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子,三明子講師,三明子聯(lián)系方式,三明子培訓(xùn)師-【中華講師網(wǎng)】
高級辟谷導(dǎo)師培訓(xùn)導(dǎo)師,道家辟谷養(yǎng)生減肥,降三高,排毒,亞健康
5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三明子:健康養(yǎng)生應(yīng)看《文始丹法》轉(zhuǎn)載(四)
2016-01-20 39426

3、凝神入氣穴心印靈文――真日正氣回旋功

第一步:基本原理

《陰符經(jīng)》曰:觀天之道,執(zhí)天之行。吾師嘗云:丹道無他,不過仿天地日月運行之規(guī)律來奪取先天一炁而付予萬物生機的這一模式而已,人與天地并列為三大,頂天立地,故人乃天地之縮影,天地日月的這一運行模式能盜取先天一炁而給萬物生生不息之生機,人若仿照此一模式,自然亦可盜取先天一炁而結(jié)丹給我以生生不息之生機!故仰觀乎天,俯察于地,遠取諸物,近切于人,而丹道出矣。又言:天地日月之運行,就是大丹法,太陽乃天地之大丹,金丹者,我人之太陽,知此,丹法即在掌中,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寒來暑往,四季交替,即是丹法,即有火候,如此明顯,就在眼前,惜人有眼如無,作那睜眼瞎子,視而不見,所以我經(jīng)常講,真正懂丹法者,必能以大道為師,以天地為師,廢萬卷丹經(jīng),而純以地理起伏之形勢,日月運行之規(guī)律而論丹法。氣候之變化,明月之盈虧而論火候老嫩。如此切己關(guān)身來論說、來印證,來落到實地去修煉,才不會落入虛妄,才能夠在現(xiàn)在泥沙俱下,偽法橫行的現(xiàn)實之中,明辨是非真假,明辨丹道真?zhèn)?,如此,才是一個真正丹家。如此,才算真正明白了丹法,如此才能修煉有成,如此才能真正感覺大地山河,以至于人事交往,無一不是丹法,皆可印證于自身,如是大地山河如在掌中矣。故《悟真篇》云:俗語常言合至道,故道家講皈依于道寶,此才是對道寶之真皈依,所謂師法天地者是。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背誦丹經(jīng)誰個不會?加上己之理解發(fā)揮,誰個不能?博聞強記,豈能就說懂丹哉?必須領(lǐng)會到心上來,再歸于樸,以天地為師,一切丹法自此中流出,此才是真懂丹!所謂得訣以修,頭頭是道!察有形之天地,后知無形之大道存矣!道終不可見不可得,可見者可得者非道,我們之所以知道有道之存在,以其有形之宇宙天地存在運行故也。先天一炁終不可見不可得,可見者可得者非先天一炁,我們之所以知道先天一炁的存在,以其有形生命存在故也。如是,能以天地人事為師,自可以道為師。凡與天地人事之至理相背者,即是與道相背。

