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周轉率的遞減效應與最佳決策模型
The degression effect of ITO & its optimizationmodel
程曉華 發(fā)表于《物流技術與應用》2012年第八期
2012-6-18
摘要:庫存周轉率是不是越高越好?回答顯然是否定的!庫存周轉率的提高對凈運營資本需求減少的貢獻呈現出邊際遞減的規(guī)律;同時,由于企業(yè)具體產品的生產與采購周期的客觀存在,庫存周轉率存在著一個相對合理的范圍,這就是所謂的“最佳庫存周轉率”。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提出過這個“庫存周轉率的遞減效應”,更沒有人驗證過。
經常有業(yè)界同行問我,程老師,對于一個企業(yè)來講,是不是庫存周轉率越高越好呢?我說,回答是否定的,所謂物極必反,我從來沒有說過庫存周轉率越高越好,盡管我這么多年一直在各種場合鼓吹如何提高庫存周轉率,但這是兩回兒事。
我之所以鼓吹提高庫存周轉率是因為我們的大多數企業(yè)庫存周轉率太低,尤其是針對業(yè)界標桿做比較;我之所以從來沒有說過庫存周轉率越高越好,是因為我發(fā)現庫存周轉率有個遞減效應,也就是說當某個企業(yè)的庫存周轉率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隨著庫存周轉率的提高,你得到的好處,如運營現金流需求的減少會呈現出一個遞減趨勢,而你企業(yè)的庫存風險卻是越來越大,而且大到你幾乎不可能承受的地步;但問題是,你庫存周轉率的提高畢竟可以持續(xù)降低你企業(yè)對現金的需求,所以,這里一定有一個“適可而止”的問題,也就是說在理論上存在一個“最佳庫存周轉率”的問題。
對于如何提高庫存周轉率,我已經發(fā)表了很多這方面的文章,大家也可以參考我的專著《制造業(yè)庫存控制技巧》(第一版2007年、第二版2010年,中國物資出版社),這里不再多講。下面我們以一個中型電子制造企業(yè)為例來說明庫存周轉率的遞減效應與最佳庫存周轉率的決策問題:
該企業(yè)年銷售額為10億人民幣,物料成本大約是80%,應付款加權平均周期是45天,也就是APD=45,應收款加權平均周期是30天,ARD是30,那么,根據現金周轉周期的公式C2C=ARD+DOS-APD,其中C2C是現金周期,DOS是庫存持有天數,可以簡單理解為DOS=365/ITO, ITO就是庫存周轉率,我們很容易用EXCEL做出如下模擬,見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