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說過:“人類的信仰在于自強不息地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的工作表現(xiàn),并不是指單純地追求工作業(yè)績。它也不是一種硬性可計量的標準。它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和存在。在現(xiàn)實的工作中,你要將自己最擅長的才智發(fā)揮出來,應用到你孜孜追求的事業(yè)上。不要滿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現(xiàn),要做最好的最完美的,你才能成為不可或缺的人物。人類也許永遠不能做到完美無缺,但是在我們不斷激揚自己的精神、不斷挖掘自己潛能的時候,我們對自己要求的標準會越來越高,我們的能力也就會越來越高。這是人類精神的精髓所在。
著名的管理培訓大師余世維說過:一個做事不追求完美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而要做到完美,就必須注重細節(jié)。這句話對于當今競爭激烈的職場,尤其顯得重要。每一個求職的人幾乎都會體驗到,人才市場供大于求,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可謂難于上青天。而在職場摸爬滾打的人也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職場人士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同一職場環(huán)境中員工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小,誰也不是十足的傻瓜。要想從同事中脫穎而出,比別人更能獲得加薪和晉升的機會,決非易事,在這樣的背景下,要想在職場出人頭地,展現(xiàn)抱負,就要秉承做事追求完美的理念,專注于細節(jié),把自己的活兒做到極致。
年輕的洛克菲勒最初在石油公司工作時,既沒有學歷,又沒有技術,被分配去檢查石油罐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這是整個公司最簡單、枯燥的工序,同事戲稱連3歲的孩子都能做。每天洛克菲勒看著焊接劑自動滴下,沿著罐蓋轉一圈,再看著焊接好的罐蓋被傳送帶移走。半個月后,洛克菲勒忍無可忍,他找到主管申請改換其他工種,但被回絕了。無計可施的洛克菲勒只好重新回到焊接機旁,既然換不到更好的工作,那就先踏實下心來把這份工作干好算了。
接下來,洛克菲勒開始認真觀察罐蓋的焊接質量,并仔細研究焊接劑的滴速與滴量。他發(fā)現(xiàn),當時每焊接好一個罐蓋,焊接劑要滴落39滴,而經(jīng)過周密計算,實際上只要38滴焊接劑就可以將罐蓋完全焊接好。 經(jīng)過反復測試、實驗,最后洛克菲勒終于研制出"38滴型"焊接機,也就是說,用這種焊接機,每只罐蓋比原先節(jié)約了一滴焊接劑。就這一滴焊接劑,一年下來卻為公司節(jié)約出一大筆的開支。公司也沒想到還有人能在這個崗位做出這么大成就,年輕的洛克菲勒很快得到提拔,就此邁出日后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直到成為世界石油大王。
沒有把這個崗位的任務完成到極致,洛克菲勒能有人生的這個驚人一躍嗎?
對于“追求完美的工作表現(xiàn)”的人來說,他們的才華、激情和價值取向是一致的,而且他們時常有一種強烈的個人成就感。他們心存一個內在的燈塔,他們永遠在追尋他們生活中的目標。
對于我們來說,順其自然是平庸無奇的。為什么在可以選擇更好的時候我們總是選擇平庸呢?為什么我們總是有理由縱容自己碌碌無為?為什么我們不可以超越平庸?
也許有人會說做到99分就很不錯了,何必再花大力氣做到100分呢。西方流傳的一首民謠可以對此作形象的說明。這首民謠說: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只蹄鐵;
壞了一只蹄鐵,折了一匹戰(zhàn)馬;
折了一匹戰(zhàn)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zhàn)斗;
輸了一場戰(zhàn)斗,亡了一個帝國。
馬蹄鐵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但所謂“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你把一切都做得很好,就留下這么一個瑕疵,可能最后要你命的就是這個瑕疵了。對于我們來說,從早到晚,不管陰天還是晴天,也不管是不是受到胸悶、頭疼或心臟病的困擾——每天都必須到達指定的地方,開始工作。而只有在堅持工作數(shù)個小時后,休息才顯得格外甜美愜意。無論在哪里,賬本上的數(shù)字必須精確無誤;無論在哪個倉庫,貨物的數(shù)量必須和清單上一致;無論何時,對孩子、顧客和鄰居的態(tài)度必須和藹可親。簡而言之,無論做什么事情,我們都要付出百分之一百二的努力,正是這種品質才能鑄就成功的基礎。
海爾著名的“一根頭發(fā)絲”的故事,就生動地演繹了這一道理。
一次,廠領導楊綿綿在分廠檢查質量工作,在一臺冰箱的抽屜里發(fā)現(xiàn)了一根頭發(fā)絲。她立即召開全體相關人員會議,有的職工說,一根頭發(fā)絲不會影響冰箱的質量,拿掉就是了,沒什么可大驚小怪的。但楊綿綿斬釘截鐵地告訴在場的干部職工:“抓質量就是要連一根頭發(fā)絲也不放過!”
今天,我們已經(jīng)聽到了千百個海爾員工抓質量一絲不茍的故事,而這千百個故事的序言,就是那個“一根頭發(fā)絲”的故事。沒有這樣對質量近乎苛刻的要求,很難想象海爾能有今天的成就。
如果一個運動員要不追求完美的話,那么他不會贏得金牌,把金牌帶回家的運動員必須超越其他所有人和已有的記錄,不用上百分之百的勁兒哪能成功。不要總說別人對你的期望值比你對自己的期望值高。不要老是覺得自己的工作很不錯,要經(jīng)常讓別人來評判你的工作是否讓人滿意,如果哪個人在你所做的工作中找到失誤,那么你就不是完美的,你也不需要去找一些理由,還是回去再把工作做得更完美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