丹家講有道、經(jīng)、師三寶須皈依,師乃解惑引路之人,人之學(xué)不可無師,比如一個人到一個陌生的城市,若不知路線,必問路于一個熟悉此路線的人,此引路者即是師。經(jīng)乃地圖,若無地圖,你就不知此引路者是否真的熟悉路線,所指引之方向是否正確,若是指東打西,豈非南轅北轍,愈趨愈遠?故經(jīng)乃印證老師真?zhèn)沃嚱鹗嗄艘粚殹5陨隙?,最終皆是以所行之道路目的地為最終皈依。經(jīng)有偽經(jīng)書,地圖有錯誤之地圖,師有偽師,引路者有故意指錯方向之人,故必以你所行之最終目的地為絕對不二之皈依,故道亦為一寶。故丹家講以天地為師,以道為師。師者,眾也。所謂得訣回來可廢書,此訣乃是天地運行所現(xiàn)之大道真訣也。所謂得訣回來可看書,此訣乃老師所傳之訣也。得老師所授之訣,初印證于丹經(jīng),終印證于天地,最終以天地為師,之后可廢丹經(jīng)矣。如此才為心印丹訣而真得訣矣。亦即能得訣以道為師者,丹書可廢,故我講真懂丹道者,能廢萬卷丹經(jīng)而以天地人事論述丹法,此以道為師故也。窮理盡性以至于命,此即是窮理也。若未到此地步,則尚未真懂丹、真窮理。所以我曾對一些朋友講:吾若對人說丹,必不講丹道術(shù)語,而純以一幅中國地圖來闡述丹理丹法,且更親切易懂,深入人心。比如以中國地理環(huán)境論之,中國的地理形式,乃是由西部至江南沿海,直達大海,乃是由高至低,一路順勢而下。這個地理形勢活脫脫的就象我人自己,我人頭部我之昆侖,我人六陰之脈亦皆與我頭之最底部――舌根相連。西藏乃中國地勢最高之處,古謂之昆侖,此處須涼寒清高,此處雖如此寒冷,但清澈之水確是由此高處流下來而形成河流,順地勢一路而下,滋潤萬物,沖刷污垢,最后將沿岸一切污垢垃圾沖出陸地,而變成污穢不可用之水而歸入大海,沉入海底。而我人身與此理同似,頭部亦須保持清高,而我人身之津液甘露亦是自昆侖,匯集于口舌,經(jīng)咽喉重樓沖刷而下,滋潤全身,沖刷污垢,最終歸于人體最低部位之腎與膀胱,故此腎又稱之為水俯,水俯者,我人身之海洋。凡不可用的污穢之物變成大小便而出,此理此情與中國地理亦完全相同。所以講,天地是一個大人,我人是一個小天地,絕非干巴巴的教條,而是實實在在的事情。如是,丹法從此而出矣。知天地運行之理,運行之方法,則知曉丹道之方法、之道理矣。

    如是再看江南沿海地區(qū),本是中國大地上最為地勢低矮之地,大海則更為低下矣。如此,則大海譬如我人之腎,腎主藏水,大海亦主藏水,但是太陽確是于子時從大海最底處海底升起,于黎明從海平面出來,依此經(jīng)過中天,而降于西部昆侖之方向。如此太陽由低至高,東升西降,循環(huán)返復(fù),運轉(zhuǎn)不息,清澈之水由高至低,自西向東,運轉(zhuǎn)循環(huán),火升水降,大地萬物才能生生不息。但是昆侖有形之水自何而來呢?乃是太陽照于大海,而將海水蒸發(fā)之故。海水遇熱而成氣,上升于天,越往天之高處,溫度反而降低,如是形成云,降而為雨。觀天之道,執(zhí)天之行,察此天文地理,太陽與水,運轉(zhuǎn)之模式,入丹道修煉之法亦呼之欲出。太陽謂之火,人之神亦謂之火,太陽乃天地之目,我人之目乃我人之太陽,故曰:機在目。將我人身所有之火(有四家真火)照于海底,火蒸于腎水,水遂化為氣,沿督脈上升于昆侖頭部,經(jīng)昆侖頭部化為無形之甘露玉液降下來,滋潤五臟六腑,并沖刷全身污濁。而我人身運行之規(guī)律并非如此,乃是心火從任脈上升,水從督脈下降流于腎化為腎精而流出(但修煉者亦可利用此理而匯四家真火,倒轉(zhuǎn)玉枕,沿督脈下降于海底,以補腎中之精,此謂之補虧,補虧完后,在依九轉(zhuǎn)正功,而行煉精化氣小周天功夫),故人日益衰老,此乃我人身中天地有損有虧也。故只有逆而行之,使火從督脈而上升,水沿任脈而下降,這樣自己之天地定位,形成完整之循環(huán),則如同天地之縮影,自能仿天地日月運行之規(guī)律而盜取先天一炁,結(jié)成小還丹。天地逆運返還而長存,我能觀天之道,執(zhí)天之行而逆運之,亦如天地一樣長存,丹書所謂長生不老、與天齊壽者非夸語也,乃完全之事實也。

