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層的時候,問過那些戰(zhàn)士,當你們跑五公里跑不動的時候,心里想著誰,有95%左右的戰(zhàn)士說,心里想著母親,百分之四的人想著父親,百分之一的人想著女朋友。很多戰(zhàn)士平時“流血流汗不流淚 掉皮掉肉不掉隊”死扛,可是給自己母親打電話的時候,有哭的,有笑的,有細聲細語的,也有撒嬌的。我知道,母親是他們內心力量的來源。
我的母親因為外婆過早的離開,所以對我們特別疼愛,幾乎到一種極致的地步,以至于到哪里去,都認為會有十個、八個壞人在那等著我。同學都不太敢去我家里,因為在母親的內心深處缺乏安全感,對孩子本能的保護意識太強。上學的時候,我懂得體諒母親辛苦,照顧母親,也跟她吵架,說她管著太多。
后來到部隊聯(lián)系有時不方便,一打電話,我就告訴她我主要在辦公室坐著,看報紙。只是不允許聯(lián)系。她說部隊真奇怪,看報紙都不讓別人知道,我就笑。在部隊傷痛沒少受,探親回家母親看到我手上、腳上縫過針留下的疤痕,平時說話聲音很小的她就大聲問,“這是怎么回事?”我說打球打的,她說,“你們部隊打球,這么兇,難得拿刀打嗎?”我說,很多少林寺,武校出來的戰(zhàn)士,比刀還厲害些?!焙髞砻看未螂娫?,都告訴我不要去打球。
剛剛重看《毛澤東自傳》里面有這樣一段文字,“我的母親是一個慈祥的婦人,慷慨而仁愛,不論什么都肯施舍。她很憐惜窮人,在荒年,她常常施米給那些跑來乞討的人。不過在父親面前,她就不能這樣做了。他不贊成做好事。家中因了這個問題時常吵鬧?!?
毛澤東對農(nóng)民、對窮困百姓的那種深深的情感都來自母親的言傳身教,到了晚年,他只要聽到農(nóng)民受苦,受災,他就掉眼淚。他的一生是為最廣的農(nóng)民、老百姓奮斗的一生。無論偉人,凡人的心里,母親的力量會一直存在。
日子在一點一滴的散落,此時的你,是否和自己的母親在一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