應驗了?!?
事實是,對金融危機林林總總的解釋,都沒有超出《資本論》所闡發(fā)的基本原理。無論資本主義學者祭起多少“全球化”“信息化”或者“后工業(yè)社會”“后現代”之類的新鮮詞匯,《資本論》揭示的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演化和沖突的必然結果都不會消失?!锻饨徽摺冯s志一篇帶有馬克思畫像的封面文章寫道:“他在一百多年前準確預言了當今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出現及其后果——這次金融海嘯的發(fā)生。更重要的是,他還為此預留了解救的‘藥方’?!边@篇文章,標題就是《完全摩登的馬克思》。
被西方“重新發(fā)現”的馬克思,為資本主義世界提供了走出困境的“良藥”。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強化對經濟的調控,以政府和市場的“雙輪發(fā)展”取代純粹的自由競爭;另一方面,更多國家完善社會保障立法,對最低工資、勞動時間、福利津貼等作出具體規(guī)定,無不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實踐和印證。
這也是為什么中國人會對自己所懷抱的真理如此自信。無論是“走近馬克思”,還是“回到馬克思”,今天的人們正可以從資本主義借重的“馬克思的頭腦”,從中國踐行的“馬克思的腳步”,來判斷為什么“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歷史過程”,來思考為什么“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未來發(fā)展的總趨勢”。
?。┰诿绹鴮W者庫恩看來,中國的歷史,“如同過山車一般跌宕起伏”,“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故事”。今天的我們,該如何續(xù)寫這個“偉大的故事”?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但它沒有也不可能提供有關當代一切問題的現成答案。即便預示了全球化圖景,馬克思也不會想到,一架飛機的生產可以由幾十個國家協(xié)作完成;即便揭示了社會運動規(guī)律,他也不會想到,如此多的人會被虛擬的網絡連在一起;即便關注著現代科技進展,他也不會想到,人類的征程已經邁出了太陽系。
95年,中國這個“行動的馬克思主義者”,創(chuàng)造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版本”,讓這一理論始終充滿活力。當代人需要以更大的理論勇氣,去思考如何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和方法,解決時代提出的課題。因為,馬克思主義本質上永遠是當代的,馬克思主義的活力與魅力來自實踐基礎上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
2012年11月17日,黨的十八大閉幕不久,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一次集體學習,主題就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此后,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政治經濟學,都成為集體學習的內容。
這是當代人對馬克思主義的“時代運用”。如果不掌握社會基本矛盾分析法,不掌握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的觀點,不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不掌握辯證唯物論的根本方法,就不會理解“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就不會懂得“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就無法化解前進中遇到的挑戰(zhàn)、發(fā)展中積累的矛盾,就無法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十八大以來,在治國理政的宏大棋局中,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為奮斗目標、以“五位一體”為總體布局、以“四個全面”為戰(zhàn)略布局、以新發(fā)展理念為科學引領……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始終是在用發(fā)展中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實現國富民強,這是中國對世界的“傳奇性貢獻”,外國觀察家曾如此評價。反過來說,把一個人口比現有發(fā)達國家人口總數還多的國家?guī)氍F代化,又是多大的挑戰(zhàn)?在革命年代,我們相信,依靠真理的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全球化時代,我們依然相信,依靠真理的力量,可以“創(chuàng)造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文明衰落后再度復興的奇跡”。
?。ㄆ撸?852年,潛心寫作《資本論》的馬克思,在《紐約先驅論壇報》開設專欄,其中十幾篇文章論及中國。他借助黑格爾“兩極相連”規(guī)律預言:如果世界歷史的一極是西方,那么另一極便是中國,西方世界乃至人類世界未來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的命運。
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應具有胸懷世界的眼界和抱負。已經走到世界舞臺中心的中國,有責任以獨特的政黨理念、治理模式和世界意識,豐富人類文明的思想庫。
中國的探索,打破了政黨活動的歷史局限,讓世界看到一種與時俱進的政黨品格。有外國學者曾經感嘆: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國家治理得如此成功,而其精英卻在不停反思。只有真正理解了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和方法論,才能理解這種“反思”。67年執(zhí)政興國,為改革生產關系、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中國的政策調整幅度超過近代任何國家。中國崇尚“自信、自覺、自省”的政治品質,以對自己的“不滿”,不斷推動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
中國的探索,相對于西方民主的異化和弊端,提供了一種兼具公平與效率的治理模式。這個6月,全世界都在關注英國公投“脫歐”。然而“脫歐派”勝出之后,劇情卻出現反轉,超過300萬英國人表示“后悔”。這就是西方民主的尷尬。2014年,英國《經濟學人》一篇文章,追問“西方民主出了什么問題”,分析“伴隨著民主制度也常常出現政府負債嚴重、內政處理效率低下、過度干涉他國內政等問題。”中國以馬克思主義原理構架的政治制度,以其對人民利益高度負責的擔當,以其強大的動員能力、組織能力,讓世界感受“中國溫度”、產生“中國震撼”。
中國的探索,順應了當今世界的趨勢,在新型義利觀下,推動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馬克思提出,要構建作為人的道德、人的活動、人的享受和人的本質的“真正的共同體”,它是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歸宿。當代中國人,反對一切以鄰為壑、零和博弈的僵化思維,反對一切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強權邏輯,站在人類共同命運的高度,推動馬克思這一宏大構想,打開了對于未來的想象空間。
當中國大幅增進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福祉,被國際社會譽為“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成就”;當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近30%,“社會主義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yōu)勢”;當提出“歷史終結論”的福山感慨,“中國政治體制優(yōu)點明顯”“人類思想寶庫需為中國留下一席之地”,我們想起了的論斷——
只要中國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堅持社會主義;只要中國社會主義不倒,社會主義在世界將始終站得住。
(八)英國倫敦北部的海格特墓地,埋葬著馬克思、斯賓塞、法拉第、艾略特等近百位聲名顯赫的人物,但最引人注目的,是訪客常年絡繹不絕的馬克思墓地。因為“在人類思想史上,還沒有一種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文明進步產生了如此廣泛而巨大的影響”。
95年前,在舊時代余暉中,中國先驅李大釗說,“黃金時代,不在我們背后,乃在我們面前;不在過去,乃在將來”。
今天,在復興的征程上,總書記強調: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我們這一代人的任務就是繼續(xù)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
馬克思主義、中國,偉大的理論與偉大的政黨,在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奮斗中,必將寫下新的偉大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