由是可知,凡以陽舉為丹藥活子時者,皆錯矣!我曾以此理向四川某道長論及(道長乃北派伍沖虛丹法傳人,其丹法亦與我等多有契合處),道長聞之曰:先生所言丹理確實別開生面,令耳目一新,其理也,誠如先生所說,然以陽舉為陽生之準者,幾乎天下之人皆以為是,獨先生為非,尚祁有以教之。我如是剖析:道長當(dāng)知,人所以陽舉,乃腎氣沖動故也,而腎屬坎,腎氣乃坎中之水。觀天地之理,可知腎猶如大海,那么腎水即是海水矣。所以腎水從腎中沖而發(fā)動于外,乃腎水充沛,腎不能納之故,此又如同海水漲潮一般,海水逆反而上,發(fā)動為潮,沖于陸地。此海水污穢不堪,何可為用?若引而上之,豈非將沿海數(shù)省淹沒?唯有將海水重新納入大海,用太陽加以陶冶,化為清新之氣,如是才可上升于天,為我所用。是以陽舉為丹藥活子時,并采而服之者,大錯!當(dāng)然,陽舉時,又不可使之化為后天精液而流出,必須收回內(nèi)腎,而有增加腎精之作用,故我講陽舉乃補虧之活子(按:此亦有水源清濁之分,有欲無欲之別,非明師詳細指出而不可妄猜),而非小周天之一陽來復(fù),道長以為如何?道長聞之,慨然曰:善!確為至理,此亦我龍門邱祖所傳心印衣缽,可知天下丹法果然一家,我人當(dāng)以天地大道為師,今有先生在,丹道異日大興,可必見矣!

總之,天地運行即是一大丹法,何必求奇求怪,何必從丹經(jīng)上做死活計?打開窗戶,上觀乎天,下察于地,近證人事,丹法豈不就在掌中?故古來祖師,皆言欲傳丹訣,必先登壇盟誓,叩謝天恩而后可。故可知,察天地運行,藥物之生處,火候、采法亦一一可見!

何謂藥物?答:藥物即是金丹(按:未采之前謂之藥,既采之后謂之丹),金丹即是太陽(在人身,即生來一點真陽元性也,乃先天一炁凝聚而成)。大地萬物有此太陽而生生不息,繁衍茂盛。人有金丹才能長生,才能我命由我不由天。

又問何謂丹藥生時之活子時景?答:觀太陽出來之景可知陽生活子時之景,故丹書云:一陽生起,光透垂簾。

問藥生于何處,歸于何處?答:觀太陽升于海底,歸于昆侖可知矣。故丹書云:得自坤位,歸于乾宮。

問藥生于何時?答:觀太陽子時在海底(按:清晨太陽升于海平面,然依道家之理,凡可見者即是后天,故再察太陽未生之前在海底之進乃亥未子初)故丹書云:亥未子初陽生時,此正是六陰之下,一陽來復(fù),故丹書云天地正子時乃陽生時分,由天地反躬自身,亦同此理。

再問火候?答:月本無光,乃應(yīng)日而有光,月之盈虧消長,忠實的反應(yīng)了太陽作用于地之氣的盈虧消長之機。如是,觀月之盈虧,即知丹藥老嫩之火候。故丹書在論火候老嫩之時,只講月亮之盈虧變化,以后讀者可默契之,勿要忽忽而過,當(dāng)作無用閑文。我身之月為何?我身之月即心神性光也。故藥物消長變化,我之心神性光亦有相應(yīng)之反應(yīng)。另古仙翁有古制鐵律十二時辰功訣火候傳世,以應(yīng)一周年之火候氣象,最早較完整透出者,閔一得真人也,讀者請將《太虛集錄之十二時功訣》反復(fù)讀千遍。

火候、藥物、活子時、運行路線、修煉方法皆已知,丹法豈又有不知之理哉?如是,丹道真正下手天機功法――真日正氣回旋功可傳授矣。何謂真日?真日者,太陽也,火也,在我人身而言,所凝之神也。

