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運六氣資料--《黃帝內(nèi)經(jīng)》六節(jié)藏象論篇第九
黃帝問曰:余聞天以六六之節(jié),以成一歲,人以九九制會,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jié),以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謂也。
岐伯對曰:昭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夫六六之節(jié),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shù)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氣數(shù)者,所以紀化生之用也。
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行有分紀,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積氣余而盈閏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終,而天度畢矣。
帝曰:余已聞天度矣,愿聞氣數(shù)何以合之。
岐伯曰:天以六六為節(jié),地以九九制會,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復而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其氣九州九竅,皆通乎天氣。故其生五,其氣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藏,故形藏四,神藏五,合為九藏以應之也。
帝曰:余已聞六六九九之會也,夫子言積氣盈閏,愿聞何謂氣。請夫子發(fā)蒙解惑焉。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
帝曰:請遂聞之。
岐伯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朞之日,周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huán)無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
帝曰:五運之始,如環(huán)無端,其太過不及何如?
岐伯曰:五氣更立,各有所勝,盛虛之變,此其常也。
帝曰:平氣何如?
岐伯曰:無過者也。
帝曰:太過不及奈何?
岐伯曰:在經(jīng)有也。
帝曰:何謂所勝?
岐伯曰: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得五行時之勝,各以氣命其藏。
帝曰:何以知其勝?
岐伯曰:求其至也,皆歸始春,未至而至,此謂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命曰氣淫。不分邪僻內(nèi)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謂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命曰氣迫。所謂求其至者,氣至之時也。謹候其時,氣可與期,失時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內(nèi)生,工不能禁也。
帝曰:有不襲乎?
岐伯曰:蒼天之氣,不得無常也。氣之不襲,是謂非常,非常則變矣。
帝曰:非常而變奈何?
岐伯曰:變至則病,所勝則微,所不勝則甚,因而重感于邪,則死矣。故非其時則微,當其時則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