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歐洲更像是2-3年前的美國,而非日本。并且相較于幾個月前,今天的歐洲和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的區(qū)別正在加大。
日本式的動態(tài)是這樣一種情況:私營部門去杠桿的過程緩慢,沒有激進的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相伴。因此,去杠桿化的步伐從未逆轉,國內需求承壓。最終,經濟走到了通縮、產出缺口擴大、實際利率過高的境地。
而這并不是歐洲目前的情況。歐洲的GDP平減指數目前處在1%以上,而日本的GDP平減指數仍為負數。失業(yè)率正在從高位下滑,而在日本,失業(yè)率才剛剛開始漫長的上升。
歐洲私營部門更徹底的去杠桿、更激進的貨幣政策、疲軟的歐洲以及中立的財政政策令歐洲經濟出現了轉機。簡而言之,歐洲目前的實際利率處于低位、貨幣疲軟、增長高于潛在水平、失業(yè)率下降且私營和公共部門的去杠桿已基本完成。歐洲央行將需要采取更多的寬松措施,但是這主要是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響,而非疲軟的歐元區(qū)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