何謂正氣?正氣者,風(fēng)也,內(nèi)息也。風(fēng)形成于海,我人身亦如之,乃海底與氣穴之間回旋之氣、之元息,丹書云:陰蹻之元息,可用之后天氣。要形成風(fēng),可將火照于海底,如太陽照于大海,其息、風(fēng)、氣自可生矣。

氣息若生,神凝于內(nèi),將氣息從無至有(所謂從無情煉至有情),由微至著,由小至大,由大至宏。其始,氣息甚微,僅在海底與氣穴間回旋震蕩。之后,由大至宏,形成風(fēng),沖于督脈,降于任脈。不但在海底與氣穴之間鼓蕩,且發(fā)展成為任督二脈間鼓蕩。不但發(fā)展成任督二脈間鼓蕩,且發(fā)展成為全身經(jīng)絡(luò),百節(jié)九竅間來回運轉(zhuǎn)無礙,此亦海上之風(fēng)最終流行于整個地球,形成對流。如此,我人之天地方運轉(zhuǎn)無礙,天地定位,則坎離器具立,如此方成為天地之縮影,天人合發(fā),能象天地一樣盜取先天一氣,如此才有真交媾,藥物生。所謂“天地定位,水火相射”,此將無息調(diào)至有息,而達于至大至宏之功,謂之:凝神調(diào)息,調(diào)息凝神。直調(diào)到我人身天地定位,而真火真水,真陰真陽生出,方進入九轉(zhuǎn)正功――真陰陽、真水火、真父母進行真交媾,而后有藥生,可行小周天、還丹、結(jié)胎等等功夫,故曰真日正氣回旋功。

此功共分二層,第一層:心息相依。第二層:凝神調(diào)息?,F(xiàn)分別傳授如下。

第二步:心息相依

心息相依之法,共分三層。第一觀息,第二聽息,第三心息,茲分別介紹如下。

觀息法:觀息者,觀呼吸一來一去之運行也。蓋人心好動,加之平常生活、工作、學(xué)習(xí)等等,皆在用心神,所以心神大腦皆處在運動之中,已形成運動之習(xí)慣,所以運動、明顯、耀眼、刺激之事與物更容易引起我人之注意與關(guān)注,而對于靜止、熟悉、平淡、平常之事與物反容易視之不見,忽略過去,故曰人心好動動。而丹道修煉卻是叫人體察寧靜而收心入靜,故談何容易,所以一般做功夫者不入靜還好,一但閉眼做靜功,反雜念叢生,此起彼伏,如是必用循序漸進之法,逐漸的將我人引入靜定的狀態(tài)。故此,以我人對運動的事物效為注意特性,而有觀息之法。使我人注意自己的呼吸,通過呼吸的來去運動,逐漸的使我人心神有一種寄托而全神貫注起來,最終深入到呼吸的這種運動中,此時,修煉者自然的會寧靜無念。這好比我人在做工作時,很容易全神貫注,投入其中,無有雜念。

觀息法具體方法對姿勢沒有特定的要求,但一般采用座式,初學(xué)者端座于凳子上(可用較矮一點的凳子),但必須墊上軟墊子,這樣便于久座。上身伸直,頭頸虛頂,端正其體,萬緣放下(想萬事萬物皆與我無益,唯我身心性命最為切己關(guān)身大事),兩眼睜開(必須睜開,此為密訣),觀注鼻端外呼吸來去進出闔闢之運動(也就是觀呼吸)。

