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職場上成長不是靠上級的欣賞,而是靠跟隨你的人有多多。這就是靠左腦思考的結果。
好了,我們今天展示到此,預知后事如何,咱們請聽下回分解!
張文強:我想時間不長,但是我們領略了孫老師的風采。建議大家再次用掌感謝孫路弘老師。通過這個專題當中我們想我們都學到很多東西,另外也是今天非常難得的機會,我想在座的同學中有的是從事銷售或者是從事策劃等等,難得的機會可以面對面的請教一下孫老師。而且我想不見得局限在今天講得這個專題當中,因為孫老師,據(jù)我了解應當是營銷、銷售各個方面的培訓專家。所以有關我們在業(yè)務實戰(zhàn)方面的一些難題也可以請教孫老師。這樣的機會哪個同學,第一個。
同學:孫老師剛才講了很多關于左腦的事情,我想請教一下在職場上如何很好高效的利用右腦?
張文強:孫老師剛才好像提到一句說想在職場上發(fā)展一定要學會用左腦是吧?
孫路弘:用左腦思考、用右腦表現(xiàn),如何能用好右腦這個答案在左腦。如果你不進行提問、不進行分類、不進行規(guī)律的提煉,你怎么決定今天穿什么?你怎么決定今天跟上司說什么?他問你上次的項目做好了嗎?你現(xiàn)在回答應該怎么回答?實實在在地回答這個是沒有加工過的,換句話說你是純樸的自然響應。上級領導問你“上個禮拜交給你的方案你做好了嗎?”聽懂我跟你說的回答啊?!鞍ミ?,上個禮拜臨時加班,我做到12點多,現(xiàn)在…?!薄澳憔徒o我說做好了沒有?”“確實沒有做好?”“什么時候能做好?”“下禮拜三?!边@是一種回答導致的結果。我都告訴你結果了。
還有一種回答。“上個禮拜交給你的方案做好了嗎?”“做好了,做好的是一個簡版,您要嗎?”“發(fā)給我看看。”你可能沒有做好,你可能做了一半,但是你把它定義為做好了,它是個簡版。
還有一種回答?!吧蟼€禮拜交給你的方案做好了嗎?”“領導你想聽真的,還是假的?”你知道都在一問一答之間,其實你都在用你的技巧影響他對你的思考。實際上他是不知不覺地,他不會認為你是故意的。但是你一旦有意識做過幾次,在他心目中會形成對你的一種看法,你是動腦子的,你是善于做的,你其實完全是勝任的。這就是用右腦,只不過是思考完了以后。
同學:還有一個后續(xù)的問題,就是說右腦是不是跟情商有很大關系?
孫路弘: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很多我過去的學生中都提到過的一個問題,就是提到的情商,我只要一想到左腦或者右腦就會出現(xiàn)的情商這個詞。
張文強:一般會分析說左腦是智商,右腦是情商。
孫路弘:對??梢杂猛ㄋ椎恼Z言這樣去理解。“丹尼爾•格爾曼”就是最早提出“Emotional Intelligence”叫“EI”情商EQ的說法?!癚”是“Equation”是等式的意思,實際上是“EIQ”,就是“Intelligence”?!癊motional Intelligence”是“丹尼爾•格爾曼”1972年提出的“情商”的概念。準確的講不是1972年就是1974年提出的“情商”概念。提出來之后一下就風靡了,因為大家好容易找到一個詞說這個事了。那么我認為左腦和右腦跟情商的概念還不完全是一回事,我強調的是左腦的充分的周密的計劃,然后我表現(xiàn)出來。而情商強調的是你從小的時候,不是訓練出來你本身就知道面對這樣的人,穿著是這樣衣服的人我應該如何應對,面對那樣的人是如何應對。通常在家里是一個復雜的家庭,比如說三輩在一起的時候,這個小孩天生的情商就會高。還有在爸爸、媽媽感情不是特合的家庭里面小孩的情商部分都會比較高。因為爸爸、媽媽一旦吵架,小孩不斷地判斷他們兩個在干什么?然后會考慮誰對我好一點,誰對我不好的,他會認為現(xiàn)在的情況很危機,因為他們倆人一旦發(fā)怒的時候,他覺得不是一個和諧的環(huán)境,他會覺得很緊張,但是他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的時候,他就要不斷的去感覺。也就是說他的感覺器官就全出來了。換句話說,是沒有經(jīng)過左腦,直接就在右腦上給你加了一堆符號,如果這個符號是這樣,如果四世同堂這個小孩的情商肯定就特好,因為政治的關系就更復雜,環(huán)境復雜無比,然后有人對你好,有人不喜歡你,你馬上就能感覺出來,那不是培訓出來的。我現(xiàn)在講的是左腦是可以訓練他的。
張文強:掌聲感謝孫老師。其他同學抓緊時間,哪個同學愿意提問,沒關系,我們非常難得的機會。
孫路弘:這其實也是在體驗左腦用得多,還是右腦用得多的時候,善于用左腦,你其實有好多問題是可以連續(xù)發(fā)問的。
張文強:來,后面的同學。
同學:您好老師!是這樣,我想問一下我剛才您說到職場發(fā)展的三大障礙。其中對上司這一個我挺有感觸的,就是這個人和人打交道,本來好像說了很多的是用右腦,但是您的觀點我覺得挺新穎的,就是要多用左腦,比方說我的上司是一個用左腦的人,他是技術出身,但是事實上我們現(xiàn)在的職位其實是需要很多創(chuàng)造性的東西,你跟他溝通的時候,就是我們是學文的,他是學理的。你跟他溝通的時候,我們是更多喜歡用右腦來想,跟他溝通時他經(jīng)常不說話,我就不知道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是多用左腦還是用右腦來想。他的性格是跟上邊也不溝通,跟下邊也不太溝通,這是你主動找他溝通,就像是您說的大概兩個字,兩個字的說,這個時候我就不知道應該怎么辦?
孫路弘:其實就是對你的挑戰(zhàn),恰恰就是發(fā)展你的左腦。你怎么能夠帶動他呢?對于這樣的人,我們的常項就是你見他之前先準備100個問題。按三套路準備100個問題就是一個套路30個問題。就是第一個問題決定你走哪條路了。再往下走,一直我可以問題他。他不就說兩字嗎?問他30個問題不就60個字了嗎?對不對。問到60個字,你已經(jīng)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了。真正面對一個不擅長溝通的人的時候,我們不能埋怨他,現(xiàn)在的很多企業(yè)說,把企業(yè)所有人都培養(yǎng)溝通。我覺得有些東西是辦不成的。當溝通培養(yǎng)不起來的時候,你怎么培養(yǎng)?培養(yǎng)的是另外一個人能夠跟人打交道。也就是說,他有他的辦法。我認為對于一個搞軟件出身,搞技術出身的人。我是數(shù)學系畢業(yè)的。真正的要點就是說你構思一套邏輯性問題,去問他。那時候你在他心目中才會越來越上來。一旦他認可你了,他不是跟上面也不溝通嗎?他不是跟上面也不溝通嗎?他有時候就會把你推出去跟他的上級溝通,你的機會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