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要修身,否則既不能格物致知獨善其身,也無法齊家治國兼濟天下。組織要修身,否則既無法誠意正心家和萬事興,也無法明德親民揚鞭自奮蹄。而修身貴在止于至善。吾日三省吾身,是一種止于至善的態(tài)度和精神。體現(xiàn)在管理中,就是認真嚴謹,一絲不茍,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作風。
前幾年我去過的一家酒店,規(guī)模只有100多個房間,裝修不是最高檔的,設施用品也不是最豪華的,但是那里的衛(wèi)生卻是我見過最令人的放心的,服務也是最貼心的。為什么這么講呢?這家酒店向顧客公開承諾,他們的衛(wèi)生經得起顧客的檢驗,哪怕是幾毫米的斷頭發(fā),只要顧客在入住房間時發(fā)現(xiàn),都會立減50元房費作為道歉。他們還向顧客承諾了很多項服務,比如衣物免費清洗,剛開始顧客有顧慮,擔心不衛(wèi)生不安全,酒店于是承諾凡是貼身衣物一律手洗,而且指定使用雕牌衣物護理產品,凡是外套均按照洗滌說明或者顧客的要求進行清洗。雖然加大了很多工作量,但酒店經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他們每年因此項服務而獲得的老顧客均在30%以上,他們獲得的效益遠遠超出了預期。如今這家酒店已經擴建,雖然硬件檔次依然沒有達到五星級標準,而他們的入住率卻勝過當?shù)氐奈逍羌壘频?,甚至一些明星大腕每到那座城市,都會指明住這家酒店,沒什么特別的理由,就是踏進他們的大門,你渾身都覺得舒服、自在、自然、親切,他們的服務沒有格式化,他們的服務是靈動的,變幻的,總讓你耳目一新。當?shù)睾芏嗑频陮W習他們經驗,但很多都半路夭折了,看似很簡單的事情就是學不去,做不好。
以上故事使我想起張瑞敏那句話,“簡單的事情日復一日做好就是不簡單”。實際上,簡單的事情表面看簡單,實則在做的過程中,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你如果具有止于至善的精神,那么簡單的事情就做好了。日事日畢是簡單的事情,但下班時,就是無法控制驛動的心,朋友的相邀,家人的期盼,算了,明天再做,明日復明日,習慣養(yǎng)成了,工作完不成不在乎,對任務量總是疏忽,對質量標準總是馬虎,對領導指派總是湊乎,凡事差不多思想,早完成一小時和晚完成一小時差不多,多做一次和少做一次差不多,早到1分鐘和晚到1分鐘差不多,多聊一分鐘和少聊一分鐘差不多,錯一次和錯兩次差不多,鞠不鞠躬鞠什么尺度差不多,微不微笑笑什么程度差不多,學不學習學什么水平差不多。就是這些“差不多”,害得我們“差太多”,萬事成蹉跎。
記得毛主席所說過“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認真二字”,“認真”的道理誰都懂,但都做到了嗎?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品,要經過一道道工序才能完成,任何一處疏忽,都可能導致瑕疵,就不值錢了,去“鑒寶”看看,如琢如磨,寶貝那都是“認真”出來的。沒有認真,就沒有成果,沒有價值。錢學森曾經把“小白毛”事件作為航天工作者的教育案例,所要傳導的就是止于至善的精神,就是因為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吾日三省吾身”的止于至善精神,才有了中國航天史上一次次振奮人心的時刻。而現(xiàn)在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人發(fā)展了,就一好遮百丑了,就變成全能冠軍了,走到哪里,哪里得捧著,口若懸河,不把誰放在眼里。一些企業(yè)發(fā)展了,就到處是凱歌高奏了,這個獎那個獎,這個經驗那個論壇,底氣十足啥話都敢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活在掌聲堆里的他們,能夠到哪里獲取諍言,又如何止于至善。此時此刻,我作為一名老黨員,還是十分呼吁黨內的民主生活會能夠發(fā)揚光大。想發(fā)展,想一直發(fā)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時刻都不能少的,止于至善是時刻要謹記的,活到老學到老修身到老是我們時刻都要堅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