所以觀息者,第一,以我人精神意識多在腦部,故觀鼻之息,相對觀守坤腹等部位,更容易集中精力,而不落入昏沉!常見一般修煉者,初下手即意守坤腹丹田,這樣多落于昏沉如睡之狀態(tài),落入鬼趣。第二,初下手即意守丹田,要么心神不定,雜念叢生,心神屬火,有雜念即是燥火,將眼閉上(閉屬冬,為收藏),即將此燥火收入丹田,甚為不妥。一般初學(xué)者不知其中嚴重,使之后來,屢補屢泄,一團燥火,功夫不進。而此觀息法有使心神寧定,將后天燥火轉(zhuǎn)化凈化之效。故觀息之法,必須兩眼睜開,張三豐先生云:心未清,眼勿亂閉。此法可與陳攖寧先生所傳莊子心齋法,以及西派汪東亭一脈所傳“于鼻外寸徑虛空行心息相依法,以至于佛家天臺宗觀鼻端白觀相互印證。但又須知,觀息法雖具以上兩個優(yōu)點,但亦不可像汪東亭一脈所傳那樣,夸大其作用。只是我人具有此身,相關(guān)部位自有其作用在,故觀息之法同此理,觀息到一定境界,心也就平和了,神也清靜了,氣息也逐漸平定了。如此,逐漸有心沉寧靜的感覺,如是,順其自然,心神也不可再執(zhí)著于鼻端,而是進入下面之功夫――聽息。

觀息者,有制眼光之作用?!蛾幏?jīng)》曰:機在目,蓋眼乃五僦確媯嗄誦納裰確媯羝確?。凡羶e克復(fù)Γ蔥納?、射摝。今用箮€⒅ǎ酃餳戎疲囊咽章#蜓羝嘀贛諛諞?。敌有秴财J笍腻i⒅ǎ希劍和餿Σ宦諶ψ院稀

聽息者,顧名思義,以耳聽呼吸來去進出闔闢之運動。行聽息功夫時,眼須半睜半閉(因前者觀息功夫時我內(nèi)心之心神寧靜,故諸于內(nèi)而形于外,所以兩眼須隨之調(diào)整至半睜半閉)隨著聽息功夫之加深,心愈寧靜而氣愈柔和,呼吸來去出入闔闢所生之聲漸至于無,所謂無聲之聲也,故耳已不可察,已不可聽矣。如是聽此無聲,自可進入心息之層次。耳雖不能覺察呼吸之聲音,但我心可感覺到呼吸之微跡。如此,則耳、目、口三寶歸于心矣。《參同契》云: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fā)通。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guī)中。旋曲以視聽,開闔皆合同。為己之樞轄,動靜不竭窮。離氣內(nèi)營衛(wèi),坎合不用聰。兌合不以談,希言順鴻朦。三者既關(guān)鍵,緩體處空房。委志歸虛無,無念以為常。故曰心息。心息者,以心感息也(行心息功夫時,眼僅留一線光芒于外,在聽息兩眼半睜半閉的基礎(chǔ)上,更進一步將眼簾合上,故僅留一線光芒于外即可,但不可全閉!)此時,所謂心息只是一種感覺,學(xué)人須慢慢體會。由觀息,至聽息,至心息,循序漸進,內(nèi)外呼吸之微跡亦無,化為一片虛空光明,自入靜定也。

