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在新浪發(fā)表一條微博:今天課堂上一學員問:培訓師是善于表演的有前途還是有內涵的有前途.我果斷回答:后者.培訓師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智慧使者,不是演員、運動員,課堂不是二人轉、不是滑稽劇、不是運動場。我認為,培訓師不是讓學員激動幾小時或幾天,而是要能夠啟迪智慧,對學員產生才持久的影響力。您認為呢?
微博發(fā)布后,引起了一些網友的一些議論,觀點使人深受啟發(fā),現(xiàn)將主要觀點摘錄如下:
所謂的傳道,就是講原理、道理,得把事拆成元素,并可以重組,才算講明道理;授業(yè),其實就是講授規(guī)則、技巧,不會表演,那有技巧?解惑,理順關系,別人不能理解才有惑,如果都沒聽懂,那不是惑,是迷。培訓師應等同于魔術師,懂原理、會表演、還要能善于傳授技巧,讓別人學會!
善于把復雜的事講簡單,有表演力,并可以拆解表演秘密的培訓師有前途!
70%贊同您的觀點,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內容是基礎,所以我不欣賞為表演而表演的培訓,那是對培訓理解上的走偏;但是形式的合理也很重要,啟迪智慧有時也需要有技巧和手段,寓教于樂同樣也要有設計課程的智慧。管窺之見,與您探討。
現(xiàn)實中,選前者的多,這與泛濫的一級評估和學員的痛苦指數(shù)關聯(lián),鼓勵什么什么將成為事實。后者是知識分子的理想,也是能堅持走這條路的精神依靠!
@子媽:
內容是飯,形式是菜。
傳道授業(yè),贊!
結論:培訓師既要有內功,要要善于將自己的知識智慧用學員樂于聽、易理解、易接受、易行動的方法去布道。所以培訓技巧也很重要。但是,培訓技巧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本末倒置。培訓師,修煉內功才是正途。我認為,當培訓師的內功修煉到一定境界只后,能夠在培訓中揮灑自如,無招勝有招。您認為呢?
衷心感謝網友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