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一次,一位東方的暴君因為生活太富足而感到無聊和空虛,便派人去尋找世界上最快樂的人,倘若發(fā)現(xiàn),立刻脫下他的襯衣帶回皇宮。這位皇差在大街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流浪漢,看到他整天唱歌跳舞,異常開心,這位皇差便認(rèn)為他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于是抓住他,試圖脫他的衣服,哪知這位流浪漢身上竟然連襯衣也沒有。
快樂到底是什么呢?為什么那么多富人抓不住快樂,而一些窮人卻能沉浸在快樂甜美的生活中?
一位哲人說得好:“讓空虛和謊言都離我而去,貧窮非我所欲,富足亦非我所欲;粗茶淡飯,我足矣?!叭说目鞓返奶煨允遣黄降鹊模@種不平等,較之財富的不平等,更為重要。財富所賜予人的其實是有限的,人的天性的快樂和憂傷,并不取決于它。精神的力量遠(yuǎn)大于財富,它決定了人們天性的快樂或者憂傷。
常言說:“知足者常樂”。一個窮人知足天性所帶來的快樂,足可抵過一個富翁窮奢極欲的歡愉。一個樂觀的人當(dāng)鞋子磨破時,他只是覺得更加“腳踏實地”了。
所以,培養(yǎng)一種凡事都可為的態(tài)度是非常重要的。當(dāng)你看到半杯水時,你會怎么形容它?是一杯半滿的水,還是一杯剩下一半的水?當(dāng)想到交通標(biāo)志時,是先想到紅燈,還是綠燈?你的人生態(tài)度就在這些細(xì)微的地方表現(xiàn)出來。
我們完全可以做到自己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對身邊的人和事持有一份幽默感:下雨的時候,你沒有帶傘,雨點淅淅瀝瀝地淋在你的頭上、身上,真是涼爽舒暢,就當(dāng)洗個免費的淋浴好了;朋友借錢好久了沒有還,不急不急,錢一到手就會忍不住揮霍掉,暫且存在他那里好了,什么時候正經(jīng)用什么時候拿來;排長隊求職面試的時候,看看左右有人念佛、有人冒汗、有人不斷上廁所,心中更歡暢了,自己的心理素質(zhì)比別人都好;接親友的時候,火車晚點了,有人頻頻看表,有人持續(xù)打手機,還有人守著詢問處糾纏。
你可以饒有興味地研究他們的眼神、手勢、衣著和口音,猜想他們的身份、職業(yè)、性格等,推想他們要接的是親戚、朋友、上司還是情人?
只要你睜大好奇的眼睛,只要你對人懷有善意,你總能從司空見慣的老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新的東西,從紛繁浮躁的事物中提煉出有趣的一點一滴,不僅輕松自己的心情,也給周圍的朋友帶來愉快。
老子眼中的社會是一個充滿溫情的社會,而韓非子眼中卻只有冷冰冰的社會。只看到社會充滿溫情的一面難免會吃虧,但老子無疑是快樂的。韓非子雖然是聰明的,卻也是可憐的,因為他必定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