凡修煉者,若生雜念,必須由觀息從頭開始,不可馬虎躐等!反復(fù)如是,所謂調(diào)心猿,拴意馬者是。心息功深,自逐級進入調(diào)息之層次。

第三步:凝神調(diào)息

何謂凝神調(diào)息?息,非口鼻之呼吸,乃身中之元息。調(diào)息者,即調(diào)此之元息。神,非后天之識神,乃靜定渺冥中突然一醒之神。凝神者,凝此一醒之神。以上心息相依之功夫,所謂息乃后天之呼吸,心乃后天思慮之心神。觀息功夫中之息乃粗跡之運動,心乃好動生念之心,聽息功夫中之息乃柔和之跡,心乃收拾之心,心息中之息乃一種呼吸的感覺,心乃寧靜之心。隨心息功夫加深,則心深入杳冥,已感覺不到心神之存在,似睡非睡,恍恍惚惚。既不知有身,復(fù)不知有覺有息,所謂心息如一不二,不分彼此。心為陰為妻,氣則為陽為夫。如是夫妻團聚,交媾一團。氤氳不散之渾沌中,夫妻交媾,必生有物,如是神突的一覺,同時亦有氣從心與腎之間生起(或有從海底至丹田之間有氣生起)。海底有氣升與丹田,降于海底,一升一降,一開一合,恰與口鼻外呼吸相反(功深者,呼氣時乃有縷縷熱氣或涼氣從絳宮下降至丹田,此乃天之呼吸初顯也。吸氣時,有氣從海底上升至丹田,此謂地之呼吸初動也。天降地升,坎離交媾)。調(diào)息者,調(diào)此息也。所謂凝神,即我人呼吸運動時,心神目力亦自然隨之運動。故吸氣(指口鼻外呼吸)時,心神目力自然有上窺之意,而呼氣(指口鼻外呼吸)時,心神目力自隨之有下沉寧靜之意。如是,我人之后天心神自隨元息一上一下,一開一合而運動,我先天之主宰則一動不動。故曰:凝神調(diào)息。直至氣機翕然匯聚,突然產(chǎn)生一股很強之吸力,此時方顯氣穴之用,而神亦隨之自凝入其中。此即返觀內(nèi)照,凝神氣穴之初步。

此步功夫效驗與層次轉(zhuǎn)化:第一層涵養(yǎng)本元、由微至著。我人能視聽言動,行為舉止,全賴我人元息之運行推動。此元息乃陰蹻海底(丹道術(shù)語稱此部位為地)與絳宮(丹道術(shù)語稱此部位為天)間上下升降之息(所謂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愈鼓,動而愈出)。此元息,因極微而弱,幾不可察,我人日用而不知。凝神調(diào)息者,就是將此息從無而調(diào)至有,由有而調(diào)至宏大,所謂從無情而至有情,有情方可下種。只有調(diào)出此息,我人修煉方有真實把柄,故曰涵養(yǎng)本元、由微至著。然須注意者,若將神與火倒轉(zhuǎn)玉枕而降至海底者(此法參見補虧正法),則先出地之呼吸(地之呼吸指陰蹻海底部位跳動而生內(nèi)息暖氣上升于丹田,下降于海底,上下開合,此內(nèi)息暖氣謂之日,日從海中出,然此日尚屬假物,非真日),之后氣足則天地之間有息。若從前面下手而凝神于丹田(丹田謂之黃庭,位于肚臍之后,命門之前)者,則可上升于天,下降于地,元息起動。剛開始時,絳宮海底間元息我人體察不到(雖體察不到,但實有其息,以其微弱且心又未澄澈寧靜,故不可察),當(dāng)心清神靜時,只是能略為體會到一種感覺而已。我之后天神隨此感覺一上一下,而先天目神統(tǒng)照內(nèi)外,目乃生機陽氣之先鋒,凡目力所指之處,即生機陽氣把指之處,故可涵養(yǎng)此機而由微至著。

第二層十二經(jīng)絡(luò),流布五臟:元息宏大,必不能久留于此,盈滿而溢,故生造化,流于他(指五臟六腑)處。所謂“久則丹田氣滿,充于五臟,五臟氣足,散于百骸?!?/span>

首先,老年人有陽舉之驗,此乃元息充于腎臟故也。腎臟初受其氣,故一時不能收納于腎府之中,而沖而為外,使陽物舉起。若我心神凝于此,自然會回歸腎中。此補腎氣之景。

腎氣足,必又充于他處,依次從足太陽膀胱經(jīng),手太陽小腸經(jīng),而至于足陽明胃經(jīng),手陽明大腸經(jīng),足少陽膽經(jīng),手少陽三焦經(jīng),足太陰脾經(jīng),手太陰肺經(jīng),足少陰腎經(jīng),手少陰心經(jīng),足厥陰肝經(jīng),手厥陰心包經(jīng)。五臟六腑往日之虧虛,而今補足矣。往日五臟六腑之氣,外被風(fēng)、寒、暑、濕、燥、火六氣侵襲,內(nèi)被喜、怒、恐、憂、思、悲、驚七情而賊伐,臟腑之氣日虛,我之精日喪,百病叢生,今日凝神調(diào)息,補此虧損,身體自逐漸康健,往日因正氣不足不通而生病者,今日氣足而通之矣。往日正氣不足而易感外邪而生病者,今日正氣內(nèi)存自邪不可干矣。

