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共同富裕理想不再是空中樓閣
-------紀念改革總設計師鄧小平逝世15周年
高木
1985年10月23日鄧小平在會見美國時代公司組織的美國高級企業(yè)家代表團時說“一部分地區(qū)、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qū)、其他的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這句話實際上早就成為了改革開放的指導方針,同時也受到了廣泛質疑。因為在絕大多數(shù)人看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容易,而要讓先富起來的人帶動和幫助其他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目標,目前的社會現(xiàn)實似乎也印證了這些人的看法。
但是,正如葉劍英元帥五言絕句說的一樣“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科學有險阻,苦戰(zhàn)能過關”,只要理論界的朋友們能夠真正弄明白財富的性質、貨幣的本質和互聯(lián)網的真諦,鄧小平先富帶后富的共同富裕理想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空中樓閣,而是極具前瞻性的戰(zhàn)略大構想?;纠碛扇缦?。
其一 財富具有兩種形態(tài)
一種是實物形態(tài),表現(xiàn)為使用價值;另一種是名譽形態(tài),表現(xiàn)為價值。
其二 先富者后富者各有所需
先富者追求的主要目標是財富的名譽形態(tài),希望擁有越來越多的貨幣量,成就感,安全感,其實很多富人的錢永遠花不完;后富者追求的主要目標是財富的實物形態(tài),希望擁有生存受教育醫(yī)療住房等財富的使用價值部分。其實兩者并不存在根本的矛盾沖突。
其三 在一個貨幣基本不貶值的實行正負貨幣記賬法的信用體系里先富者后富者可以各取所需實現(xiàn)共同富裕
如果先富者后富者同處在一個無法逃廢債務的,用正負貨幣記賬法明晰記錄債權債務關系的,貨幣基本不貶值的,可以讓暫時產出不足的后富者獲得滿足基本生存發(fā)展的信用額度的新型貨幣體系內,那么,先富者就可以放心大膽地把自己的剩余產品出賣給產出暫時不足的后富者及時消費,系統(tǒng)就會在自己的唯一賬戶上增加正貨幣數(shù)量若干,債務人的賬戶上就會增加負貨幣數(shù)量若干。如此一來,先富者就獲得了財富的價值部分---貨幣,后富者就獲得了財富的使用價值部分---實物產品或服務,兩者各取所需,在很大程度上就實現(xiàn)了初步的共同富裕。
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xiàn)象是,只要不斷增加后富者的信用額度,只要讓先富者不斷積累貨幣而不再是盲目囤積實物,那么即便是兩級分化現(xiàn)象依然存在,這種初步的共同富裕狀態(tài)依然可以一直維持下去而不會引發(fā)大的社會動蕩。
當然,更理性的方式是借助新型的貨幣體系,逐漸平和的剔除暴利、壟斷、腐敗、剝削、犯罪等導致分配懸殊的非合理因素,而在更大的程度上保護并鼓勵因為創(chuàng)新、勤奮、守法、守信而帶來豐厚收益者,這樣,不再擴大信用額度債務鏈條也不會斷裂,每個債務人在中年前后基本都能還清債務并逐漸在賬戶開始積累正貨幣,那么,鄧小平先富帶后富的共同富裕理想就能變成真正的現(xiàn)實。
這種能具備以上功能的新型貨幣體系就是人本化電子貨幣制度,也可稱為人財物聯(lián)網。
2012/5/8 2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