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京東售假引爆行業(yè)熱點。顯然,平臺模式對于假貨、水貨的管控能力正在隨著“規(guī)模傳說”不斷削弱,相反被放大的,是消費者對電商的信任度再次降至冰點。
不過,某國際一線大牌電商操盤手日前向億邦動力網揭露的行業(yè)內幕更加更加駭人聽聞:不僅僅化妝品電商假貨橫行、信譽掃地,現(xiàn)行電商平臺上銷售的奢侈品、國際大牌中85%都是假貨!
以下是億邦動力網與這位業(yè)界深喉對話:
億邦動力網:聚美優(yōu)品上市之前雖然在貨源管控上也備受質疑,但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證據(jù)能夠證明。這一次被曝光售假,好像是真相大白的感覺。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向標榜正品行貨的京東也牽連在內,這不僅僅讓這兩家上市電商公司很受傷,更讓電商行業(yè)遭遇信任危機。
深喉:信任是最大的成本。這也是為何國際大牌至今都不愿意為電商平臺授權的重要原因。
億邦動力網:假貨問題不是從電商就開始了,線下流竄似乎更為嚴重。但打假在國內市場都變成了消費者行為,舉報、投訴、給差評,乃至打官司。國際大牌在針對假貨問題方面似乎顯得被動且無能為力。
深喉:誰說沒有行動,只是沒有效果。要知道打假執(zhí)行成本非常大。超乎外界想象。過去幾年,國際大牌的銷售都在快速增長,那些中國的職業(yè)經理人也就不關注了。
億邦動力網:打假是一個巨苦逼的事情,除非和職業(yè)經理人的KPI掛鉤,打假等同于銷售額增長,就會見到效果。
深喉:是的。
但你要知道,假貨的意義就相當于晉江系醫(yī)院集團、江湖郎中對搜索引擎的意義一樣。以前某平臺商曾經說過,最大的樂趣,是真貨假貨一塊兒賣,在調性與收入間找到平衡。
加入平臺上某個品牌賣的多了,可以吸引品牌商官方入駐——因為數(shù)據(jù)已經說明了,是有很多用戶需求在這里等你。這個時候,平臺商也開始收網,清理假貨,引入品牌真神。
要知道Burberry進入天貓國際的條件,就是要天貓和淘寶針對所有銷貨渠道進行清理,趕除假貨。
再比如,這次京東機油其實銷售的是水貨,被品牌商認定為假貨,目的是為了清理渠道。
億邦動力網:如果上市的電商平臺也是這樣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待供應商,這會讓消費市場和二級市場對電商產生信任危機。
深喉:聚美優(yōu)品的一個投資人曾經講過,售假從來就知道,只要官不管民不究,就照舊,要是有動靜了就拋售。在這之前,投資人早就賺翻了。
億邦動力網:那些有拿到大牌授權的B2C平臺也不摻水貨或者假貨嗎?
深喉:都是直接在歐洲國家,比如意大利渠道商采購的。但是,渠道商有無摻假就無從鑒別,不能百分百保證了。
那些高端品牌,國內電商平臺是無法向品牌公司直接買的,品牌也不會賣給平臺,因為會沖擊到他們在中國市場分公司或總代的利益。
但是,賣到歐洲本土渠道商的貨源就不好監(jiān)管了。這其中不排除最可怕的一種情況,本土渠道商到中國買高仿,運回意大利,再摻進里面買回給中國。
億邦動力網:嚇人。平臺根本無力監(jiān)管。那些所謂的售假賠償條款、協(xié)議不是成了擺設?萬一用戶較真起來,如何應對?
深喉:用戶要出示品牌公司鑒定報告,一般消費者很難搞得到。即使消費者很牛,拿出報告來,但平臺大部分處理方式也就是退貨。
億邦動力網:可以去柜臺啊。
深喉:是的,一般柜臺會告訴顧客是假貨。但是柜臺驗貨有兩個問題,一是鑒別真?zhèn)文芰τ写甲C,二是柜臺的話也不具備法律效力。
億邦動力網:打假成本高,維權成本也高,這才導致假貨橫行。
深喉:奢侈品B2C電商渠道上的貨,目測85%以上的都是假貨。
億邦動力網:不會吧?
深喉:JD50%,YT40%,JM100%,VIP70%,XIU70%……
億邦動力網:好了好了,太駭人聽聞了。那TM呢?
深喉:TM里跑量最大的是YT和第五大道,除了官方旗艦店,其他基本上都是假貨。
億邦動力網:電商不會如此沒有底線。會有部分是水貨吧?
深喉:假貨!
億邦動力網:到這種程度了,品牌商也坐視不理?
深喉:品牌商通常曖昧態(tài)度。這是市場思維,而不是道德思維。與品牌商在某個市場上的大小、市場本身的成熟度有很大關系。
對假貨問題,要區(qū)分為三個階段來看:
1、大牌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往往是有品牌高度,但沒建立廣泛市場的知名度。如果有人仿冒,等于替品牌商去做了品牌普及的工作。這個時候品牌商沒必要去打假,采取放水養(yǎng)魚策略。
最典型的是微軟。早期雖也喊打假,但某種程度是容忍盜版。等市場占有率足夠高才采取斷然的反制措施。
2、第二個階段,真貨假貨市場保有量平衡的階段。大牌自有渠道可以鋪到一定程度,同時容忍一定程度的水貨與假貨。
3、第三,打假階段,此時市場已經完全拿下,不需要假貨水貨替我宣傳了,開始收網。
之前發(fā)生過巴黎歐萊雅知情人集中采買,并舉證索賠的事情。那個供應商在北方很有知名度,幾乎所有大電商平臺都是他供貨,血淋淋的事實啊,明知故犯,被抓個現(xiàn)行。事發(fā)時,行業(yè)都嚇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