十二經(jīng)絡(luò),循環(huán)無端,如是,可應(yīng)天地之十二月氣候。陽氣起于腎水,依次由太陽(一陽來復(fù)),陽明(二陽為臨)、少陽(三陽開泰)、太陰(一陰初生)、少陰(二陰)、厥陰(三陰)。陰陽之消長,五日一變化(每一經(jīng)絡(luò)則為三十個時辰,兩日半之光景即生變化,故凡身體絕對健康之女子,應(yīng)月而行經(jīng),太沖脈盛,以應(yīng)月事,只有三十個時辰兩日半,以其陽氣流注循環(huán)無端,進入一個新的變化故也。)五日一變者,即五日一候,共計三十日也,三十日為一月,故曰:縮年于月。然此中妙理,只可意會,不可執(zhí)相,因隨功夫之深淺程度,或十日一變,或五日一變,或一日一變,或五個時辰一變,或五刻一變,或五個呼吸一變,然不脫此理也。

凡元息流注之經(jīng)絡(luò),此經(jīng)絡(luò)所行部位必發(fā)生相應(yīng)跳動之景,如:手太陰肺經(jīng)通暢之內(nèi)景,手拇指尖至手臂內(nèi)側(cè),行頸部,至齒此一線諸處跳動。此即元息流布于肺經(jīng)之景象。其他經(jīng)絡(luò)亦同此理。如大腸經(jīng)所行之諸處,亦跳動,食指尖至前臂、肘、后臂,沿頸至上嘴唇。

以上乃古制真景,我人做功夫,必依古制,將諸景一一證到即可。至如其間內(nèi)景萬千,先是坤腹內(nèi)有熱氣流動,如生龍活虎,有數(shù)十般變化,以至于胸腔之內(nèi)亦有所機流布,或于功中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之定靜體驗,或現(xiàn)光明,或可感應(yīng)天地氣候變化等等,皆不必放在心上,亦不足為奇,皆不過氣機元息之運化而已(此變化總結(jié)歸類,不外兩種,其一身體上的,其二,心神上的)。愚者不知,迷于內(nèi)景變化,以為丹功深厚矣。且在此功修期間,因氣機元息之運化沖動,故陽物常有勃舉之景。凡遇此景,可用目力窺于海底,行調(diào)息之法,將元息歸入丹田?;?qū)⒒鹩啥蕉仙詿o不可。但必須知,此步功夫仍不過丹道之初步健身功夫而已,尚非真正丹道真正之筑基(因此時尚無鼎爐、藥物,故曰:非真正丹道之筑基)。

要煉到全身經(jīng)絡(luò)及形身諸處同時跳動,則渾身酥軟快活(此需自審,切勿自欺),到此,身中方真正有丹田鼎爐也。如是,氣血流暢無礙,元息開合運化,首尾無端,如圓環(huán)然。修煉至此,元息又不可察矣(以其無來無去,無起無終,故不可察)。故此,我人身之與心又俱歸靜定。(前次元息由無至有,由有至宏,由宏至動而流布十二經(jīng)絡(luò),又歸于五臟六腑。此時,則流通無礙,而由大動至小動,至于不動而歸于無)。如是,深入大定,混沌之中又有神一覺、又有氣機發(fā)動。此神即真日(此即真元神,尤天地萬物之有太陽,故曰真日),此氣即正氣(此即真元氣,又謂真息,尤天地萬物之有生機,又故曰正氣),入真正丹道之門矣(真日為離,真氣為坎,坎離交媾,方有真造化,真藥物,故曰:入真正丹道之門)。

具體功法層次如下:

以上《文始丹法》原文謝懷宇 謝懷召 著 此文從網(wǎng)絡(luò)上轉(zhuǎn)載。

心能量養(yǎng)生網(wǎng) 山晴居士提供給健康養(yǎng)生愛好學(xué)習(xí)!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wù)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