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中的激情
培訓中的激情
前不久,某機構讓我去一個高校給大一學生做職業(yè)規(guī)劃培訓,當時我就有點茫然,大一的學生就開始職業(yè)規(guī)劃了嗎,太早了吧。去后,我才知道,是該機構和學生會聯(lián)合舉辦的,大都學員是被半強迫拉過來的。其中的商業(yè)氣息無須我多講,你懂的。(前段時間,有人說現(xiàn)在大學學生會搞的想官場,我看也是事實。)培訓前,機構接待人員希望我培訓時多點激情,培訓結束后也認為我的激情不夠。當然我非常理解他們想要的激情是什么,是一些瘋狂的言行舉止,比如煽情的哭泣,大呼大叫,動作夸張的振臂高呼,聲嘶力竭的吶喊“我要成功,我要成為人上人”等等。
毋庸置疑,我們做很多事情需要激情。激情是一種強烈的情感表現(xiàn)形式。可以讓我們更投入更熱愛所做的工作,也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同樣做企業(yè)培訓工作,也需要激情。無論是培訓客戶、培訓公司還是培訓講師,都需要很高的激情。但是凡事要有個度,一旦過頭,往往弄巧成拙,激情過度會帶來軟綿綿的疲憊和虛脫。在當前培訓中,追逐這種過度激情比比皆是,大有人在。對培訓的目的、作用、本質(zhì)等認識的偏差、錯誤是激情過度滋生的土壤。
首先是培訓客戶的過度激情。很多客戶對培訓的期望過高過大,恨不得一天的培訓能解決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中出現(xiàn)的所有問題,把諸如戰(zhàn)略規(guī)劃、文化建設、營銷管理、有效溝通甚至員工的職業(yè)精神等等問題一網(wǎng)打盡。對培訓過高的期望必然產(chǎn)生幻覺,認為培訓無所不能,可上九天攬月,能下五洋捉鱉。這種培訓萬能的想法自然會帶來對培訓過度的關注,從而在源頭方面形成需求的過度激情。其實從大的方面來說,培訓只是企業(yè)日常經(jīng)營管理中的一項工作而已,也就是日用品,對正常的企業(yè)運營是輔導而不是主導。對于有些舉步維艱的企業(yè)來說,可能是奢侈品,日子都過不下去了,還搞什么培訓。國內(nèi)外真正成功的企業(yè),哪家是靠培訓實現(xiàn)重大突破的呢?
其次是培訓機構的過度激情。隨著這些年培訓行業(yè)的急速膨脹,各種培訓機構也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培訓行業(yè)本身沒有規(guī)范標準,大家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一兩年。抓大牌、炒概念是很多培訓公司屢試不爽的法寶。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成功學在大江南北的遍地開花開始,過度激情就在各種培訓機構無論是表面還是內(nèi)心深處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仿佛不激情就不能叫做培訓,不激情就沒有培訓效果。從匯才到聚成,從影響力到斯巴達,這些市場上紅火的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無論是銷售還是內(nèi)勤,助教還是前臺無不是充滿激情、熱血沸騰。但又有多少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激情而不是病態(tài)的亢奮呢?結果是很多培訓公司組織的公開課越來越不像培訓,越來越像非法傳銷的忽悠大會。
再次是培訓師的過度激情。這是過度激情在培訓中最直接最明顯的表現(xiàn)主體。成功學老師的激情是否過度我就不評述了,畢竟這是成功學最原始的依附。充滿激情無可厚非,畢竟當講師需要高度的熱愛和滿腔的熱情。但很多時候,不少老師還是激情過度了。能在機場書店門口被反復視頻播放的老師,大都是當下的“大牌講師”了,稍微看下,就能感覺到這些大牌的過度激情,語言之偏激,行為只瘋狂,實在讓人不敢恭維。某位“大牌”在講人力資源的績效管理的時候,竟然激情到和學員比賽脫衣服。這哪是激情,簡直是煽情,煽的學員痛哭流涕,還不忘感恩戴德。不少老師名目繁多的個人包裝,登臺時的派頭十足,上課時的“激越文字,指點江山”。這哪是培訓啊,和明星搞個人演唱會相差無幾。
激情無錯,但激情過度對別人是摧殘、折磨甚至毒害,對自己也會造成極大的身體疲乏和心靈空虛。過度激情對于培訓正如鴉片對于一個長期毒品吸食者,使用的時候亢奮,離開的時候痛苦,欲罷不能。培訓需要激情,但不是矯情、濫情和煽情。
陳錦華老師
知名華人演講家、暢銷書《心靈動力》作者
博客:https://blog.sina.com.cn/chenjinhua01
陳錦華最新培訓視頻: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A1NDIyMD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