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管理水平普遍低下而很多人卻不得其因。很多組織對管理的效果都不甚滿意,很多管理者也認為自己的管理存在問題,可是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問題的根源就在于管理者修身不到位,管理者素質不高。這就是制約我國管理水平發(fā)展的主要因素。
要達到一定的管理效果,就必須從管理者個人基本素質修養(yǎng)開始,形成一定品質,這個品質就是“仁,義,禮,智,信”的綜合體現(xiàn)。其次做事就是做一件事的如何做好的手段與方法的應用,這些主要體現(xiàn)管理者的決策能力,計劃能力,領導能力,協(xié)調能力和控制能力。這其實就是修身所表現(xiàn)的兩個方面:個人素養(yǎng)和專業(yè)素養(yǎng)。這兩個素養(yǎng)是從事管理行為所必須具備的兩個基本素質,缺一不可,亦不可偏頗。
管理者修身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首先先看做人,做人就是通過個人的人品,行為能使被管理者能從心里產(chǎn)生一種由衷的敬佩,達到自愿服從管理的目的,才能徹底解決管理中的執(zhí)行力問題。如果做人的修身品質不到位,致使被管理者不愿服從管理,這樣就不會認真執(zhí)行管理者的命令及指揮。因此才導致了現(xiàn)在我國管理水平低下,管理問題普遍存在的結果。
在儒家經(jīng)典《大學》中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三條綱領,表示人同時也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八個條目。八個條目是實現(xiàn)三條綱領的必須途徑。在這八個條目中,修身是最根本,最核心的一條。正所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奔瓷献試以?,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yǎng)品性為根本。
對于一個人來講,修身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從事管理的根本。八目中所提到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都是為了能使人達到修身這個目的。身不修則無法自立于世,亦無法取信于人。而后的“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個人價值的體現(xiàn)。而修身又是作為這些的前提,身不修,就不能實現(xiàn)管理的效果,沒有效果的管理就是沒有價值的管理。
對于管理者來講,修身更是管理的根本。從人的職業(yè)或價值層面講,修身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個人素養(yǎng)的提高和專業(yè)素質的加強,也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從事管理行為所必須具備的兩個基本素質。
一方面,修身即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如果一個管理者能夠時時以修身要求自己,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完善自身行為,于管理之時則有可能達到:人未到,名先聞;令未到,行先成的效果。管理者若可修身,時時能有良好的品行舉止,則在管理過程中會減少很多摩擦和不滿,少去很多抱怨和阻力,更有可能達到不令而行,不禁而止的最高的管理境界。
另一方面,修身也包括加強個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提高知識水平。管理者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過程,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如此,可以剛柔并濟,讓自己的管理水平無論是順風趕路還是逆水行舟時,都能經(jīng)得起考驗。
管理者若身不修,言而無信,行而不果,則對團隊的合作和競爭能力將是一個重挫。
若修身只能善始而不得善終,只能做到在某方面而不能全方位的修身,則其管理效果亦不會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在如此管理者的領導下,小至一個集體,大至一個國家都經(jīng)不起時間的考驗,無論開始時多強大,都將是歷史的匆匆過客,轉瞬即逝。唐玄宗曾經(jīng)是如何的勵精圖治,創(chuàng)造了開元盛世,然而未能貫穿始終的修身,使得一個鼎盛一時的皇朝從此衰落。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是如何的亙古未有,成為中國第一個皇帝,然而未能全方位的修身最終導致江山的迅速易主。
因此,修身不是一個短暫性動作,而是一個貫穿始終,涵蓋無限的不斷上升的過程。只有從始至終全方面的提升自己,克己修身,才能使自己的成就得到最完美的體現(xiàn)。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管理水平低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