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微建:‘洋’是個什么東西?
有一次參加一個高峰論壇,席間有位長者勉勵大家,要走向世界。這些話聽著似乎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了,仔細想來,有點不合邏輯。我們要走向世界。我們在哪里?中國在哪里?在世界之外嗎?不在國際上嗎?“走向世界”“面向世界”這些話,像順口溜一樣被大家說著念著,我們不都是這樣想的嗎?我們都習(xí)慣用概念去思考問題,觀察和描述物品。概念這個東西,并非真實,但卻是存在的。
周圍很多人說某樣?xùn)|西好,描述時喜歡說“洋氣”, 我們的客戶也常常說希望設(shè)計“洋氣”一些,大概就是指這樣?xùn)|西好,時尚。像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東西。那么西方發(fā)達國家的人怎么說呢,希望一樣?xùn)|西好,也說“洋氣”,還是說“東方”?這個我們用熟用慣的詞匯,模糊了我們自己的評判標(biāo)準(zhǔn),壓低了我們自己的境界。有朝一日,中國發(fā)達了,有些東西超過了西方國家,那時候該怎么說,用什么詞呢?這些詞,只能說是我們的一種習(xí)慣用詞,是我們受到外來文化沖擊,舶來品進入中國后一個措手不及的反應(yīng),“洋火”、“洋釘”、“洋油”,諸如此類。
最近我做一些上海的項目,經(jīng)常聽到一些說法,說上海是“海派”,“國際大都市”。這句話本身沒有錯,然而國際大都市,紐約、巴黎、倫敦,都是一個模子里出來的嗎?就大都市而言,也許上海不過是個小弟弟。在城市的規(guī)劃和建設(shè)上,上海確實走了“國際化”的路線,生活質(zhì)量和工作環(huán)境都在進步,正與“國際接軌”。但就本質(zhì)而言,上海是中國一個江南的城市。我們講海派,講的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即二、三十年代中國門戶開放后,西方文化的滲入,中西文化的相互融通,形成中西合璧的獨特風(fēng)情。但是現(xiàn)在這個詞被曲解了,成了西化的代名詞,而其中中國的元素,基本上都被忽視了。沒有了中國元素的上海,還是上海嗎?
在我看來,上海新天地是成功的。成功之處不在于它的內(nèi)容,而在于它保留下來了上海特有的文化形式,為上海找回了一些自我。上海要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就必須展現(xiàn)她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化都市,有自己獨特的東西,同時又包容世界的多元文化。如果這些都失去了,上海被完全國際化了,上海也就消失了。
所謂國際化,是指包容世界各國各民族人民最一般生活方式的東西,是一種折衷化了的東西。國際化不是照搬西方,也不是本土化,更不是國際標(biāo)準(zhǔn)化,而是在本土化基礎(chǔ)上建筑起來的,滿足國際間最一般需求的方式。一些地方的酒店,要所謂的國際化,就是以國外哪個酒店怎樣怎樣照搬照抄,卻不知道沒有了本土化哪還有國際化呢?!
在設(shè)計上,國際化是指在功能性事物上盡可能地實現(xiàn)國際間無障礙使用或溝通,同時需要展示自己的特色和文化。我們必須把一些概念梳理清楚,它能幫助我們理解事物的本質(zhì)。這里講都是一些文化的個性與共性問題,我要強調(diào)的是文化多元化、個性化,才有我們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如果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