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難忘的導游講解 蔡家成
導游講解方式有若干種,如介紹式、講授式、演說式、朗誦式、主持人式、小品式、背誦式等。因工作關系,筆者接觸的導游很多。然而近日去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的布搭錯國家公園,聽了景區(qū)導游卓瑪?shù)闹v解,真有耳目一新之感,讓筆者對導游講解風格又有了深層次的理解。
卓瑪是一個典型的藏族姑娘。接待的第一個步驟——在旅游車上致歡迎詞,就讓人覺得她與眾不同。她不像其他導游那樣站在車輛前部、面對車上游客(這是標準和服務規(guī)范所要求的),而是微側(cè)身坐在座位上,與游客同方向。在大半天的景區(qū)游覽過程中,只要是在車上講解她都是這種方式。她的講解風格在筆者所接觸到的導游中也極少見,不是用標準普通話、標準語速和語調(diào)向游客介紹游覽計劃和有關知識,而是以比較緩慢的語速、輕柔的語調(diào),像親人、朋友聚在一起拉家常般的,讓游客感到親切、輕松、愉快。對于游客的提問,她的回答也是如此,知道的就娓娓道來,絲毫沒有“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優(yōu)越感,更沒有教訓之意味,不知道或者不全知道的,也絕不胡編亂造、敷衍搪塞或是慌里慌張、面紅耳赤甚至張口結(jié)舌,始終給人以平和、平靜的感覺。她在車上也主動為游客唱了首歌,歌詞、聲調(diào)以及導入、收尾也都讓人感覺自然、親切,而沒有常見的那種生硬感。
不要以為卓瑪一定是文化程度高、工作經(jīng)驗豐富的資深導游。據(jù)筆者了解,她剛從云南師范大學專科畢業(yè),正在自學本科,還沒有考取全國導游資格,從事景區(qū)導游服務也不過三年時間。筆者認為,她的導游服務風格的可貴之處,首先在于她以藏族人的自然、淳樸、真誠為基礎,加上自己的純真、敬業(yè)、虛心、細心,營造出平等、和諧、輕松的氛圍。通常采用的導游在旅游車上面向游客、站著講解的方式,因面對面、站與坐、說與聽、服務與享受等矛盾,容易在導游和游客之間造成對立,而且導游安全也存在問題。在確保游客聽得清楚的前提下,導游坐在座位上講解,與游客同樣都是面朝前方,導游安全也得以保障,對立感也因此大為減弱。其次是她注意把握語速、語調(diào),講究語言風格,這方面只要想想我們是怎么與親人和好友聊天的,就完全能夠明白。
與這種親友聊天式的導游講解風格相比較,介紹式導游是“向游客提供知識”,互動不足;講授式則增加了一種“老師對學生”的居高臨下感;演說式和朗誦式偏重于導游單方面的展示、表演;主持人式和小品式雖注意了互動,但往往也是以導游為中心,游客只是臺下的觀眾;背誦式則完全是照本宣科,游客的感受可想而知。
筆者當時就向迪慶藏族自治州和云南省旅游局的有關人員建議,在組織導游培訓時,讓新老導游都去聽一次卓瑪?shù)闹v解。在“名導進課堂”中,也讓卓瑪去講一課,甚至讓她去參加地區(qū)、全國的導游大賽。但她會不會因此變成“教師奶奶”、“演說家”、“主持人”或者“表演藝術家”,而改變了導游講解風格,筆者心中沒底。如果真的那樣,那就不要請她去講課和參加比賽了,還是讓她在景區(qū)繼續(xù)保持自己的講解風格吧。(此文作者為國家旅游局領導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