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平方米的面館,安靜卻足夠吸引人的眼球。
一碗面35塊,你吃嗎?
別嫌貴,人家一個月能賣出23000+碗。最近在北京三里屯,這家不尋常的中國面館刷爆了朋友圈。
被北美知名建筑雜志AZURE評為全球前十的最美門店設(shè)計,可是花了上百萬,食材都是從原產(chǎn)地空運的北京,就連燒面的師傅都是從民間挖來的做了幾十年、匠人級的。
這不過是家面店啊。喏,面!
是面。。。
還是面。。。
“腳手架配上掛面”的設(shè)計很像傳統(tǒng)工藝的“晾面架”,在上個世紀(jì)末的時候,晾面架還在湖南、四川、湖北等地可見,是一種傳統(tǒng)的制面工藝,主要用來把面條通風(fēng)和晾干。
一家小小的面店做得這樣美,也是絕了。被喊作“北京逼格最高的米粉店”的面店叫隆小寶。其實已經(jīng)是肖智丹開的第三家了。第三家,他終于把它從長沙開到了北京。
想吃?你得排隊。因為,隆小寶只在傍晚5點半營業(yè)。
來早了,對不起,候著去。于是,你可以看到,到傍晚約摸5點的時候,整個SOHO區(qū)的人流就開始向著某一角移動,路過星巴克,眼皮都不抬一下,直接涌到了緊挨著的那扇鐵門外,乖乖排起長隊。
而在鐵門里邊十幾米開外的廚房里,肖智丹正淡定地幫師傅備面。肖智丹說,要做一碗真真的好面,每一個細(xì)節(jié)都不能怠慢。
肖智丹開面館的開始,其實,不過是那一句“憑什么”。
“憑什么在中國,一碗日本拉面可以賣到50元,而中國米粉,就只能賣十塊錢?憑什么中國像樣的小吃只能藏在街頭巷尾,憑什么只配用亂糟糟的桌椅,不講究美不美”,“就拿這邵陽米粉說吧……”肖志丹是湖南邵陽人。
好吃的值得一切最好的來相配。
所以,從邵陽米粉開始,這家伙請來了國際知名設(shè)計團隊Lukstudio。然后,去年,在長沙,有了這樣一家高顏值的米粉店。
50平方米的面館,安靜卻足夠吸引人的眼球。
竹子倒模澆筑的混凝土外立面上,兩個相映成趣的鋼盒子穿墻而出:左邊略高的一個看起來比較冷靜封閉,右邊的有腳手架一樣繁復(fù)的面孔。
左側(cè)盒子,就是門店的入口。
前臺嵌綴著曾用于澆筑混凝土的竹模,
與外立面相呼應(yīng)。
轉(zhuǎn)身步入用餐區(qū),
圍繞著鐵架子的光暈讓空間很豐富,
鋼架呢,是很工整的中國式拼法。
層層疊疊的鐵架子中,
嵌著擺著中國瓷器的木盒子。
上邊一束束細(xì)密的鋼絲“面條”,
優(yōu)雅地垂掛著,
微微映著燈泡的暖光,
坐在這樣的晾面架下,
想是還未用餐就足夠詩意了吧。
制作“掛面”的材料,既不是塑料管、麻繩、也不是布帶,而是鋼絲,處理過后的鋼絲有一種現(xiàn)代而且高雅的光潔感,保養(yǎng)起來也簡單。
“你想做一家怎樣的米粉店?”
想當(dāng)初,設(shè)計師的這個問題,讓肖志丹想了半響,他說“希望是很中國的,但表現(xiàn)形式是西方的,就好像《功夫熊貓》的感覺。”
跟著設(shè)計師看設(shè)計圖,選材料,最后肖志丹選定了掛面的形象。為了能在店里做出最生動的掛面感,肖志丹甚至帶著設(shè)計師去參觀了面條和米粉的制作過程。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拉面師傅在我面前把一個粗大的面粉團,輕松又熟稔地拉成細(xì)長的面條,到最后滿足地雙手懸掛著新鮮的制成品……我希望把面條制作的工藝元素帶到這面館的設(shè)計里。”滿屋子的掛面就這么來的。
既然是面店,只是好看那就是笑話,好不好吃是肖志丹最看重的,差一點兒都不行。
米粉用的是湖南邵陽的,肖志丹說最傳統(tǒng)的做法最好。而稻米一定要用晚稻,而且得純米制作,吃起來才帶勁。北京三里屯店用的米粉,就是在長沙當(dāng)?shù)丶庸ね瓿芍笤倏者\過去的。
湯呢必須要用牛筒子骨來熬,20小時不斷火地熬。再加入湖南特有的剁辣椒,生榨的菜籽油,牛肉片,經(jīng)過兩小時不停地攪拌,才有了這秘制紅湯,辣椒香、菜籽香、肉香隨著紅油的揮發(fā)迅速彌漫出來,簡直了~
爽滑的米粉出鍋,澆入濃稠的湯汁,再配上上好的碼子(碼子是湖南的方言,指米粉上的肉和配菜等)……
每一碗面都精工細(xì)作,每一碗面都真材實料,每一碗面都那么大……來,你們感受下~
裝面的碗、筷子也是換了很多次之后才定下來的。
筷子是方形的竹筷,由整片竹子制成,夾粉更方便,瓷碗由之前的低碗口換成高碗口,避免吃粉時湯汁濺出。而米黃色的紙巾是沒有添加的天然紙漿制成。講究這個詞,放在肖志丹身上,一點也不為過。
除了正宗的邵陽米粉,肖志丹也想著法兒地的加入更多的傳統(tǒng)小吃。比如,外酥脆內(nèi)松軟的四方油條。
比如,
甜而不膩的糖油粑粑。
主要食材來源于紅糖和糯米。紅糖是挑選廣西特產(chǎn)的赤砂糖,以高溫速溶,包裹在提前浸泡好的糯米團上,糯米香味混合紅糖自然的甜味,風(fēng)味獨特。
在肖志丹看來,這個時代,酒香也許真怕巷子深,為什么中國有那么多傳統(tǒng)的美食走不出去了?
花百萬開一家小小的米粉店,有人說不過是個噱頭,但這一切都不過是因為肖志丹想要做好每一件小事,從食材到門店,通通完美對待。
“美味的食物有自己的雙腳,它能夠挺直腰桿走出世界。說不定有一天,它會出現(xiàn)在美國紐約的街頭咧~”
這個28歲的年輕小伙,想要將幾十年的米粉制作與烹飪手藝?yán)^續(xù)傳承下去,想要民間美食匠人忙忙碌碌了一輩子的手藝,都得到更多人的認(rèn)可……
愿有一天,我們能夠想到的美好,
不再只有咖啡館,
還有包子鋪,餃子館,餛飩店……
我們有理由相信,
中國老底子的味道,
并不會只存在于街頭巷弄,
它也可以一點點走向世界。
聲明:本篇文章屬轉(zhuǎn)載,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覺侵權(quán),可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盡快處理。(郵箱:wubf_2016@163.com)