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這個簡單的字眼,人們再熟悉不過了。有的人的生活平淡乏味,有的卻是熱情如火,而有的是瀟灑輕松……在種種的生活規(guī)律里,人們有著不同的看法.
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往往是免費的,可惜世人大都看不穿,有時侯最好的安慰,就是無言的陪伴。愛自己、愛生活,就是最好的家庭文化傳遞。
孤獨,是因為你沒有愛自己
愛自己是對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愛自己可以讓生命更為豐滿更為健康,讓靈魂更為自由更為強壯。
愛自己就是尊重自己,無論何時都不會褻瀆自己。正如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面對社會的種種誘惑,仍然傲然挺立在世界的盡頭,對周圍的污濁不屑一顧。
在困難面前給自己一個微笑,在人生失意的時候,依然堅信明天會更好。用一顆樂觀向上的心來看待世界,用一顆平易近人的心來對待友誼。愛自己的人生才不會充滿孤獨,才會更懂得愛這個世界。
愛生活是一種習慣
熱愛生活是人生的地基,不能因為身體的不足而自暴自棄,對生活沒有憧憬;也不能因為自己人生的道路坎坷而仇恨生活。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熱愛生活,去享受美好的人生。
普希金說過“生活總是欺騙人”,但他同樣也說過“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著急……相信吧,快樂的日子總會來臨”。生活不會自己變,要讓熱愛生活成為一種習慣,懷著平和、淡然的心態(tài),那么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甜蜜的。
表達情感,傳遞關愛
任雪梅在做中科院婚姻家庭指導師時,曾遇到過數(shù)量不少的父母來咨詢,說自己的孩子情感封閉,跟自己的基本知識溝通通暢度沒問題,但是總覺著內(nèi)心深處沒打開,人際交往也一般,無法把知識轉(zhuǎn)化成智慧,在關系中也常常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所以比較擔心未來的成長和和社交。
由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和家庭教育的特點,很多人都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感情,喜歡將所有的事情都埋在心里。這種含蓄的處事方式有好的一面,但也有很多弊端。給孩子更多的關心和愛,不再壓抑孩子們的情感,讓孩子張開嘴巴說出來想要什么,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
有儀式感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種積極的情感傳遞和表達方式,不僅可以讓自己擁有理解情感表達情感的能力,而且可以把這種表達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去傳遞,形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
愛自己、愛生活,與朋友和孩子相互安慰、彼此陪伴,才能到達彼岸!
編:云軒文化/許傲嬌 審:出后部/王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